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飛躍、馬欽祥、王世豪
十二載軍旅生涯,矢志堅守修理崗位,就像一條永不脫軌的履帶,為戰(zhàn)車馳騁保駕護航,他就是第72集團軍某旅裝甲底盤技師豐文剛。
人物簡介
豐文剛,某旅班長,入伍12年以來,考取裝甲底盤修理高級、軍械修理高級,總結(jié)梳理教案百余本,累計排除裝備故障200余次,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2次、“優(yōu)秀士官”2次,榮獲“四有”優(yōu)秀士兵1次、嘉獎2次。
“頭車轉(zhuǎn)向失靈,需立即處置!”去年的演訓場上,正在機動途中的裝甲車編隊突發(fā)特情。負責現(xiàn)場維修保障的豐文剛二話沒說背起工具箱就鉆入車底,一眼查明故障所在位置,將錯位的轉(zhuǎn)向拉桿修正,不到10分鐘,戰(zhàn)車再次返回“戰(zhàn)場”。
像這樣緊急的“救場”,豐文剛經(jīng)歷過很多次。前些年的一次機動期間,一輛坦克突然趴窩,經(jīng)過檢查需要吊裝發(fā)動機更換氣缸墊。一般情況下,此類故障需在車間進行為期一周的修理。但當時天色漸暗、時間緊急,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豐文剛再次挺身而出,在滿是泥濘的坦克道上,帶領班組爬車頭、鉆車底,終于在凌晨完成了這個任務。
作為連隊的裝甲底盤技師,豐文剛不僅在大項任務的保障中當標兵、打頭陣,還針對不同情況、不同車型,總結(jié)梳理出多套搶修保障方法,有效提高了裝備搶修速度。
入伍12年來,豐文剛經(jīng)歷5次裝備更新迭代。每逢新裝備列裝,他還是會把自己當成“小學生”,“釘”在底盤下、“鉆”進資料里。經(jīng)常撲進修理車間,仔細研究每一個零部件的構造。隨著手上的老繭一層層加厚,豐文剛的修理技術也一路突飛猛進。
豐文剛還積極發(fā)揮班長骨干作用,為單位培養(yǎng)人才,在他的幫教下,為單位培養(yǎng)出修理工50余人,其中將近20人能夠獨立完成大項任務的維修保障。
裝甲車的前進,離不開履帶的傳動。豐文剛就像那根嵌在履帶板之間的銷釘,不顯眼卻很牢固,他用自己的執(zhí)著與擔當,在強軍征程上留下了平凡而堅實的履痕。
豐文剛,好樣的!
來源│光榮e家 (ID:plaefamily)
編審│姜衛(wèi)慧
責編│童祖靜
編輯│胡 賀
實習編輯│鄧子陽
郵箱│grejwx@163.com
刊期│2910 期
動動小手,點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