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2025年秋冬檔里藏著一匹黑馬,出場即王炸,它就是《歸隊》。
這部劇作為國家廣電總局重點指導項目,一經播出就迅速登頂各大視頻平臺熱搜榜單。
人民日報更是稱贊《歸隊》把被神劇毀掉的抗戰(zhàn)臉撿回來了。
如果問該劇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那關于“小人物英雄主義”的敘事方式首當其沖。
而我們的主角李乃文就是其中的“小人物”之一。
這次,他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
01
近些年,抗戰(zhàn)題材神劇頻出。
前有《抗日奇?zhèn)b》手撕鬼子,后有《雷霆戰(zhàn)將》在戰(zhàn)場上大演偶像劇。
在這些導演和演員心中,抗戰(zhàn)題材背負的不是沉重的歷史,而是供大家取樂的趣聞。
不過幸好,《歸隊》的出現(xiàn),將打破這等尷尬的局面。
該劇通過聚焦東北抗聯(lián)故事,真實演繹一場殘酷真實的戰(zhàn)爭歷史。
同時相比于其他的抗戰(zhàn)劇,它的不同在于同時聚焦多個小人物視角。
這種多線敘事能讓劇情緊湊,懸念叢生。
而李乃文飾演的“湯德遠”和袁姍姍飾演的“蘭花兒”,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條線。
劇中湯德遠是抗聯(lián)小隊的隊長,蘭花則是衛(wèi)生員。
在一次戰(zhàn)斗中,小隊被日軍打散,蘭花兒護著有傷的湯德遠突圍。
在遭遇日軍圍堵時,湯德遠故意暴露吸引敵人,并跳入激流,為戰(zhàn)友爭取逃跑時間。
這場戲算是開始敘述湯德遠人物故事線的開端,但這個開端并不簡單。
李乃文在短短的幾幕中,不僅表現(xiàn)出對袁姍姍獨自一人為受傷的他去找草藥的擔心之情。
也有他即將面臨日本軍隊的短暫猶豫和決絕。
面對死亡,作為普通人的湯德遠是害怕的。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戰(zhàn)友冒著生命危險去給自己找草藥,自己還有什么害怕的理由。
于是在短暫地思考過后,他選擇以身誘敵,最終跳入江中得以撿回一條命。
只能感嘆,老戲骨不愧是老戲骨。
這種通過眼神、表情和肢體動作展現(xiàn)人物內心形象的表演,沒個幾十年功力還真難成。
此后,他們依舊命途多舛,不僅經歷日軍長達半年的大掃蕩,還各有各的痛法。
蘭花兒親眼目睹母親因“連坐法”遭處決。
湯德遠則在勞工營里目睹戰(zhàn)友用自己的匕首自殺,被酷刑折磨到精神崩潰,于是選擇脫下軍裝。
不過最后,湯德遠還是被自己的信仰喚醒,蘭花兒也從柔弱的醫(yī)療兵成長為能端槍殺敵的女戰(zhàn)士。
兩人最終和部隊其他人會合,實現(xiàn)了“歸隊”。
雖然主線比較老套,但是導演在其中加了很多私料,如采參幫、淘金客的生活。
這樣的支線層出不窮,不僅豐富了人物形象,也讓情節(jié)張弛有度。
況且,老套的主線讓實力派來演還真別有一番風味,絲毫不會感覺無聊。
在了解湯德遠和蘭花兒的劇情發(fā)展后,有人就會想:
為什么偏偏是李乃文來演湯德遠,而不是其他人?
02
其中原因種種,有考慮到角色契合度、演技、經驗等方面。
但最重要的,還是演員的影響力與口碑。
李乃文雖然不是流量明星,但是他在觀眾心中的地位只高不低。
從中戲畢業(yè)的李乃文有扎實的舞臺功底。
他在演藝生涯中出演眾多影視作品,如《集結號》《我不是藥神》等。
無論在其中飾演的是主角還是配角,李乃文都盡職盡責。
他飾演的瑞士正牌醫(yī)藥代表所表現(xiàn)的資本家嘴臉更是讓人恨得牙癢癢。
但是僅靠這些是不行的,李乃文的取舍與不迎合,才是積累口碑的一大因素。
朱媛媛曾在采訪中笑稱“李乃文是中戲最軸的人。”
當年排畢業(yè)大戲,他為一句臺詞的語氣,拉著同學改到凌晨。
連老師都說:“他這股勁,要么成要么熬。”
從李乃文軸的性格中就可以看出,他對演戲這件事特別認真。
不僅對自己要求高,對劇本也要求高。
在他走紅之后,不少人是很看好他的風格跟人設的。
其中自然就包含了一些想讓他出演霸總爸爸的“工業(yè)糖精劇”導演。
為了讓他參演,甚至給出了其他演員難以拒絕的天價片酬。
對此,李乃文直接拒絕,理由是“角色沒根,演出來像紙片人?!?/p>
也正因為他不接爛片劇本,最后才在公眾印象中留下了“有李乃文的劇就是好劇”的印象。
因此,李乃文擔得起湯德遠的角色,并與《歸隊》互相成就。
當下內娛演員到處充斥著“綠幕拍戲、數(shù)字小姐”的情況。
這些流量明星除了喜歡在演戲上擺爛,還愛常年掛在熱搜上不想下來。
畢竟對他們來說,“靠臉吃飯”永遠要比“靠演技吃飯”簡單輕松。
在這樣的對此下,李乃文的存在就成了異類。
而除了對演戲特別重視顯得格格不入外,他出圈的方式也很特別。
在別人都靠熱搜、綜藝,今天和誰搞戀情,明天和誰有緋聞刷存在感的時候,他選擇用“劇”出圈。
每次新劇宣發(fā),都會引起不小的波動。
這次的《歸隊》也不例外。
他說“我不會營銷,只會鉆研角色?!?/strong>
殊不知,把角色演好就是最好的營銷。
觀眾看得到他為了演的真實,在零下30度的天氣里凍得通紅的手。
也看得到他為了更好地呈現(xiàn)畫面,一遍又一遍地啃、咽摻了沙子的粗糧團。
湯德遠從大學生變成抗聯(lián)班長,一路不耍小聰明,只認死理。
這是他演繹的角色,也是李乃文本人性格的體現(xiàn)。
在浮躁的內娛里,他偏要走笨路子的選擇,讓他成為娛樂圈的異類演員,同時也成就了觀眾心中的演技派。
果然,朱媛媛當時沒說謊。
結語:
當《歸隊》的雪落在湯德遠肩頭,也落在了李乃文的心上。
他對角色的每一份敬畏,既是對歷史的敬重,也是對演員職業(yè)的堅守。
李乃文從不靠熱搜博關注,只憑“咬唇藏淚”“攥槍泛白的指節(jié)”這類細膩表演,就讓角色立了起來,也讓他在觀眾心中的形象立起來。
朱媛媛說他“軸”,如今看來,這哪是簡單的軸,分明是不向世俗妥協(xié)的清醒。
《歸隊》的爆火從非偶然,而是好演員與好作品相遇的必然。
愿這樣的“必然”能再多些,娛樂圈的敷衍式演技能再少些。
部分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