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成吉思汗,這是一位世界級的帝王。他能取得世界級的成就,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這是大家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當然,他能夠?qū)⑷藛T聚集起來,在戰(zhàn)場上做出正確的決策,在平時做好戰(zhàn)略規(guī)劃,這是他能夠總體取勝的方面。但成吉思汗作為世界級的帝王,還有許多故事。這些故事背后都反映出他的偉大智慧,也印證了他的偉大成就。
我們今天主要研究的問題,就是通過成吉思汗的四個決策故事,來說明他具有怎樣的決策水平。我們主要討論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成吉思汗懂得合作的故事;第二是成吉思汗快速決策的故事;第三是成吉思汗釋放罪犯的故事;第四是成吉思汗靈機決策的故事。最后,結(jié)論與建議。
我們今天和大家一起討論成吉思汗的決策問題,不是來講理論、講道理,主要是講幾個故事,看看怎樣向這位世界最強的人學(xué)習(xí)。
一、第一個故事,成吉思汗真正懂得合作。
成吉思汗在自己還弱小的時候,就明白懂得合作是他能夠有出頭之日的關(guān)鍵。所以,當他娶了自己的妻子——名字叫做孛兒帖,她帶來了豐厚的嫁妝。其中有一件非常珍貴的皮襖,成吉思汗的第一個做法不是把它據(jù)為己用,而是把這件皮襖送給了他父親的安達,也就是脫里,后來的王汗。脫里既是他父親的安達,又是有實力的克烈部落的首領(lǐng)。成吉思汗送皮襖的主要目的,就是重塑與王汗的父子之情。這樣一旦自己遇到困難,就可以爭取到他的幫助。這一點,就充分反映出他的結(jié)盟合作精神。而這種結(jié)盟合作的精神,也為他早期克服強敵、抵御那些比他強大的敵人的打擊、搶回自己的妻子,乃至最終戰(zhàn)勝札木合,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能夠看到,成吉思汗其實和很多企業(yè)家一樣,都是懂得合作的人。
我在講華為成功的訣竅時,也提到一個相同觀點:任正非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有一種合作精神。這種合作精神促使他不斷壯大力量,懂得研發(fā)合作、懂得營銷合作、懂得和員工合作,形成他成功的核心要素。所以說,合作是成吉思汗成功中至關(guān)重要的因素。他這個決策,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個決策。
二、第二個故事,成吉思汗懂得果斷決策
在關(guān)于成吉思汗的電視劇中,有一個場景我特別熟悉。那是在攻打札蘭丁的時候,當時成吉思汗的部下報告,札蘭丁已經(jīng)將物資裝上船,正準備逃往印度。這個時候,成吉思汗原本正在休息,一邊吃東西一邊與妻子享受生活。但一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刻下令:熄滅篝火,跨上戰(zhàn)馬,立即追擊札蘭丁。他說了一句非常果斷的話:哪怕把戰(zhàn)馬跑死,也要消滅札蘭丁。札蘭丁是花剌子模新繼任的國王,他的父親,也就是原來的蘇丹,已經(jīng)得病而死(當然某種程度上也是被蒙古大軍驚嚇致死)。花剌子模在成吉思汗那個時代曾是一個非常大的國家,攻占過伊朗、伊拉克,北至俄羅斯,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帝國。
在最后的關(guān)鍵時刻,成吉思汗得到對手動向后的第一反應(yīng),正是“宜將剩勇追窮寇”,馬上做出決定。這種作戰(zhàn)風(fēng)格為他贏得戰(zhàn)局提供了重要條件。這讓我想起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們與蔣介石對抗的過程中,斯大林曾勸說我們“劃江而治”。但我們的偉人當時寫下一句詩:“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兩者的境界非常相似——都要抓住關(guān)鍵時刻,快速決策、快速戰(zhàn)勝敵人,時機不等人,錯過機會可能會成為永遠的遺憾。
這是成吉思汗在決策過程中展現(xiàn)快速決斷能力的一個典型案例。它告訴我們,在關(guān)鍵和危機時刻,必須快速反應(yīng)、不容猶豫,立即克服困難——這是這個故事所反映出的重要啟示。
三、第三個故事,成吉思汗懂得利用資源
在招募人才方面,成吉思汗較早意識到人才的作用,并將人才視為重要資源。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他收復(fù)大將木華黎的過程中。
木華黎原本是蒙古起源部族中一個叫撒察別乞的貴族家的門戶奴隸,世代為其服務(wù),擔(dān)任警衛(wèi)一類的工作。此人性格剛毅,處事冷靜,頗有智謀。有一次,成吉思汗扣留了撒察別乞的母親。木華黎代表撒察別乞前來要人,因同屬蒙古一族,便前來交涉。其他人對木華黎態(tài)度很不客氣,但木華黎始終目光沉靜。
