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打著“征信洗白”“征信修復”旗號的虛假宣傳和詐騙套路,在某東、某音等電商和短視頻平臺隱隱有抬頭趨勢。
詐騙分子通過虛假宣傳誤導、冒用當事人身份、提供虛假材料等方式進行詐騙,以騙取當事人隱私信息、非法收取他人錢財,給社會信用體系帶來不良影響。
網(wǎng)絡截圖
早在2021年,公安部網(wǎng)安局就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提醒:“宣稱能幫你‘洗白’個人征信記錄的都是騙子!”言簡意賅!4年多過去了,仍有不少人被“洗白”征信記錄所騙。
從近期各地警方披露的相關案例看,涉及“洗白”征信記錄騙局要注意以下要點。
一
“征信修復”不可信!
?征信系統(tǒng)中客觀真實的逾期記錄無法刪除
凡是聲稱可以“征信修復”“征信洗白”“征信鏟單”并收取費用的都是詐騙。
?征信維權(quán)應通過正規(guī)渠道且完全免費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金融機構(gòu)提供的征信異議等正規(guī)維權(quán)渠道都是免費的。
?輕信騙局雙重風險
如果輕信“征信修復”虛假廣告宣傳,可能造成財產(chǎn)損失和個人敏感信息泄露。
二
代理維權(quán)黑灰產(chǎn)常用套路有哪些?
?虛假宣傳誤導
?社交媒體散布“征信洗白”廣告。
?偽造成功案例,以“不成功不收費”誘騙。
?冒用當事人身份
?要求辦理新手機號供其代理維權(quán)使用。
?禁止當事人自行聯(lián)系金融機構(gòu)和中國人民銀行,實則是掩蓋其偽造投訴進度、拖延真相暴露的行為。
?提供虛假材料
?偽造公章,提供虛假證明。
?篡改文件、資料。
后果:個人聲譽受損+承擔違法風險。
?騙取個人信息
?誘導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信用報告、手機號等。
真實目的:倒賣個人信息,甚至利用相關信息進行冒名貸款或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三
遇到代理維權(quán)黑灰產(chǎn)怎么辦?
若您發(fā)現(xiàn)上當受騙,要注意:
?保存相關證據(jù)。
?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向金融機構(gòu)和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gòu)反映。
【案例匯編】
【專家觀點】
【信用案例】
【工作進展】
【值得收藏】
編輯:源源
校稿:昊宇
來源:源點蘇研院
點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