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把當年審判日本戰(zhàn)犯的照片、視頻在Tiktok上廣為播放,當然還有這些日本戰(zhàn)犯被上絞刑架被絞死的照片也別漏了。
之前國外有個典當?shù)昀习灏?0多張南京大屠殺的照片傳到TikTok上,沒幾天就有600萬瀏覽量,不少外國網(wǎng)友評論說第一次知道日本軍隊當年干過這么殘忍的事。
這說明歷史影像的傳播力比十篇論文都管用,尤其是在日本年輕人被右翼教科書洗腦的當下——他們的教科書把"殺害平民"改成"波及居民",把"侵略戰(zhàn)爭"說成"自存自衛(wèi)",連盧溝橋事變都成了"小摩擦"。
這種情況下,放東京審判的錄像簡直是給被篡改的歷史開了個"還原鍵",讓那些被教育委員塞進學(xué)校的歪曲教材,在真實影像面前現(xiàn)原形。
東京審判的影像資料里藏著太多日本政府不想讓人看見的細節(jié):東條英機在法庭上被質(zhì)問時的慌亂眼神,土肥原賢二面對證據(jù)時的沉默不語,還有7名甲級戰(zhàn)犯被絞死時的現(xiàn)場記錄。
這些畫面可比教科書里干巴巴的文字有沖擊力多了,就該讓日本年輕人看看,他們神社里供奉的"英靈",在國際法庭上不過是罪有應(yīng)得的戰(zhàn)犯。
三菱重工這些當年幫著造武器的企業(yè)現(xiàn)在還在給右翼教科書掏錢,朝日啤酒的名譽顧問甚至說"不參拜靖國神社就沒資格當政治家",這種資本和政治勾結(jié)的戲碼,配上審判錄像里的戰(zhàn)爭罪證一起播,才叫真相大白。
日本政府一邊每年哭著喊著紀念廣島核爆受害者,一邊卻在教科書里刪掉慰安婦的記述,這種雙重標準玩得溜極了。
他們在TikTok上倒是會發(fā)些櫻花、動漫之類的"軟實力"內(nèi)容,可對侵略歷史卻像被按了靜音鍵。
那就該用他們最愛的傳播方式反擊回去,把戰(zhàn)犯絞刑的照片做成對比圖——左邊是靖國神社的春季大祭,右邊是東條英機被送上絞刑架,配文可以問問那些參拜的政客:這兩邊的"歷史"哪個更該被記???
反正TikTok的算法公平,年輕人刷到動漫視頻時,也該刷到這些沒被濾鏡美化過的真實歷史。
那些支持編撰右翼教科書的自民黨議員,估計最怕年輕人看到這些影像。
早稻田大學(xué)的學(xué)生被煽動著舉行美化侵略的集會,還不是因為他們從沒見過南京街頭的尸體照片,沒聽過東京審判時的證詞。
現(xiàn)在有了600萬瀏覽量的先例,完全可以把審判錄像剪成短視頻,用戰(zhàn)犯們自己的供詞當旁白,再配上他們被絞死的歷史照片,讓數(shù)據(jù)告訴那些政客:想靠刪教科書抹去歷史?沒門。
畢竟日本年輕人平均每天刷一小時TikTok,這些真實影像就算被限流,也會像病毒一樣在社交圈里傳播,比任何抗議聲明都管用。
朝日啤酒這些企業(yè)一邊在中國市場賺錢,一邊給歪曲歷史的教科書買單,這種吃著中國飯砸著中國鍋的操作,也該讓他們的消費者看看清楚。
把企業(yè)資助右翼的證據(jù)和戰(zhàn)犯審判的影像一起發(fā),讓大家知道喝的每瓶啤酒里可能都摻著歷史修正主義的味兒。
日本文部省不是要在教科書里加"愛國心"教育嗎?那就用東京審判的影像給他們補補"真實歷史課",告訴那些被洗腦的年輕人:真正的愛國不是忘記罪行,而是承認錯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