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你陣亡在成都上空,這三年的時間所做成的不同,如果我向你說來,你別悲傷……”709個字符的《哭三弟恒》,字字泣血,句句錐心。
詩中的“恒”,就是林恒,中國空軍第五大隊第十七中隊飛行員,1941年3月14日,在成都雙流上空駕駛戰(zhàn)斗機與日寇血戰(zhàn),不幸被敵機擊中,壯烈殉國,時年25歲。他也是著名建筑學家、詩人林徽因同父異母的弟弟。
飛行員林恒(王國平 供圖)
熱血青年
別清華考航校保衛(wèi)大后方
林恒,1916年生于福建福州。其父林長民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1925年遇難時,林恒尚不滿10歲。此后,他長期與姐姐林徽因、姐夫梁思成一家生活在北京(時稱北平),感情深厚。
1935年,林恒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系。然而,時代的洪流很快將他卷入其中。同年,“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爆發(fā),剛上大一的林恒積極參與游行,遭到軍警驅(qū)散,一度失蹤。姐夫梁思成焦急萬分,在北平四處尋找,最終在城外尋得了傷痕累累的他。這次經(jīng)歷,深深刺激了這位熱血青年。
國難當頭,書桌豈能安穩(wěn)?傷愈后,林恒做出了一個改變一生的決定:投筆從戎,報考中央航空學校。
航校學員與刻有中央航校校訓的石碑合影(王國平 供圖)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于盡!”航校門口石碑上的誓言,昭示著這是一條悲壯之路。那個時代的很多年輕人,在生與死之間做出了同樣的抉擇。林恒成為中央航校第十期學員,接受了嚴格的訓練。隨著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航校一路南遷。1939年夏,他隨校至昆明繼續(xù)學業(yè)。1940年春,他以同期一百二十五名學員中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成為一名戰(zhàn)斗機飛行員,被分配到成都駐防,守衛(wèi)西南大后方。
中央航校十期驅(qū)逐組同學畢業(yè)照(王國平 供圖)
戰(zhàn)死沙場
距離航校畢業(yè)僅時隔一年
1941年初的中國空軍,經(jīng)過數(shù)年慘烈消耗,處境艱難。據(jù)《浴血長空:中國空軍抗日戰(zhàn)史》記載,至1940年底,中國空軍僅剩各式飛機65架,而侵華日軍航空隊則保持著近千架的絕對優(yōu)勢。
更嚴峻的是,日軍于1940年末在中國戰(zhàn)場首次投入了俗稱零式戰(zhàn)斗機的A6M Zero。
1941年3月14日,日軍再次策劃了對成都的大規(guī)??找u??找u中,包括林恒在內(nèi)的8名飛行員壯烈犧牲。距離林恒航校畢業(yè),僅過去一年。
中央航空學校五大隊第十七中隊隊員合影,左三:林恒(王國平 供圖)
據(jù)《熱血沃中華——雙流抗戰(zhàn)回憶錄》記載,1941年3月14日,中國空軍第三軍區(qū)司令部得到情報,敵機20多架飛過沱江向成都侵來,遂令第三大隊和第五大隊計31架戰(zhàn)斗機起飛迎敵。由于情報有誤,中國空軍以為日軍無零式戰(zhàn)斗機護航,結(jié)果在我機群向敵轟炸機編隊發(fā)動攻擊時,敵方一個中隊的零式戰(zhàn)斗機突然出現(xiàn)。激戰(zhàn)中,林恒等8人壯烈犧牲。當時老百姓看到,天空中不時有飛機拉著濃濃的滾滾黑煙,呼嘯著落入田間地頭或溝壑,隨即爆炸燃燒。
四川省檔案館提供的一份《歷年保衛(wèi)成都領(lǐng)空空軍傷亡人員統(tǒng)計表》顯示,林恒隸屬十七中隊,少尉飛行員,犧牲于3月14日成都空戰(zhàn),傷亡情形為“陣傷后不治而死”。這意味著,林恒并非當場死亡,而是經(jīng)過救治,因無力回天而去。
林恒的外甥、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倏忽人間四月天——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戰(zhàn)時的客廳”段落中回憶道,“1941年,她非常疼愛的三弟,當時剛從航校畢業(yè)不久的林恒,在一次對日機的倉促應戰(zhàn)中,犧牲在成都上空。噩耗傳到她病榻上的時候,母親幾乎痛不欲生?!绷簭恼]還在《悼中國空軍抗日英烈》里回憶:剛剛從航校第十期畢業(yè)的三舅林恒也在成都上空陣亡了。他甚至沒有來得及參加一次像樣的戰(zhàn)斗,就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保衛(wèi)成都領(lǐng)空空軍傷亡人員統(tǒng)計表(四川省檔案館 供圖)
沉痛悼念
林徽因病榻前書《哭三弟恒》
對于林恒的身份,據(jù)林徽因給費正清夫婦的字條里提到:“我的小弟弟,他是一個出色的飛行員,在一次空戰(zhàn)中,在擊落一架日寇飛機后,可憐的孩子,自己也被擊中頭部而墜落犧牲?!睋?jù)《中國空軍抗戰(zhàn)記憶》一書考證,林恒當時是第五大隊十七中隊的分隊長。
據(jù)媒體報道,林恒犧牲的噩耗傳來,梁思成并沒有立即告訴林徽因,而是借到重慶出差的機會,匆匆趕往成都,收拾林恒的遺物:一套軍禮服,一把畢業(yè)時部隊配發(fā)的“中正劍”。
抱恙的林徽因得知消息后,病情加重,臥床數(shù)月不起。三年后,在病榻前,她寫下長詩《哭三弟恒》。這首詩,哀悼的不止林恒一人,而是所有為國捐軀的年輕飛行員,她將這份個人的哀傷,升華為了對全體殉國將士的深切緬懷和對民族命運的深沉思考。
第三大隊三十二中隊部分飛行人員(王國平 供圖)
《哭三弟恒》
林徽因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簡單的,你給了。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
這沉默的光榮是你。
假使在這不可免的真實上,
多給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了——
因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難為你的勇敢,
機械的落伍,你的機會太慘!
