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希望在2025年的每一天,你們都能笑容滿面,好運連連!
最近在某乎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德語中“德國”一詞的原意是“民眾的土地”,為什么不把“德國”意譯成“民國”?
網(wǎng)友評論區(qū)炸鍋了
翻譯成民國的話那可就太詭異了……直接翻譯地名的話也不是很好聽。那可不可以進行一個意音結(jié)合的翻譯?
湄公河,“公”是古越語里的“江”,跟長江的江字同源,湄也是當(dāng)?shù)卦∶裾Z言里的“河”的意思,按愿意翻譯就是“河河河”。 甚至“印度”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來源于“河”這個詞,我們叫“印度河”,但實際上這條河最早的本名“Sindo”就是單字“河”的意思,那印度可以直接改名叫“河國”。
天吶,這真的太酷了唯一的缺點是離得很遠的多個國家可能使用了同一個物像。 普羅旺斯:省之地?弗吉尼亞州:處女之地。 文蘭,維京人渡過北大西洋后對所發(fā)現(xiàn)的北美大陸稱呼:牧場。布基納法索:正人君子之國。利比里亞:自由人之地??铺氐贤撸合笱篮0?。
斯拉夫人:會說話的人。把隔壁日耳曼人叫“啞巴”。
其實因紐特人自稱“俺是即墨人”,阿爾岡昆人將因紐特人稱作愛斯基摩人(Eskimo)是因為聽不懂山東話而做的音譯。 我覺得還有這樣一種可能:這些族群的人分布范圍較小,很難接觸到過多的外人,他們語言中所謂的人也許最早是指代與自己類似習(xí)俗學(xué)部落族群,他們并沒有意識到種族的概念,不會想到黑人白人黃人都是屬于人的范疇,他們語言中的人也許就是特指自己的族群。
作為聯(lián)邦本來就是各國出讓部分主權(quán)構(gòu)建聯(lián)邦,美國各州應(yīng)該跟蘇聯(lián)一樣翻譯成加盟國,而且獨立戰(zhàn)爭時建立的美國是邦聯(lián),純粹各個成員發(fā)現(xiàn)靠自己養(yǎng)不起海軍而轉(zhuǎn)型聯(lián)邦。
立本這個名字挺有意思的,一般沒有人會給自己起這種名字,因為“日出之地”肯定是相對于隱藏主語的,比如黎凡特是相對于歐洲的,所以立本的含義是來自于相對于?的日出之地,相當(dāng)于變相承認(rèn)了?的中心地位。 France追根溯源是「長槍」的意思,Angles可能來自「狹窄」 意指狹小水域 也可能是「鉤子」的意思,Thai最早就是「人」的意思。
哥薩克是一個集群不是一個民族,哈薩克才是一個民族,這兩個詞同源,不過沙俄把哈薩克與哥薩克地盤都占了只能做文字上的區(qū)分。 *frank其實最早是西日耳曼語“槍(冷兵器)”的意思,法蘭克人其實是“槍族”,有“自由民”這個意思是法蘭克王國建立後産生的了[飆淚笑]另外*sax(“薩克森”)是“刀”,*lango-bard(“倫巴第”)是“長斧”[吃瓜]。
白俄羅斯、冰島就是本意,俄國也沒啥損失,羅馬尼亞其實也應(yīng)該沒啥損失(外國人做的機翻太生硬了),德國其實翻譯成rule-land,德國人就很贊同了。
大家對此怎么看呢?
歡迎留言討論。
感謝一路有你們的閱讀陪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