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快報訊(記者 劉偉娟)8月29日,現(xiàn)代快報記者獲悉,由南京地鐵集團與南京藝術學院聯(lián)合打造的草場門藝術車站于8月28日正式落成。這座鑲嵌在城市地下交通網(wǎng)絡中的“藝術客廳”,以小型舞臺、鋼琴演奏、書畫長廊等多元形態(tài),將藝術之美融入市民的日常出行。讓冰冷的地下空間蛻變?yōu)榭筛兄?、可參與、可浸潤的美育載體,也為南京地鐵“人文地鐵”品牌理念寫下了生動的新注腳。
作為南京地鐵文化車站矩陣中的“新成員”,草場門藝術車站的誕生,是一次將藝術深度融入城市公共生活的創(chuàng)新實踐。自1999年成立以來,南京地鐵便始終以“人文”為內(nèi)核,先后在全線網(wǎng)打造了數(shù)十座特色文化墻。從1號線“金陵攬勝”的地域文脈、3號線“紅樓文化”的經(jīng)典重現(xiàn),到4號線“寧人偉業(yè)”的歷史敘事,這些精美絕倫、各具特色的文化墻早已讓南京地鐵成為流動的“城市文化長廊”。此次攜手南京藝術學院打造草場門藝術車站,正是南京地鐵對“人文地鐵”理念的深化與創(chuàng)新——不再局限于靜態(tài)的藝術展示,而是打造一個可互動、可體驗的動態(tài)藝術空間,讓市民在步履匆匆的通勤途中,能隨時停下腳步,與藝術“撞個滿懷”。
走進草場門藝術車站,仿佛踏入一座微型藝術展館。嶄新的三角鋼琴靜靜佇立,南藝師生與藝術愛好者將定期在此演奏,指尖流淌的音符為乘客通勤注入溫柔;書畫長廊里,藝術作品整齊陳列——或繪花鳥栩栩如生、山水意境悠遠,以筆墨勾勒中華傳統(tǒng)美學意趣;或揮毫潑墨,以筆墨紙硯繪就山河、書寫春秋,用書法傳遞漢字文化魅力。站內(nèi)的每一處精心點綴、每一個藝術元素,都是對南京人文底蘊以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生動詮釋。
南京地鐵與南京藝術學院的合作,正是將高校的藝術資源與城市的公共空間有機結(jié)合,讓藝術成為連接人與人、人與城市的紐帶,讓車站成為展現(xiàn)南京城市魅力的窗口。如今,當?shù)罔F列車穿梭于南京的地下脈絡,草場門藝術車站就像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用旋律與色彩點亮市民的通勤路。在這里,藝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殿堂之作,而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在這里,“人文地鐵”的理念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流淌在音符里、鐫刻在畫卷中、傳遞在市民笑容里的真實溫度。
(圖源:南京地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