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投訴魯迅抽煙更奇葩的事情來了,有“愛狗人士”投訴,北京居然拿狗來當警犬!
我估計北京警察打死也想不到居然會有人問出這樣的問題,以至于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能讓網(wǎng)友來幫忙回答。
好在萬能的網(wǎng)友并沒有辜負北京警方的期待,已經(jīng)有人找到了2022年8月10日,亞洲動保之聲發(fā)的一篇小作文。
上面明確寫著:最近歐洲某地警方打算使用“愛狗人士”取代警犬進行日常巡邏。據(jù)知情警官透露,相較于警犬,愛狗人士智商更高,共通人性,攻擊性更強,能更好震懾當?shù)鼐用?,該計劃有望快速在亞洲推廣。
那么這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不用懷疑,肯定是假消息,這只是一群不喜歡所謂的“愛狗人士”的人的自娛自樂而已
由此可見,對這些所謂的“愛狗人士”的反感,不光是在國內(nèi),在國外大家也是一樣的。
這些人打著愛狗的外衣,做盡了違法以及反智等各種事情,好像社會對他們并沒有什么辦法。想解決他們的辦法之一,我想先要從名稱上解決一下。
比如我們會稱呼他們是愛狗人士或者環(huán)保人士,那我為啥總感覺這是個敬稱或者尊稱?
中國有士農(nóng)工商一說,”士”排在四大行業(yè)的第一名,屬于國家的管理階層。給愛狗人士貼上“人士”這樣的標簽,是不是有些太過尊敬他們了?
因為這兩個字通常用于中性或者褒性語境,從來都不會用于貶義,這自然會導(dǎo)致很多人談到他們的時候,就會先從褒性或者中性去想,以至于忽略了他們所帶來的惡劣影響。
我建議可不可以這樣,將愛狗人士或者環(huán)保人士統(tǒng)稱為“喜歡狗的人”或者“倡導(dǎo)環(huán)境保護的人”。這是一個絕對的中性詞匯,沒有任何褒性或者貶低的意義。
這樣做的好處是,沒有諷刺到真正熱心動物保護或者環(huán)境保護的人,因為這些人里面確實有一些真正為了動物和環(huán)保發(fā)聲的人,他們?yōu)槿祟惖奈拿髯龀隽酥卮筘暙I。
我們反對的是那些借著動物保護和環(huán)境保護之名為自己利益謀福利的這些人,比如質(zhì)疑北京為什么要用狗來當警犬的這種人。
我們不能去罵他們,但我們也不想尊敬他們,不想給他們安上“人士”這個名字,只給他們安上一個“喜歡狗的人”這樣一個名字即可,這才是一個真正中性的名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