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劇光看造型就知道是什么動物,后來全靠觀眾猜
精怪志異的作品在中國的影視劇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所以在創(chuàng)作這類形象的時候,不僅需要演員詮釋出精怪的類型,讓觀眾一眼看懂,還需要造型的加持。
當然,真正的山林精怪到底長什么樣子,沒有人知道,基本全靠大家的想象,所以造型師在為演員做造型的時候,就得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要求造型既不能缺少美感,又能讓觀眾看出角色的特點,對造型師的妝造功力要求很高。
關(guān)于給妖怪做造型,86版《西游記》算是集大成者,也給了后面的影視劇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來源,關(guān)鍵是造型既符合角色形象,又非常精致。
這一版的孫悟空精準詮釋了“美猴王”的形象,特別是花果山上他頭戴紫金冠、身穿紅色戰(zhàn)甲的樣子,儼然就是一個想象中“齊天大圣”的樣子。
為了表現(xiàn)其火眼金睛的特點,造型師還貼心做了金色眼影的造型,精氣神立馬上來了。
許多男性角色的妖怪特征都比較明顯,比如豬八戒是豬精、牛魔王是牛精、鯉魚精的鯉魚頭、鲇魚精(奔波兒灞、灞波兒奔)等。
難的是女性妖怪角色這里,她們大多追求外形上更“像人”,所以造型師想要展現(xiàn)她們的本體特征,就需要花費更多小心思。
萬圣公主是海公主,她的頭飾全是各種海鮮,就連耳環(huán)都是小魚干形狀的,還有一身紅色的戰(zhàn)袍,配上金色斜紋和裙擺樣式,就是一條漂亮的金魚。
蜘蛛精們的耳環(huán)都是蜘蛛網(wǎng),另外頭飾的外形也都是蜘蛛腿的感覺。
玉面狐貍的飾品都是毛茸茸的,看起來靈動又可愛,也符合角色高顏值和嬌俏的特點。
除了《西游記》之外,早期影視劇中還有很多志怪作品,有的作品備受贊譽,有的甚至被稱為雷劇,但是造型方面也不含糊。
范冰冰在《春光燦爛豬八戒》中是個白鼠精,毛茸茸的造型驚艷了許多觀眾的童年。
《歡天喜地七仙女》里的掃把星,頭上的造型就是一把亂糟糟的掃把的感覺。
《仙劍奇?zhèn)b傳》里的蝴蝶仙子、蜘蛛精,還有《仙劍三》里的火鬼王等,造型師都巧妙抓住了角色的特點,然后加以放大。
蔣欣扮演的蛇精,頭飾也都是做的蛇的形狀。
《活佛濟公》被稱為雷劇,但是造型真的很用心,無論是白靈的狐貍感還是白雪的兔子精的俏皮感,都展現(xiàn)的非常好。
后來,造型在制作和創(chuàng)作方面的優(yōu)勢都更加明顯了,但是卻丟失了早期志怪作品里人物的真實感和美感。
比如新版《西游記》里的杏仙對比老版,除了寫實以外,全無美感。
王麗坤版《封神演義》,完全丟失了那股邪魅的味道,也難怪被早早下架了。
還有許多造型,要不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妖怪,要不毫無美感,方方面面都能看出造型師的敷衍,因此備受吐槽。
造型師水平忽高忽低,比如張紀中版《西游記》里半截觀音白鼠精的造型真的不錯,但其他許多一言難盡。
不過幸好,如今終于出現(xiàn)了一些還不錯的影視劇,在山精妖怪的造型師頗費功夫,甚至許多配角也做的不錯。
比如《永夜星河》里的鏡妖,陳都靈渾身貼滿金色亮片,整體以紅色和金色為主,瞬間有味道了。
水妖王和水妖后的造型都是小水滴的感覺,還有竹子妖翠翠等。
田曦微主演的《子夜歸》里的貓妖造型也非常不錯,小耳朵和額前的兩點,都非常有貓的特點。
所以,從志怪造型的精益求精和匠心,到很長一段時間的糊弄,再到現(xiàn)在的“卷”,至少證明觀眾的發(fā)聲是有用的。
比如之前的《狐妖小紅娘》,造型一出就被贊“有早期妝造那味兒”,
如今相繼又出現(xiàn)了越來越好看且精致、符合角色人設(shè)的造型。
也只有影視劇方方面面都更加用心,觀眾的視覺體驗才會越來越好。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