三年了,你陣亡在成都上空,
這三年的時間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說來,你別悲傷,
因為多半不是我們老國,
而是他人在時代中輾動,
我們靈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們已有了盟友、物資同軍火,
正是你所曾希望過。
我記得,記得我當時怎樣同你
討論又討論,點算又點算,
每一天你是那樣耐性的等著,
每天卻空的過去,慢得像駱鴕!
現(xiàn)在驅(qū)逐機已非當日你最向往
駕駛的“老鷹式七五”那樣
那樣笨,那樣慢,啊,弟弟不要傷心,
你已做到你們所能做的,
別說是誰誤了你,是時代無法衡量,
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這許多不美麗言語
算是詩來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嚨多啞,
你永不會回來了,我知道,
青年的熱血做了科學的代替;
中國的悲愴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別難過,難過了我給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樣想過了幾回:
你已給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樣,獻出你們的生命;
已有的年輕一切;將來還有的機會,
可能的壯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愛,家庭,兒女,及那所有
生的權(quán)利,喜悅;及生的糾紛!
你們給的真多,都為了誰?你相信
今后中國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頭,比自己要緊;那不朽
中國的歷史,還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著你哭?
只因你是個孩子卻沒有留什么給自己,
小時我盼著你的幸福,戰(zhàn)時你的安全,
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恤同安慰,
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尋找林恒之墓
歡迎知情者提供有效信息
《空軍陣亡烈士埋葬辦法》(省檔案館提供)
據(jù)多家媒體報道,梁從誡回憶:“父親匆匆趕往成都收殮了他(林恒)的遺體,掩埋在一處無名的墓地。” 林恒的墓到底在哪里?九年前,曾報道過林恒故事的記者王國平一直很牽掛。
為了找到林恒的墓,雙流區(qū)融媒體中心記者從四川省檔案館獲取的一份當年《空軍陣亡烈士埋葬辦法》規(guī)定,埋葬地點除立有遺囑,準由家屬自行領(lǐng)回擇葬外(但依遺囑有困難時,仍照左列規(guī)定)概依左列規(guī)定辦理:(一)死亡地點在飛行場附近十公里以內(nèi)者,由各該站場長負責辦理。(二)死亡地點距離飛行場附近十公里以外者,由縣政府或地方機關(guān)派員收殮,通知附近空軍站場會同埋葬。(三)死亡地點在作戰(zhàn)前線者,由友軍派員收殮,通知空軍站場會同埋葬。(二)(三)兩項死亡地點,因交通或其他關(guān)系,不及通知空軍站場者,由縣政府或地方機關(guān)或友軍代為埋葬。埋葬地方應照下列標準辦理:當?shù)赜锌哲娏沂抗拐撸皆峥哲娏沂抗?。當?shù)責o空軍烈士公墓者,寄葬陸軍陣亡將士公墓。當?shù)責o陸軍陣亡將士公墓者,附葬地方公墓。當?shù)責o地方公墓者,采公地埋葬。埋葬墳墓應加置固定辨認標識。
記者在《熱血沃中華——雙流抗戰(zhàn)回憶錄》的《雙流徐瓦窯空戰(zhàn)》一文中,發(fā)現(xiàn)記錄林恒犧牲的那場空戰(zhàn)定位于當時雙流縣紅石鄉(xiāng)徐瓦窯。經(jīng)請教雙流本地人,徐瓦窯位于現(xiàn)在彭鎮(zhèn)。
林恒的墓地會不會在徐瓦窯戰(zhàn)場附近?順著這個思路,我們聯(lián)系了雙流區(qū)彭鎮(zhèn)。目前,彭鎮(zhèn)工作人員正在努力尋找中,也歡迎知情者留言或者發(fā)郵件至292759192@qq.com。
(原標題:《林徽因《哭三弟恒》背后:25歲空軍胞弟林恒血灑成都雙流》)
來源:雙流融媒全媒體記者 席秦嶺 李小嵐 實習生侯忞幟 胡譯予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