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濱州市情大事的記載上,有這樣一行文字:“1959年9月,張北鐵路動工始建。翌年11月通車至博興縣城,1963年底通車至博興縣王旺莊,全長77.42公里?!?/p>
1959年,張北鐵路開始建設,1960年鐵路延伸到小營。近半個世紀后,2006年濱小鐵路開始動工,一條新鐵道跨過黃河,直通濱州城區(qū)、沾化、濱州港。圖為2006年記者在張北鐵路小營終端與濱小鐵路接頭處拍攝。 (記者李振平攝影)
讓鐵路跨過黃河、讓市區(qū)通上鐵路、能在自己家門口搭乘火車的夢想,一直縈繞在濱州歷屆黨政領導及廣大人民群眾心頭。
既然張北鐵路都修到了黃河岸邊了,為什么數(shù)十年間遲遲未能渡過黃河呢?
1958年,惠民專區(qū)與淄博市合并為淄博專區(qū),為解決物資北運問題,專區(qū)決定將張店的鐵路延伸到北鎮(zhèn)
“張北鐵路動工始建是當時專區(qū)領導綜合政治、經(jīng)濟等多重因素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這可稱得上是濱州鐵路建設最初的探索?!睆男轮袊闪⒌缴鲜兰o80年代中期,曾擔任惠民地區(qū)計劃委員會、財政局主要負責同志的孫現(xiàn)夫回憶了當時張北鐵路決策建設的經(jīng)過。
1958年,當時的惠民專區(qū)與淄博市合并成淄博專區(qū)。幾乎濟南以北的魯北地區(qū)都歸淄博專區(qū)管轄,南小北大,加上領導機關偏居南部,指揮管理非常不便。當時的黃河兩岸僅有道旭渡口一條過河通道,黃河浪疾流湍,不時有船翻人亡的慘劇發(fā)生。大量物資北過黃河極不方便,嚴重影響了當時黃河以北區(qū)域的經(jīng)濟發(fā)展。
當時,以中共淄博專區(qū)第一書記王成旺為首的專區(qū)領導決定把張店的鐵路向北延伸,跨過黃河,直通北鎮(zhèn),逾越黃河天塹,解決物資運輸緊張難題。
興建張北鐵路的消息傳出后,人民群眾尤其是黃河以北的群眾歡欣鼓舞,全區(qū)人民積極投入到鐵路建設中。當時正值大煉鋼鐵時期,物資尤其是鋼軌、枕木都非常緊缺,加上專區(qū)財力不足,資金籌措也有困難。然而,資金物資缺乏沒有難倒當時豪情沖天的人民群眾。最后,行署動員群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枕木都是沿線村莊群眾一根根捐獻出來的,道軌多是張店一些工廠拆下來的貨運鐵路支線的輕型鋼軌。專署在張店四寶山建起了石料場,全力提供鐵路用石渣。當時的黃河修防處也提供了一批資金。
1959年,張北鐵路正式開建,經(jīng)過一年多時間,1960年鐵路延伸到小營。這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設想鐵路從王旺莊樞紐工程攔河泄洪閘上越過黃河,但攔河閘后來被廢棄
如何過黃河成為鐵路建設的一大難題,從道旭渡口過,河寬灘長,就當時的力量而言并不現(xiàn)實。而此時開工建設的王旺莊水利樞紐工程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原來,1960年1月1日,王旺莊水利樞紐工程開工興建,全部工程包括南北引水閘,即1956年建成的打漁張引水閘和此時興建的韓墩引水閘、攔河大壩、攔河泄洪閘、電站、船閘等。
人們希望張北鐵路能夠從攔河泄洪閘上越過黃河,以閘代橋,直通北鎮(zhèn)。鐵路不久便通到了王旺莊。很快從北到南攔河大閘建起來了,然而由于資金及國民經(jīng)濟調整的緣故,加上決策失誤,1961年王旺莊樞紐工程被迫停工緩建。1962年因為阻水滯洪,攔水閘被廢棄。如今,在王旺莊對面的東營市利津縣黃河灘內,還有24孔類似橋墩的水泥建筑物,無言地講述著當時的無奈與悲壯。
王旺莊水利樞紐的廢棄與下馬,讓張北鐵路依托攔河大壩穿過黃河成為泡影。
過河有困難、修橋條件不具備,通往王旺莊的輕軌鐵路成為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加上鐵路占地面積大,近河路基高大,兩側群眾往來不方便,經(jīng)地委同意,廢棄了此段鐵路,只保留張店到小營段鐵路,留待時日再伺機建橋過河。
“文化大革命”突如其來,讓張北鐵路沿地下隧道穿越黃河的想法擱淺
后來,隨著勝利油田的開發(fā),大量物資需要鐵路運輸。于是從1966年開始,張店到博興鐵路鐵軌換成重型鋼軌,枕木由原來的雜木換成水泥路枕,新建了博興到東營鐵路,并借機對博興到小營鐵路也進行了重軌改造。至此,張北鐵路脫胎換骨,成為一條服務油田建設的運輸動脈。
然而,濱州人把鐵路修過黃河的夙愿始終不改。
文革前夕,時任惠民行署專員的郭林提出一個關于鐵路建設的新思路。他說,當前國內外很多城市都在建設地鐵,何不采取挖隧道的方式,讓張北鐵路從黃河底下穿過直達北鎮(zhèn)。這樣做既符合備戰(zhàn)備荒的需要,又利用了黃河地上河的特點。再者,道旭渡口附近黃河河灘寬闊,完全可以先在河灘上挖土施工修建地下鐵路,待修好后把黃河水攔往灘內,再修下一段鐵路。這樣施工難度不算太大。在郭林的倡議下,修建地下鐵路穿越黃河的前期準備工作逐步鋪開,有關的文件、請示也已經(jīng)起草好。但是,突如其來的“文化大革命”最終讓這一設想化作一場空。
撰稿:張侃
來源:濱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