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成都車展正式開幕。捷途汽車這次沒走尋常路,不拼參數(shù)、不卷價格,而是打出“新旅行 自在山海”主題,帶著“旅行小房車”山海L7 PLUS、方盒子造型的旅行者加長版等新車,把展臺變成了一場“旅行+”生活方式的實景提案。
在我看來,捷途正在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它沒有盲目跟風堆配置,而是圍繞“家庭旅行”這個場景,試圖重新定義一臺車該有的價值。
“新勢力”的另一條路:捷途山海靠什么打出差異化?
在電動化、智能化席卷汽車行業(yè)的當下,不少品牌紛紛標榜“新勢力”,但捷途山海走的是另一條路——它沒有完全拋開傳統(tǒng)造車的根基,而是依托奇瑞28年的制造經驗,同時融入用戶場景定義產品的思維。
從“旅行+”戰(zhàn)略出發(fā),捷途并沒有一味追求硬件上的“頂配”,而是把“是否適合旅行”作為核心考量。比如同級唯一的32變電七座、雙溫區(qū)智能冰箱、6.6kW外放電等功能,都是從實際出行場景中提煉出來的需求。
正如捷途國內營銷中心總經理張純偉所說:“能為用戶帶來美好體驗的事,都值得我們全力以赴?!边@句話背后,是捷途把“旅行”從口號變?yōu)楣δ茳c的務實策略。
山海L7 PLUS:它真的能當“小房車”用嗎?
“旅行小房車”不只是一個營銷概念。從產品定義來看,山海L7 PLUS的確在空間靈活性、續(xù)航、舒適性等方面做了不少針對性的優(yōu)化。
比如2820mm軸距帶來的是真正可用的第三排,配合12層云朵(參數(shù)丨圖片)座椅和多種座椅組合模式(駐車沙發(fā)、大床模式等),確實能應對多種家庭出行場景。
純電220公里、綜合1700公里的續(xù)航,以及CDC電磁懸架+云臺底盤的組合,明顯是在向長途舒適性傾斜。而外放電、雙冰箱等功能,則讓這臺車在露營場景中多了幾分“移動小屋”的實用感。
嚴格來說,它不能替代真正的房車,但在20萬以內的電混SUV中,山海L7 PLUS的確提出了一種新選擇: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專業(yè)房車,但很多人需要“房車式體驗”。
方盒子、大七座、電混越野——捷途的布局比我們想象中更廣
除了山海L7 PLUS,捷途此次車展還帶來了多個品類的新車,覆蓋不同使用場景:
旅行者加長版延續(xù)了“方盒子”造型語言,強調“可城可野”的多用途屬性;山海T1主打智能電四驅,用“你只管踩油門,其他交給XWD”強調技術自信;2025款捷途X70 PLUS冠軍版則繼續(xù)鞏固“大七座SUV”家用市場的基礎盤。
可以看出,捷途并沒有把所有資源壓在一個細分市場上,而是通過“旅行”這條主線,串聯(lián)起越野、家用、新能源等多個賽道,形成差異化的產品矩陣。
193萬用戶之后,捷途正在成為“全球混動越野”的新變量?
今年1-8月,捷途銷量突破40萬輛,同比增長30%,全球累計銷量已超193萬輛。這個增速在當下的市場環(huán)境中顯得尤為醒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捷途正在把“電混+旅行+越野”作為一個新組合推向全球。它不是單純輸出性價比產品,而是試圖定義一種生活方式——正如“旅行+”戰(zhàn)略所倡導的,車不只是工具,而是體驗的延伸。
從品牌發(fā)展階段看,捷途已經完成了從“性價比入門”到“品類創(chuàng)新”的轉變。下一步的關鍵在于,能否把“電混越野”這個細分標簽牢牢貼在自己身上,成為全球用戶心智中的首選。
從山海L7 PLUS的產品邏輯,到捷途整個品牌向“旅行+”聚焦的戰(zhàn)略,能看出這個品牌正在嘗試跳出傳統(tǒng)車企的框架——它不講“遙遙領先”,而是把“用戶場景”當作產品定義的核心。
這種思路未必能迅速轉化成爆款,但確實提供了一種差異化可能:在高度同質化的市場中,有人卷價格,有人卷技術,而捷途選擇卷“價值感”。
下一個百萬輛,捷途可能不再只是一個“高性價比”品牌,而是一個真正圍繞旅行場景構建生態(tài)的玩家。這條路不容易,但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