成吉思汗為了試探他的膽量,拿出刀在他面前快速一劃,木華黎眼都沒眨一下。成吉思汗見他性格剛毅、臨危不懼,便心生欣賞,對他說:“你別再跟他干了,來跟我干,做我的侍衛(wèi),做我的屬從。”木華黎回答:“我仰慕大王,說話有禮有節(jié),但我必須忠于我的主人。我既然跟從誰,就忠于誰,不能誰好就跟誰。如果有一天我跟隨您,卻因別人對我好就離開,您也一定不會認可。”這套忠于其主的價值觀,反而讓成吉思汗更加賞識他。
后來在征戰(zhàn)過程中,成吉思汗決定消滅撒察別乞,并將其抓了起來。木華黎為救主人,奮力拼殺十幾人,最終被擒。當成吉思汗下令處決他時,兩人目光一對,竟有心有靈犀之感。成吉思汗當即命人解開他的繩索。手下大將折別進言:“此人殺了我們十幾人,連我的頭領(lǐng)都死于他手,怎能放他?”成吉思汗卻說:“不必多言。木華黎今后就留在我身邊,帶刀可入帳?!边@時木華黎跪了下來,鄭重立誓:“我愿意效忠大王。若違背誓言,愿腳后跟對天,以死謝罪?!?/p>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在關(guān)鍵時刻敢于起用敵國之人。另一個例子是,他曾抓到一名原屬金國的奴隸,名叫多多,原本要處死他。多多是一名木匠,卻頗有膽識。他當場向成吉思汗喊道:“請放了我,我愿意加入您的‘斯巴魯’——也就是敢死營。我保證將自己的熱血灑在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為您赴死!”成吉思汗便詢問身旁的謀士是否可饒他一命。他們回答,只要他肯打仗,立了戰(zhàn)功就可免死。成吉思汗同意了。后來多多在關(guān)鍵時刻領(lǐng)兵作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最終成為一名戰(zhàn)將。
由此可見,成吉思汗在用人決策方面,善于任用來自敵方的英雄。你會發(fā)現(xiàn),成吉思汗在整個征戰(zhàn)過程中不輕易殺大臣,只消滅頑敵。即便是對待札木合,他也多次放過對方,最終才不得已處決,可謂仁至義盡。這正是他善于將敵對勢力的人才轉(zhuǎn)化為自身資源的體現(xiàn)——也因此,他的力量越來越強大。這就是成吉思汗能成為世界級帝王的重要原因:善于用人,善于使用人才。
四、第四個故事,懂得合理決策
在他消滅了王汗之后,王汗的弟弟走投無路,前來投奔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對他說:“當初桑昆想要殘害我的營地,是你勸阻了他,這算是救了我一命;后來我的弟弟別勒古臺去要哈薩爾的家屬,也是你攔著桑昆不讓殺他。僅憑這兩項功勞,就值得我永世難忘?!彼軙\絡(luò)人心,懂得記住并提及別人對自己的恩情。
之后,王汗的弟弟決定將自己的女兒獻給成吉思汗,說道:“我愿意把女兒送到您面前侍寢?!背杉己箍戳丝此呐畠海兴趑敽烫?,回答說:“她應(yīng)當侍奉更年輕的人。我有個小兒子名叫拖雷,尚未婚配,我愿意讓她做我幼子的正妻。”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待遇。
成吉思汗隨后問他是否同意,對方表示同意后,他又說:“我不知道唆魯禾帖尼愿不愿意?!蹦憧?,他非常懂得征求他人意見,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盡管身為至高無上的成吉思汗,在別人面前說一不二,但他仍然尊重他人、重視別人的意愿。后來博魯帖同意了這樁婚事。她生下了貴由、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個個都是英雄猛將。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在決策方面特別注重體察人心,讓人感到舒適、愿意一心一意跟隨他,不生二心。
這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關(guān)于成吉思汗的四個決策故事。
五、結(jié)論和建議
通過分析成吉思汗的決策,我們得出兩個結(jié)論:
第一,世界級帝王的決策水平,必然是世界級的;
第二,成吉思汗的決策涵蓋多個方面,包括用人合作、化敵為友、當機立斷,也包括妥協(xié)與妥善處理,因此他的決策給人一種無可挑剔的感覺。盡管他沒有讀過什么書,但處事非常妥當。
對此,我們提出兩個建議:
第一,我們在生活中不應(yīng)認為讀書多就等于有文化、就一定會做決策。真正的決策能力,在于懂得汲取力量、懂得合作、懂得洞察人性——這是成吉思汗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第二,我們平時應(yīng)力求將事情處理得妥當,讓人感到舒適。不要因為自己權(quán)勢大、地位高或財富多,就仗勢欺人,導(dǎo)致天怒人怨,這是不可取的。成吉思汗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正在于他以平等的方式待人,令人心服口服。這就是我們對成吉思汗的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