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郵票公布圖稿后,很多人都產(chǎn)生了一個感覺,今年套票版張是不是有點多?
套票版張是郵票大版上只包含一整套郵票的版式,像是保護動物和清明上河圖,都是標準的套票版張。
很多人分不清小全張和套票版張的區(qū)別,其實兩者形式上就是一種郵票,之所以名字不同,是因為小全張在發(fā)行時會有同圖案的零售郵票出售,套票版張則只有自己這一種版式。
類似這種名不同、實相同的情況還有長卷版和特殊版,加上大版小版化、小版特殊化,郵票的版張正在向著高度一致化的方向發(fā)展。
2022年《中國南方喀斯特》首次出現(xiàn)小版比大版包含郵票套數(shù)還多的情況;2014年《長江》則是在包含一套郵票的套票版張外,又增加了一種同樣包含一套郵票的長卷版,郵票還是那些郵票,排列上換個形式就有了新的名字,還進了不同價位的商品冊中。
2025年已公布的郵票中,包含一套郵票的套票版張已有三種之多,包含二至四套郵票的大版張也出現(xiàn)了兩種,為什么很多集郵者不愿意碰特殊版郵票,除了本身定價遠高于面值外,還是因為同一套郵票的版式真的太多了,再多再專業(yè)的名字,似乎也很難隱藏換湯不換藥的本質(zhì)。
2023年本票型年冊則是將這種情況發(fā)揮到了極致,巧妙的為所有紀特郵票都發(fā)行了一枚小全張,還將其裝訂成一冊,雖然都是同圖案同版別的郵票,可出廠售價上,卻早已比面值高出了不止一倍,天生的屬性讓其注定很難再成為郵資憑證,用了就等同于作廢高出面值的部分,不用又相當于架空面值,發(fā)行僅6萬冊卻還在打折,可見無論是收藏還是使用,大家都不愿意再多花錢了。
大版小版化本身是一件好事,邊紙也讓狹小的郵票畫面外擁有了更多創(chuàng)作空間,這是很多國家的郵政都在進行的事,所以剛出來時大家喜聞樂見,因為花了同樣的錢可以得到更多郵票以外的畫面。
如今先后順序進行了顛倒,讓購買者承擔郵票以外印花邊紙的費用,大家自然不會再“喜聞樂見”了。
不同的版式只是一個稱謂,所謂揚長避短,是要發(fā)揮小全張模式下的長處,如降低集郵者購買成本和提高整套郵票的連貫性。
如本末倒置將小全張的短處不斷放大,間接增加郵票的總發(fā)行量和集郵者的支付成本,那就是買櫝還珠,反而讓大家深惡痛絕。
不如將大版和小版合并,小全張和特供合并,減少單套郵票的發(fā)行種類,甚至每一版只包含一至四套郵票,這樣既滿足了普通集郵者購買完整大版的愿望,也能通過零售實現(xiàn)破版,減少完整版存量,讓郵票使用和郵票收藏都能得到滿足,未嘗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