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我對朝鮮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會說:是表情。
那里的人們臉上,有一種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神情——安靜、忍耐、帶著某種古老的節(jié)奏,仿佛時光在這里放緩了腳步,又仿佛他們早已習(xí)慣了以一種莊重的姿態(tài)迎接每一天。
就像那位賣花的姑娘。她穿著顏色素凈但整潔的裙子,發(fā)型一絲不茍,目光清亮而堅定。她不是我們在短視頻里常見的那種高聲吆喝、拼命推銷的小販,而是靜靜地站著,像在完成一件很莊嚴(yán)的事?;苜u出多少似乎并不最重要,重要的是站在這里,代表著一種體面與希望。
她胸前那枚勛章,也許是優(yōu)秀勞動者的表彰,也許是模范青年的象征。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認(rèn)為這很重要。這是一種榮譽(yù),是一種身份認(rèn)同,是一種“我被看見”的無聲表達(dá)。
離開花攤往前走,就能看到一條幾乎干涸的河。夏季的朝鮮,炎熱并不遜色于中國南方,但空調(diào)在這里仍是稀罕物。
河畔搭著簡易的帳篷,幾位老人坐在底下?lián)u著蒲扇乘涼。他們看著幾乎見底的河床,眼神平靜,沒有抱怨,只是偶爾低聲交談兩句,仿佛在說:今年,雨又來得晚了。
他們身后的住宅樓排列整齊,陽臺上很少看到空調(diào)外機(jī)。這不是選擇,而是生活本來的樣子。他們用最傳統(tǒng)的方式對抗炎熱:一頂帳篷,一把蒲扇,一條河——哪怕它即將干涸。
你能說他們不熱嗎?當(dāng)然熱。
但他們臉上沒有焦躁,只有一種安靜的等待。
“嗚——”
一聲汽笛長鳴,一列舊式火車緩緩進(jìn)站。
車門打開,一群女兵蜂擁而下。她們穿著厚實(shí)的軍裝,在尚未完全散去的寒意中呵出白氣。車廂很舊,人很多,但她們秩序井然,互相幫忙拎著行李,偶爾低聲說笑,眼神銳利而明亮。
在朝鮮,女性服役并不罕見。她們和男性一樣接受訓(xùn)練,承擔(dān)保家衛(wèi)國的責(zé)任。她們的臉上沒有嬌氣,只有一種被磨練過的堅毅。那不是被迫的麻木,而是一種自愿的承擔(dān)。
你能從她們緊抿的嘴角、挺拔的脊背中讀到一句話:
“我可以守護(hù)我的國家?!?/p>
而真正讓我駐足良久的,是街上一輛緩緩駛過的牛車。
車夫是個老人,皮膚黝黑皺紋深刻,他手握韁繩,不急不緩地走在馬路中央。身旁偶爾有汽車駛過,但他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節(jié)奏。
牛車,這個在中國幾乎已成為景區(qū)裝飾的交通工具,在朝鮮的許多地方仍是重要的運(yùn)輸方式。它慢,但可靠;它舊,但依然有用。
老人臉上的表情,是一種與時代和解的從容。他不羨慕汽車的速度,也不自卑于牛車的緩慢。他只是在完成他的工作,以他唯一熟悉的方式。
這種“不追趕”,何嘗不是一種智慧?
另一幅讓我難忘的畫面:一輛卡車的后車廂里,擠滿了人。
真的就像我們早年見過的照片那樣——人們肩并肩站著,擠得沒有一點(diǎn)空隙。車開動了,風(fēng)吹起他們的頭發(fā)和衣角,但沒有人抱怨,大家只是靜靜地站著,有的望著遠(yuǎn)方,有的閉目養(yǎng)神。
旁邊一個男子騎著自行車,與卡車并行了一段。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這不就是生活最真實(shí)的模樣嗎?有人坐車,有人騎車,方式不同,但都在努力向前走。
路邊的零售店很小,貨品寥寥。
柜臺上擺著一個西瓜、幾瓶本地飲料、一些零食。店主是位中年婦女,看到我在窗外駐足,對我友善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
商品不豐富,但擺放得整整齊齊;店鋪不大,但打掃得干干凈凈。這是一種在有限條件下的鄭重其事——哪怕只有一顆西瓜,也要讓它代表一種體面。
而最讓我心頭一緊的,是那兩個坐在鋼筋堆上的漢子。
貨車正在行駛,他們就坐在高高的鋼筋上面,沒有任何防護(hù)措施。風(fēng)吹日曬讓他們的皮膚粗糙黝黑,表情嚴(yán)肅,目光如炬。
他們扛起的,也許是一個工地的材料,也許是一個家庭的溫飽,也許是一個國家的建設(shè)。
那種嚴(yán)肅不是苦悶,而是一種全神貫注——我知道我的工作重要,所以我不能懈怠。
最后我來到了一個小城鎮(zhèn)。
這里的建筑不高,樣式樸素,但外墻涂著彩色的涂料——淡藍(lán)、淺粉、鵝黃……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柔和。
陽臺上偶爾有晾曬的衣服,樓下有孩童追逐玩耍。老人們在長椅上坐著,看著街景,也看著時間流過。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神秘感源于陌生,而真實(shí)源于理解。
這里的人們,和我們一樣——
都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活著;
都在用自己最真的心意,愛著;
都在用自己最樸素的信念,期待著明天。
回程路上,我又看見了那個賣花的姑娘。
她籃中的花似乎少了一些,也許賣出了幾束。她依然站得筆直,勛章在胸前閃光。
我走過去,用手勢問她可不可以拍一張照片。她愣了一下,然后微微一笑,點(diǎn)了點(diǎn)頭。
我按下快門,記錄下了這個平凡的早晨,一個賣花的朝鮮姑娘,和她安靜而堅韌的微笑。
那一刻我想:這也許就是朝鮮最真實(shí)的表情——
不張揚(yáng),卻有力;
不富裕,卻莊重;
不匆忙,卻堅定。
他們也許沒有我們擁有的很多物質(zhì),但他們擁有我們曾經(jīng)擁有、卻可能已經(jīng)丟失的某些東西——
一種對生活的鄭重其事,
一種對國家的純粹信念,
一種在簡單中尋找意義的智慧。
回國的航班上,我看著窗外漸遠(yuǎn)的朝鮮大地,忽然想起那籃沒有完全賣出去的鮮花。
花不一定非要賣完才代表成功。
有人賣花,有人買花,
有人別著勛章站在街頭仰望祖國,
有人坐在鋼筋上扛起生活……
這就是朝鮮。
不完美,但真實(shí);
不富裕,但充滿尊嚴(yán)。
而那束花,終究會盛開在每一個需要希望的角落里。
#夏季圖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