“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當(dāng)詩人親歷過的人世滄桑,不用刻意追求咬文嚼字,只需發(fā)自內(nèi)心,便能寫出好詩。
而君臨天下的帝王,他們眼中所看,心中所想,非常人所能及,因此他們也會用筆墨將自己的心境、抱負(fù)、遺憾記錄下來,成為獨特的帝王詩詞。
今天咱們就一起聊聊九首經(jīng)典的帝王詩詞,有豪氣有柔情,全是巔峰之作。
《垓下歌》
楚霸王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扛起千斤鼎、打仗如猛虎、破釜沉舟,萬人男滴的硬漢項羽,在這首詩歌中,卻讓咱們看到了他鐵骨柔情的一面。
當(dāng)時項羽被劉邦的軍隊圍在垓下,糧草斷了,援兵沒了,夜里還四面楚歌。他知道自己敗局已定,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邁開篇,恰似項羽橫掃千軍的早年。但筆鋒急轉(zhuǎn)直下,“時不利兮騅不逝”道盡天意弄人的蒼涼,也道出了內(nèi)心的不甘。馬跑不動了,我能怎么辦?還有我的虞姬啊,虞姬,我該怎么安置你啊!
此時的項羽,不是那個號令千軍的霸王,就是個護(hù)不住自己愛人的普通人。這首詩把英雄末路的無奈、對命運的控訴,還有對愛人的牽掛表達(dá)的淋漓盡致。
《大風(fēng)歌》
漢高祖劉邦
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和項羽是老對手,倆人性格完全不一樣,最終劉邦擊敗了項羽,奪得了天下。這首詩是劉邦當(dāng)了皇帝后,回到老家沛縣時寫的。
大風(fēng)刮起來,云彩在天上翻滾。這不僅是寫當(dāng)時的景色,更是在說他打天下的經(jīng)歷。他在這亂世里崛起,就像這飛揚的云彩一樣,最終站穩(wěn)了腳跟。
我現(xiàn)在威震天下,回到老家,讓鄉(xiāng)親們看看,當(dāng)年的劉季(劉邦的小名)現(xiàn)在成了皇帝!這是每個從底層爬上來的人,最想實現(xiàn)的 “衣錦還鄉(xiāng)” 的夢想,劉邦把這種心情寫得特別直白、特別真實。
可最后一句突然變了調(diào)哪,哪里能找到勇猛的將士,幫我守住這天下??!”
原來當(dāng)了皇帝,劉邦也有自己的煩惱。他明白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更明白人心易變。
這首詩沒有項羽的浪漫悲情,而是充滿實用主義者的清醒,把一個開國皇帝的復(fù)雜心情寫得明明白白。
《龜雖壽》
魏武帝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有人說他是 “奸雄”,有人說他是 “英雄”,但不管怎么說,他都算的上東漢末年的風(fēng)云人物。
這首詩是曹操晚年寫的,當(dāng)時他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剛剛平定了北方,卻沒有統(tǒng)一全國。人到晚年,難免會想到生死,曹操他想的不是 “安享晚年”,而是 “我還有大事要做”。
神龜再長壽,也有死的那天;騰蛇再厲害,最后也得化成土。這不是悲觀,是曹操看透了生死后的清醒。連神仙都逃不過自然規(guī)律,人又何必糾結(jié)?
