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迎學子,暖心守護伴成長。為筑牢校園安全防線,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2025年8月27日,新疆昭蘇縣人民法院組織法官走進昭蘇縣第一中學開展以“拒絕校園欺凌 守護青春凈土”為主題的法治講座。通過鮮活案例釋法、有趣互動普法的方式,為即將開啟新學期的在校師生量身打造了一堂生動的“法治第一課”,參與本次活動的師生共計1000余人。
“大家覺得給同學起綽號算不算欺凌呢?”昭蘇縣人民法院法官古麗尼沙·對山用具體問題引發(fā)師生們的思考,隨后明確界定校園欺凌的概念,引導師生正確區(qū)分“校園欺凌”和“小打小鬧”的區(qū)別,也打破學生們對“小打小鬧不算事”的認知誤區(qū)。
針對核心內(nèi)容的講解,法官古麗尼沙·對山梳理校園欺凌的表現(xiàn)形式,從肢體上的毆打、欺負到語言上的嘲笑、恐嚇,再到網(wǎng)絡上的惡意P圖、孤立排擠,讓學生清晰識別各類欺凌行為。同時,結合真實案例深入剖析其危害,指出其不僅會導致受害者出現(xiàn)身體創(chuàng)傷與心理問題,破壞校園和諧氛圍,還可能讓施暴者走向違法犯罪。
“以前覺得校園欺凌離自己很遠,今天我的收獲很大,以后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也會勇敢保護自己和同學!”阿合卓力·阿曼太說道。
法律解讀環(huán)節(jié),法官古麗尼沙·對山聚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用通俗語言逐條講解,明確指出法律底線和行為邊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遠離違法犯罪。重點解析校園欺凌的法律界定以及應對措施,引導學生增強法治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鼓勵大家勇敢地向校園欺凌說“不”,爭做知法、守法、用法的新時代好少年。
“希望大家既能做校園欺凌的‘拒絕者’,也能做校園安全的‘守護者’,發(fā)現(xiàn)欺凌苗頭及時制止和報告,更能做法治精神的‘傳播者’,將反對校園欺凌知識分享給身邊人,讓更多人關注校園欺凌!”法官古麗尼沙·對山向現(xiàn)場1000余名學生呼吁道。
少年強則國強,接下來,昭蘇縣人民法院將持續(xù)發(fā)揮法治副校長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識,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wèi)華|布衣得爾生·托力木別克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