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義烏一位老板沒靠賣貨火,反倒因給暑假工結工資的視頻刷了屏。沒有復雜流程,沒有拖延借口,倆大學生干完最后一天活,老板當場算清工資,64天到手15000元,連網友都忍不住羨慕:“這打工體驗也太舒服了!”
事情的經過特別接地氣。倆大學生暑假在這兒打工,眼看要開學,第二天就得回學校,老板特意等他們上完“最后一班崗”,拉著算工資。一開口先問:“你們倆知道自己上了多少天班不?”學生齊聲答“64天”,老板也不繞彎子:“那先一人拿5000現(xiàn)金,剩下的1萬我微信轉你們?!边€特意停了停確認:“1萬5這么算,你們覺得行不?”學生笑著點頭:“沒問題,這段時間確實挺辛苦的?!?/p>
本以為到這兒就結束了,沒成想后面的互動更像熟人嘮嗑。老板半開玩笑補了句:“你們要是覺得少,我也只能給到這兒了?!睂W生也順著話茬逗趣:“那肯定覺得少?。∈迨逡辉墼偬睃c?”這話把老板逗樂了:“想添可以,得說點好聽的,聽著舒坦我就加!”
這下學生們來了精神。第一個學生開口:“祝叔叔生意越做越大!”老板立馬拍板:“這話我愛聽,加100!”另一個學生趕緊跟上:“祝叔叔生意興??!”老板笑得更歡,又添了一筆。后面有人喊“叔叔財源滾滾”,有人接“叔叔財源廣進”,老板一邊擺手調侃“再這么說我錢包要空了,得去洗腳歇會兒”,手卻沒停,照樣給學生加了錢。鬧了一圈,64天的工資最終還是定在1萬5左右,滿是煙火氣的玩笑話里,倒比正經算賬多了份溫暖。
最后老板對著鏡頭感慨:“他們倆加了六十幾天班,1萬5真不算多。換作一般成年人,這么連軸轉都未必扛得住,倆大學生能堅持下來,一天沒休息,是真的優(yōu)秀?!边€特意叮囑鏡頭外的人:“別攔著,讓他們把錢拿走,這是他們該得的。”
常聽說義烏是商貿重鎮(zhèn),電商、物流、小商品批發(fā)做得熱火朝天。一到暑假,確實有不少大學生來這兒打暑假工——有人在直播間幫主播搭話,有人在倉庫里打包發(fā)貨,還有人在寫字樓里做客服。對學生來說,既能賺點生活費貼補家用,又能提前看看校園外的世界;對商家來說,暑期訂單多的時候,暑假工也能幫著分擔用工壓力,算是互相幫襯的“雙向便利”。
不過這位老板能火,說到底還是靠“真實”和“爽快”?,F(xiàn)在不少學生打暑假工,最怕遇到“算不清工時”“拖著不發(fā)工資”的麻煩,可這位老板不僅“當天結束當天結”,還把學生的辛苦看在眼里。64天連軸轉,換誰都累,老板沒覺得“學生工好欺負”,反而用“說吉祥話加錢”的方式認可他們的付出,沒有冷冰冰的上下級距離,更像長輩對晚輩的體諒。
有網友算過,64天15000元,平均每天差不多234元。在義烏的暑假工里,這個收入不算低——倉庫打包、分揀本來就是體力活,還經常要加班,能拿到這個數,再加上老板的爽快勁兒,確實讓人羨慕。更難得的是,老板的做法也透著義烏生意人的實在:合作完錢到位,不墨跡、不扯皮,下次暑假要是還需要人手,學生說不定還愿意來,商家也能留住靠譜的幫手。
其實這段視頻之所以打動人,不只是因為老板爽快、學生能吃苦,更因為里面藏著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老板尊重學生的付出,不克扣、不拖延;學生尊重這份工作,64天堅持到底。對大學生來說,暑假工不只是為了賺錢,更是走進社會的第一堂“實踐課”,而遇到這樣一位懂體諒、愿認可的老板,大概就是這堂課程里最溫暖的收獲了。
現(xiàn)在學生拿著工資回學校準備開學,老板也繼續(xù)忙著店里的生意。這種你體諒我辛苦、我認可你付出的相處,不管是打工還是做事,其實都讓人覺得踏實。要是多些這樣的互相理解,不管是學生還是老板,大概都能少些麻煩,多些舒心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