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打得正熱鬧,突然又冒出個“新角色”,眼看就要被卷進漩渦里。這到底是咋回事?
8月28號凌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老百姓估計睡得正香,突然就被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驚醒了。緊接著,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無人機和導彈呼嘯而過,整個城市瞬間變成了“戰(zhàn)場”。后來一統(tǒng)計,俄羅斯這次出手夠狠:500多架無人機、30多枚導彈,對著烏克蘭的機場、軍事基地一頓猛炸,火光沖天,濃煙滾滾。
要說這事兒本來是俄烏之間的恩怨,可讓人沒想到的是,俄羅斯的導彈竟然“精準定位”了兩個特殊目標——歐盟在烏克蘭的駐地,還有英國的一個辦事機構。這一下,歐洲徹底炸鍋了:“你俄羅斯打烏克蘭就算了,竟然敢直接炸我們的地盤?這不是明擺著撕破臉嗎?”
其實歐洲也該反思反思。之前跟著美國上躥下跳,又是給烏克蘭送武器,又是對俄羅斯搞制裁,恨不得把俄羅斯往死里逼?,F(xiàn)在人家直接把導彈架到你家門口了,這能怪誰?俄羅斯這意思很明顯:“別以為躲在后面煽風點火就沒事,惹急了我,照樣打你沒商量!”
更打臉的是烏克蘭軍方。以前總吹自己對俄羅斯的攔截率“幾乎100%”,結果這次面對大規(guī)??找u,多地爆炸起火,攔截系統(tǒng)跟“擺設”似的??磥恚Fご档迷夙?,真到硬碰硬的時候,還是得看實力說話。
俄羅斯這邊打得熱鬧,美國的態(tài)度卻讓人看不懂了。按理說,美國一直是烏克蘭的“頭號支持者”,可這次空襲之后,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反應卻異常冷淡。他的發(fā)言人直接說:“特朗普對此并不意外,甚至理解俄羅斯的反應?!?/p>
就這一句話,把整個歐洲氣得差點暈過去。要知道,當初是誰慫恿歐洲帶頭支持烏克蘭?是誰拍著胸脯說“要支持烏克蘭到勝利為止”?現(xiàn)在特朗普一上臺,轉頭就把烏克蘭當成“抹布”扔了,還說“理解俄羅斯”,這不是典型的“背后捅刀子”嗎?
歐洲現(xiàn)在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以前跟著美國混,以為能抱上“大腿”,結果現(xiàn)在美國不僅不管烏克蘭了,反而開始琢磨著怎么“收割”歐洲。比如趁著歐洲能源緊張,高價賣天然氣;趁著歐洲經濟下滑,逼著歐洲買美國的武器。說白了,美國從來沒把歐洲當“盟友”,只是把它當成“提款機”和“擋箭牌”。
這次俄羅斯空襲歐盟駐地,特朗普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甚至“理解俄羅斯”,其實就是在告訴歐洲:“以后你們自己的事兒自己扛,別指望我了?!?想想也挺諷刺,歐洲跟著美國吆喝了這么多年,最后落得個“被賣了還幫著數錢”的下場。美歐之間的裂痕,這下算是徹底擺上臺面了。
俄烏這邊還沒消停,高加索地區(qū)又出事了。俄羅斯在空襲基輔的時候,有枚導彈在一個特殊的地方爆炸了——離阿塞拜疆駐烏克蘭大使館只有100米遠。這一下,把另一個“火藥桶”給點著了。
阿塞拜疆這個國家,以前算是俄羅斯的“小弟”,可最近幾年越來越飄了。前兩年和亞美尼亞搶納卡地區(qū),靠著土耳其撐腰,把亞美尼亞打得落花流水,一下子自信心爆棚。后來又覺得俄羅斯“老了”,開始到處找新靠山,比如抱緊了土耳其的大腿,最近還搭上了特朗普的線。這下腰桿更硬了,連俄羅斯都不放在眼里了。
要說阿塞拜疆有多“作死”,看看這些事兒就知道:
之前在納卡沖突中,直接襲擊了俄羅斯的維和部隊,還炸死了一個俄羅斯副司令。事后輕飄飄一句“打錯了,道歉”,實際上就是給俄羅斯下馬威:“高加索地區(qū)現(xiàn)在我說了算,你能把我怎么樣?”
今年更是公開叫板,說“不排除向烏克蘭派兵”,還要“解除對烏克蘭的武器禁運”。要知道,俄羅斯最忌諱的就是其他國家插手烏克蘭局勢,阿塞拜疆這簡直是踩著俄羅斯的底線跳舞。
甚至在烏克蘭戰(zhàn)場上,阿塞拜疆還偷偷派雇傭兵幫烏克蘭打仗。前陣子俄羅斯在哈爾科夫圍殲了一支“亞速營”分隊,抓了個俘虜,一審問才發(fā)現(xiàn):這人是阿塞拜疆監(jiān)獄里被強行拉來的雇傭兵!
你說俄羅斯能忍嗎?雖然現(xiàn)在還在烏克蘭戰(zhàn)場分身乏術,但對付這種“小弟叛變”的事兒,俄羅斯從來沒手軟過。先是盯上阿塞拜疆在烏克蘭的能源項目,一頓轟炸讓它損失慘重;現(xiàn)在又把導彈炸到它大使館門口,意思很明顯:“別以為有土耳其和美國撐腰就了不起,再敢蹦跶,下一個被收拾的就是你!”
現(xiàn)在很多人擔心:阿塞拜疆這么囂張,會不會步烏克蘭的后塵,成為下一個戰(zhàn)場?其實這事兒還真不好說,但有幾點可以肯定:
第一,阿塞拜疆的實力和俄羅斯差太遠。俄羅斯就算再忙,收拾一個只有千萬人口的內陸國家,還是綽綽有余的。烏克蘭好歹有歐美輸血,阿塞拜疆呢?土耳其雖然撐腰,但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江”,經濟一團糟;美國?特朗普現(xiàn)在一門心思“收割歐洲”,哪有空管它的死活?真到打仗的時候,估計又是“嘴上支持,實際跑路”。
第二,阿塞拜疆把周邊鄰居全得罪光了。北邊是俄羅斯,東邊是伊朗,西邊是亞美尼亞,全都是“硬茬”。以前有俄羅斯罩著,大家還能相安無事;現(xiàn)在它自己跳出來當“刺頭”,一旦真打起來,估計沒一個國家會幫它。到時候孤立無援,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
第三,烏克蘭的教訓就在眼前。當初烏克蘭也是覺得有美國和歐洲撐腰,敢跟俄羅斯叫板,結果現(xiàn)在國土炸成一片廢墟,老百姓流離失所,后悔都來不及。阿塞拜疆要是看不清形勢,非要往火坑里跳,最后只能落得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下場。
說到底,不管是烏克蘭還是阿塞拜疆,其實都是大國博弈的犧牲品。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把歐洲和小國當“棋子”,用完就扔;俄羅斯為了維護自己的勢力范圍,不得不“殺雞儆猴”;而那些夾在中間的小國,要是看不清形勢,總想在大國之間“賭一把”,最后往往會輸得很慘。
現(xiàn)在的國際形勢,早就不是“抱大腿就能高枕無憂”的時代了。實力才是硬道理,低調才能保平安。阿塞拜疆要是聰明,就該趕緊收手,別真把自己玩成“下一個烏克蘭”。至于歐洲,也該醒醒了:跟著美國混,永遠只能當“冤大頭”,想要真正安全,還得靠自己硬氣起來,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國際舞臺上的較量還在繼續(xù),咱們就搬個小板凳,看看接下來還會有什么“劇情反轉”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