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的直播,本該是春風拂面、桃李芬芳的盛典。
可誰也沒想到,這場迎新儀式的彈幕,直接變成了“審判現(xiàn)場”:“圖書館還開嗎?”“男生有濕疹能報考嗎?”“建議報考隔壁華科,至少不隨便給人記過?!?/p>
十幾萬人在線圍觀,武大不得不緊急掐斷直播。這哪是迎新?分明是“迎辱”。一場本該展示學術尊嚴的儀式,硬生生被一場未平的舊案拖進了泥潭。而導火索,正是那個至今未被妥善處理的“圖書館性騷擾事件”。
人人都在罵楊景媛——罵她敗訴還嘴硬,罵她囂張說“美美去港大讀博”,罵她持續(xù)網(wǎng)暴肖同學。她確實有錯,甚至涉嫌誣告。
法院已判肖某滔無責,武大法學院查監(jiān)控也無實據(jù),可她仍不罷休,還放話“追到天涯海角”。這種行為,不值得同情。
但問題是:一個女生,為何寧愿背負罵名,也要把事情鬧上天?答案很簡單:她最初不是在告肖同學,而是在告武漢大學的“不作為”!
事情發(fā)生在2023年7月,楊景媛向學校舉報,肖某滔存在不當行為。
可武大怎么做的?不是第一時間徹查真相,而是火速給肖同學記過處分!理由更荒唐:“為了平息輿論,迎接130周年校慶?!?/strong>
好一個“維穩(wěn)優(yōu)先”!為了不讓校慶出岔子,就隨便拿個學生當替罪羊?這哪是育人殿堂,簡直是“危機公關公司”!
更離譜的是,處分完了還不算,竟然把肖同學的個人信息泄露出去——誰干的?聊天記錄指向了兩個人:輔導員劉迪,和校長張平文。
一個把學生信息轉給投訴人,一個嘴上說著“等上級安排”,實則把鍋甩給校黨委書記。
好一出“領導互踢皮球,學生背鍋到底”的官僚大戲!
你說這處分有依據(jù)?校方稱是“不雅行為”??杀O(jiān)控都沒拍到實質性證據(jù),僅憑主觀推測就給人記過,還公開信息,這不是懲罰,是“公開處刑”。這哪是大學?這是“文字獄”2.0!
而最諷刺的是,事發(fā)后武大曾承諾:尊重法院判決,復查處分,徹查楊景媛論文。
結果呢?一個月過去了,風平浪靜。沒復查,沒通報,沒道歉。反而把官網(wǎng)一關,對外“裝聾作啞”。你封得住網(wǎng)站,封得住十億網(wǎng)友的嘴嗎?
于是,輿論反噬來了。新生還沒進校,先在網(wǎng)上“領教”了武大的“雙標”:勝訴的人,還得背處分,敗訴者反而揚言讀博去;校長不擔責,輔導員亂傳話,書記在幕后“遙控”——這哪是高等學府?這是“官僚主義養(yǎng)成所”!
有人說,楊景媛可恨,毀了武大名聲??烧嫦嗍牵?strong>不是她毀了武大,是武大自己一步步把自己架上了火堆。
若當初及時調查,何須三個月后靠網(wǎng)絡曝光?若當初秉公處理,何須事后甩鍋學生?若真有風骨,就該在法院判決后立刻撤銷處分,而不是等全網(wǎng)怒罵才慢半拍“研究研究”。
現(xiàn)在好了,直播被沖,聲譽掃地,校友痛心,考生疑慮。武大百年清譽,竟毀于一場本可避免的“懶政”與“怯懦”。
這起事件,真正該負責的,不是楊景媛一個人,是那三個關鍵人物:
——校長張平文,身為院士、一校之長,面對記者竟說出“等上級安排”這種推責之語,毫無擔當;
——輔導員劉迪,泄露學生隱私,毫無職業(yè)底線;
——書記黃泰巖,躲在幕后,默許“維穩(wěn)式處分”,是官僚思維的典型代表。
他們?nèi)?,構成了這場悲劇的“責任鐵三角”。一個推諉,一個失職,一個默許,最終釀成信任崩塌。
大學之大,不在樓高,不在慶典盛大,而在公正與良知。當一所大學為了“面子”犧牲學生的清白,當一所學府為了“維穩(wěn)”選擇和稀泥,它就不再是燈塔,而是陰影。
武大,請記?。?strong>你可以關掉網(wǎng)站,但關不掉人心;你可以拖延復查,但拖不垮正義;你可以捧起130周年的蛋糕,但切不開公眾的信任。
現(xiàn)在,不是喊“清者自清”的時候,而是該拿出勇氣,撤銷錯誤處分,徹查論文真相,問責相關責任人。
否則,下一個新生開學典禮,恐怕連直播都不敢開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那不是迎新,是“迎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