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14日,張學良在美國離世,享年有101歲。原本他的離開也該是對過往的釋然與結束,不過他留下的那份遺囑卻又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因為張學良留下的遺囑中,是將自己的6億美元直接給了美國大學,一點也沒有留給自己的孫子。
這個遺囑讓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按理說一個人在去世之后,遺產一般是留給自己的子孫,就算是不給孩子們,也是給自己的國家不是嗎?怎么能夠像張學良這樣捐獻給美國呢?這完全不符合道理。要說張學良后半生基本上是在囚禁中度過,那么他為啥會有這么多的遺產呢?
其實有幾個來源的,首先就是父親留給他的,要知道張作霖在東北可是有名的大軍閥,且積累了不少的財產,后來因為戰(zhàn)火損失了一些,不過留給張學良還是有一部分的。再就是其夫人于鳳至的功勞,在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的時候,她就去美國治病的同時靠著自己的經商天賦,為張學良積累了不少的財富,有上億美元之多,而且在她臨終的時候,將這些財產都留給了張學良。
最后就是張學良在沒有被囚禁時的積累,還有古董文物收藏,且這些文物可都是很有價值的,就說鄭板橋這樣的名家字畫,他就有不少,再加上他記錄西安事變的手稿,日記,還有他同蔣介石的通信以及照片等,這都是文物為后人了解整件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既然他有這么多的遺產,可是為啥沒有給自己的子孫呢?實際上這是張學良的考慮,因為他的子孫都是生長在美國,接受的也是西方的教育,對中國的歷史還有文化部怎么了解,而張學良遺產中,古董字畫很多,還有不少有研究意義的資料,這在他的孩子們眼里就是非常普通的東西,壓根就不會認真保護與珍惜。
張學良不想讓這么重要的東西,由于自己后代的疏忽最終落到了其他人的手里,這就是對國家文物的損壞。再就是他的一生就因為政治而得不到安生,甚至自由都成為了奢望,所以他也不希望孩子們也經歷這些,只希望他們能夠安穩(wěn)的過日子。那么子孫不能給了,可張學良又為啥不將其都捐給祖國呢?
這中間的因素就更加的復雜了,就說臺灣吧,張學良對這里的感情是非常復雜的,因為他在這里被囚禁快五十年,這么多年他對臺灣也是非常失望的。另外他與蔣介石的恩怨從西安事變就開始了,這份恩怨不是那么好消散的,所以他就更不可能將這些東西留給臺灣了。然后就大陸,對待張學良是表示非常歡迎的,為此在張學良恢復自由時,中央就派了呂正操去美國勸說張學良回國,不僅如此,東北人民也都希望張學良回國。不過張學良被囚禁了這么多年,對大陸的了解不清楚,這也讓他心生了顧慮,再加上臺灣與大陸的關系比較微妙,他怕自己的遺產會引起不好的事情發(fā)生,所以就沒有這么做。
而他選擇了美國的大學哥倫比亞,也是因為該大學曾組織過人員去采訪過張學良,并且對張學良手里的這些東西很是感興趣,為此該大學還專門設置了歷史檔案館,對這些東西進行重點保存,且還會有專門的人做維護,這也讓張學良很放心。就張學良這么做,也是看出張學良是真心希望這些文物被重點保護,然后為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讓后人能夠充分的了解那段歷史。因此從一些角度來看,張學良的捐贈也是正確的,尤其是學術研究上有很大的幫助,雖然這個決定會讓得到一些人的質疑,卻也能夠看出他對歷史的尊重與重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