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反擊正式開始了!俄印外長成功會晤,拉夫羅夫的交底徹底打消了印度擔憂,關鍵時刻,特朗普又做了一件事,莫迪不再忍讓,兩招成功反擊美國,一貫敵強我弱的美國,這次會不會見好就收,取消對印50%的關稅制裁呢?
美國又干了什么?簡單來說,普京與澤連斯基的糟糕表現(xiàn),深刻讓特朗普意識到了談判的難處,自知沒有金剛鉆,終于放棄攬瓷器活,《華盛頓郵報》8月23日報道,特朗普對“普澤會”渺茫的處境非常不滿,他只愿再給雙方兩周時間,若直接會晤還未舉行,特朗普就要考慮對俄羅斯實施大規(guī)模制裁和關稅或者撒手不管。
一句話寒了兩個人的心,一個是期待全面恢復美俄關系的普京,另一個則是遭牽連的莫迪,可知的是,若美國最終決定加碼對俄羅斯制裁,這對強勢宣布要繼續(xù)與俄羅斯石油生意的印度來說絕非好事,畢竟美國早有威脅,考慮對印度實施進一步制裁,俄羅斯與印度做不到一榮俱榮,但卻絕對能做到一損俱損,尤其特朗普近期針對印度還做了另外一件事。
當?shù)貢r間8月22日,特朗普官宣將自己的親信塞爾吉奧·戈爾任命為美國駐印度大使,行為屬相當特殊的安排,對此,特朗普的解釋是:印度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qū),在這樣的地方我需要安排一個我完全信任的人來貫徹我的議程,簡單點理解,戈爾成了特朗普對印政策的執(zhí)行者,因為他釋放的所有政策將全部來自特朗普本人,特朗普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引起莫迪的重視,準確地說,美國覺得眼下印方對美國的讓利還不夠,安排戈爾就是在給莫迪提醒,然而,已從俄羅斯處得到自己想要的經貿合作承諾,印方很難再對美一味妥協(xié),果然,在感受到美方的不懷好意后,印方直接出手了。
其一,8月23日是印度的馬爾巴特節(jié),擁擠人流中最顯眼的一個場景卻是一個塑像,更是塑像上的標語,內容普遍都是對特朗普向印度實施50%關稅的抗議,總體就是想傳達印度人對美國背后捅刀的行為很憤怒,在印度一盛大節(jié)日發(fā)出這樣的聲音,對特朗普本就處下坡的形象自然又抹黑了些。
其二,美印關系交惡,擺在明面上的理由只是簡單的美方不滿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印度早先雖強硬,行為上卻有讓步之勢,只不過為了挽尊,妥協(xié)性的行為都在背地里進行,然而在美財政貝森特再就印俄石油生意發(fā)難印度的時候,蘇杰生卻在23日強勢回懟:如果你在購買印度成品油方面遇到問題,那就不要購買了。
看似說的是石油,實則指的是美印貿易,在多方面嘗試仍遭冷待之后,莫迪終于挺起了腰板,不再對特朗普卑躬屈膝,言語上的退讓也變成了毫不留情的戳穿,而這顯然才是對美相處應該持有的態(tài)度,特朗普這個人最怕別人對他強硬,“次級關稅”只挑印度下手,很大可能就是因為特朗普看準了莫迪不愿真的與美撕破臉,知道莫迪還想成為西方的盟友,個人的野心成了被拿捏的痛處,莫迪真的也到了該清醒的時候。
并且,國際上并不缺能與印度發(fā)展經貿關系的存在,中國就是個很好的選擇,一方面,中印雖因領土存在些問題,但即便是關系最差的時候,中方也沒有采取過過分之舉,這足夠說明中方的海納百川,比起唯信美國優(yōu)先的特朗普,與中國的關系一旦發(fā)展起來明顯會更牢固,另一方面,正巧趕上上合組織天津峰會,莫迪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表明態(tài)度,也算是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
不過,過去存在的問題不代表隨之消失,邊界等問題還需雙方商量著解決,在很多事情上,印度也該向中方明確自己的態(tài)度,可以肯定的是,中印發(fā)展關系其實很有必要,既因兩國是鄰居,也因都是金磚的一員,攜手往前總好過心生嫌隙,在有發(fā)展機會的情況下緩和很有必要,但若過分依賴也不太行,即便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印方心里清楚,但要其徹底放下親美情結也不現(xiàn)實,只是不知,基于印方在馬爾巴特節(jié)上的作為,特朗普又會采取什么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