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經過建設者782天的艱苦奮戰(zhàn),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京昆通道和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渝高鐵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全線首個超4公里單洞雙線隧道——鎮(zhèn)安隧道安全貫通,至此西渝高鐵康渝段隧道貫通已達34座,隧道貫通已達47%,為全線按期建成通車按下了“加速鍵”。
鎮(zhèn)安隧道位于重慶市開州區(qū),全長4458米,為單洞雙線長隧道,全隧以四級圍巖為主,給現(xiàn)場施工帶來較大難度。
建設過程中,施工方中鐵七局采用地質雷達“透視”巖層,用長距離超前鉆孔“探路”,提前預判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地質段,為施工方案的調整提供了科學依據。并且結合現(xiàn)場地質條件,優(yōu)化隧道支護、工法的設計方案,實現(xiàn)“巖變我變”,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加快了施工進度,確保了隧道按期貫通。
另訊:8月28日,在陜西安康市漢江之上,隨著最后一節(jié)拱肋穩(wěn)穩(wěn)吊裝到指定位置,由西成客專陜西公司建設、中鐵十九局承建的西渝高鐵康渝段控制性工程——安康漢江大橋拱肋順利合龍,標志著西渝高鐵康渝段橋梁工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西渝高鐵安康漢江大橋全長367.9米,其主拱跨度達290米,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高速鐵路單孔跨度最大的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大橋拱肋共分為38個節(jié)段,拱頂位置距離河面達108米,采用纜索吊裝法施工,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項目團隊通過構建基于BIM的數(shù)字化工程管控平臺,實現(xiàn)了對纜索吊和龍門吊的安全監(jiān)控,在無人機自動巡航觀測系統(tǒng)的加持下,實時采集分析數(shù)據,有效保障了拱肋吊裝達到“毫米級”精度控制,大幅提升了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的總體管控能力。
西渝高鐵正線全長649公里(西安東至重慶西),設計時速350公里,分西安至安康和安康至重慶兩段建設,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中京昆通道和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西安至安康段全長171公里,計劃2026年與西十高鐵同步開通運營。沿線車站已被正式定名為: 西安東、牛背梁、 柞水西、 鎮(zhèn)安西、 桐木、安康西。
安康至重慶段正線起自在建西康高鐵安康西站,經嵐皋、城口、宣漢、達州、大竹、廣安、合川、北碚,至重慶樞紐重慶西站,線路全長477.9公里(其中新建線路446.7公里),設11座車站。
同步建設樊噲經開州至萬州連接線,長89.0公里,設3座車站。形成西安至重慶東西兩條徑路,覆蓋不同區(qū)域。配套新建本線至蘭渝鐵路、襄渝鐵路、成達萬高鐵聯(lián)絡線約26公里。
西渝高鐵安康至重慶段自2022年11月進場以來,建設有序推進,按批復工期6年,將于2028年底開通運營。
西渝高鐵城口任河特大橋
建成通車后,將與已投運的成都至重慶高鐵、鄭州至重慶高鐵和在建的重慶至昆明高鐵、西安至延安高鐵、西安至十堰高鐵等多條線路連通,西安至重慶的出行時間有望從現(xiàn)在的最快5小時縮短至2.5小時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