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記得小時候(至于多小記不清了,應(yīng)該是80年代末吧)過年走親戚,去之前爸爸對我和弟弟說:到了XX家,吃菜別吃肉菜,多吃青菜。我說:為什么?爸爸說:大家都不富裕,肉都買的少,吃完了,后面親戚來了沒有葷菜,主家臉上不好看。我和弟弟似懂非懂。印象中小時候大家確實都比較窮,還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吃玉米面做的餅子,非常難咽,后來逐漸都能吃白面了。中國人吃飽也就是這幾十年的事,吃得好應(yīng)該是90年代后才逐漸好起來,大家珍惜今天的日子吧。
場景二:小時候走親戚的交通工具除了28大杠自行車外,就是架子車了(河南的叫法),其實就是板車,爸爸在前頭拉,我和弟弟坐在板車上,媽媽呢,為了節(jié)省力氣,就走著,碰到不好走的路在旁邊推一把。路程遠(yuǎn)點的親戚要走一上午,所以小時候走親戚都要老早出門,但那時候走親戚特別開心,等同于現(xiàn)在的自駕游。
場景三:小學(xué)是村里的小學(xué),那時候條件是真簡陋,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小學(xué)一二年級時,沒有書桌,大家都趴在一個長木板上,凳子也是自己從家里帶來的,五花八門,啥樣的都有。到三年級時才有書桌,可是書桌也不是統(tǒng)一的,高的,矮的,新的,舊的,感覺像是學(xué)校不知道從哪淘換來的二手貨拼湊的。教室窗戶也沒有玻璃,一到冬天,學(xué)校就買點塑料布,讓學(xué)生從家里帶釘子,把窗戶封上,來年暖和了,學(xué)生就把塑料布扯了。教室地面沒有硬化,還漏雨,印象中有一次下大雨,教室里積水到腳踝。不過現(xiàn)在回頭想想,也沒覺得苦,也很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