后四句才是他的底氣:老馬雖然趴在馬槽邊,可心里還想著跑千里;我這把老骨頭,志向還在!壽命長短不全由天定,好好保養(yǎng)也能活得長。
這不是迷信,是他對生命的態(tài)度,與其恐懼死亡,不如在有生之年拼盡全力朝著統(tǒng)一天下的目標(biāo)前行,絕不會因為年紀(jì)大就放棄。
哪怕只剩一口氣,也要活得熱氣騰騰,曹操的這種精神,至今仍在激勵無數(shù)人。
《春江花月夜》
隋煬帝楊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楊廣是個暴君,可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很會寫詩,是隋朝著名的大詩人之一。
歷史中的他好大喜功,詩歌里的他卻展現(xiàn)了極高的審美品位。
這首《春江花月夜》像一幅淡墨山水畫:傍晚的江水平靜得像面鏡子,春天的花正開得熱鬧。江水帶著月光慢慢流走,潮水推著星星涌過來。
這首詩讓我們看見另一個楊廣,對自然之美有著近乎敏感的知覺,能用最精妙的意象捕捉江月交融的幻境。,把春江月夜的美寫得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5】
《賜蕭瑀》
唐太宗李世民
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李世民是歷史上有名的 “明君”,他善于納諫、重用人才,開創(chuàng)了 “貞觀之治”。
蕭瑀為人正直,敢于提意見,李世民很欣賞他,就用這首詩來贊揚他,同時也說出了自己識人用人的標(biāo)準(zhǔn)。
只有在大風(fēng)里,才能看出哪棵草是堅韌不拔的;只有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看出哪個大臣是忠誠可靠的。
李世民經(jīng)歷了這么多,他知道人心隔肚皮,平時看起來不錯的人,在關(guān)鍵時刻可能會退縮;而真正可靠的人,只有在困難的時候才能顯現(xiàn)出來。
因此他要重用的人才,不看你站哪邊,看你有沒有底線;不看你多會來事,看你有沒有良心,有能力更要懂道義、有愛心,能為百姓著想。
這也能看出李世民的治國理念,他不要只會打仗的 “莽夫”,要的是既聰明又有仁心的 “賢臣”。
【6】
《臘日宣詔幸上苑》
女皇武則天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fēng)吹。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打破了 “男人才能當(dāng)皇帝” 的慣例,手段強硬,性格果斷。這首詩就把她的霸氣和自信寫得淋漓盡致。
當(dāng)時武則天剛剛稱帝,改國號為周。這時的大唐還沒完全接受"女人當(dāng)皇帝"的事實,各地紛紛起兵反抗??蛇@個六十七歲的女人,偏要在寒冬臘月里搞件大事,她下了一道詔書,讓御花園里的花"連夜開放"。
明天我要去上苑玩,趕緊告訴春神所有的花必須連夜開,不必等到春天才開放!
這是女皇在立威,她不僅要統(tǒng)治人間,還能命令自然節(jié)律,你們這些亂臣賊子,一定要悠著點。
【7】
《在北題壁》
宋徽宗趙佶
徹夜西風(fēng)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
宋徽宗趙佶是個 “錯位” 的皇帝 —— 他要是個畫家、書法家,絕對是頂尖的;可他當(dāng)了皇帝,卻把國家給弄丟了,自己還被俘虜北上,受盡了屈辱。
這首是他被金國俘虜后,在北方的囚牢里寫的。整夜刮著寒冷的西風(fēng),把破舊的門都吹得搖晃;住的地方又冷清又破敗,只有一盞微弱的燈亮著。回頭望故鄉(xiāng),卻隔著三千里的遙遠(yuǎn)路程;抬頭望向南方的天空,連一只大雁都沒有。
古代人??看笱銈餍?,可他連一只大雁都看不到,連給家人報個平安的機會都沒有。
作為一個曾經(jīng)的皇帝,如今卻成了階下囚,連最基本的 “回家” 都成了奢望,這種痛苦真的讓人無法想象。
可話說回來,他的痛苦,還是源于他當(dāng)皇帝時的不作為,貪圖享樂,怪不得別人。
【8】
《題臨安山水》
金海陵王完顏亮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完顏亮是金國的皇帝,他是個出了名的野心家,一心想統(tǒng)一全國。這首詩就是他表達(dá)自己野心的詩,字里行間全是 “我要征服江南” 的霸氣。
天下本來就該統(tǒng)一,江南怎么能有自己的疆土,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呢?這話說得特別強硬,完全不把南宋放在眼里,把他想吞并南宋的野心直接說出來了。
“吳山” 是杭州的一座山,當(dāng)時南宋的行在就在杭州,西湖是杭州的標(biāo)志性景點。完顏亮想象自己率領(lǐng)一百萬大軍,打到西湖邊,然后騎在馬上,站在吳山的最高處。
這是一個征服者的姿態(tài),他想通過這首詩告訴所有人:我遲早會打下江南,成為全天下的主人。
這首詩語言也特別有力量,讓人能感受到完顏亮的狂妄和霸氣。
【9】
《不第后賦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本來想通過科舉做官,可唐朝末年的科舉腐敗嚴(yán)重,他的才華根本沒人賞識,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都落榜了。最后一次名落孫山后,憤怒之下的他寫下了這首詩。
等到秋天九月八那天,菊花開了其他花都要凋謝,菊花的香氣會彌漫長安,整座城都會被金黃的菊花覆蓋,像穿上了黃金鎧甲。
黃巢的詩就是他的"戰(zhàn)斗檄文",用菊花自比,把落榜的屈辱變成了反抗的力量。黃巢后來真的攻入了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quán)。雖然他最終失敗了,但他的詩卻活了下來,他的反抗精神,也一直化作血液,流傳在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身上。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