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簽字,朝鮮半島從此進入較為安定的時期。
不過為了防止美帝和李偽卷土重來,停戰(zhàn)后志愿軍仍然處于高度戒備狀態(tài)。
停戰(zhàn)一段時間,不要說部隊,志愿軍總部也還住在坑道里,司令部和政治部隔著一個山包,山上是高射炮部隊,生活還是戰(zhàn)爭形態(tài)。
這時,志愿軍的武器彈藥和衣物不必說,糧食甚至咸菜也要千里迢迢從國內(nèi)運來。新鮮蔬菜常常因長途運輸爛掉了。可是,不從祖國運菜,又沒有菜吃。
志愿軍司令部的大食堂,伙食單調,海帶、干菜、花生豆,還都是國內(nèi)節(jié)衣縮食運來的。楊勇在小食堂吃飯,但他經(jīng)常到大食堂轉,看大家吃得沒滋沒味,就嘗嘗菜,說:“這菜怎么沒油?下回我來炒。”
大家以為他說說而已,都笑笑。
沒想到楊勇果然來炒菜。
他拿著大鏟子,像翻地一樣,在大鍋里上下翻飛,三下五除二,就炒得色香味俱全。參謀、處長們發(fā)現(xiàn)菜里油多了、味香了,都大叫:“這么好吃,誰炒的菜呀?”炊事員用更大的聲音說:“司令員!”炊事員有口音,再加上大家也沒想到司令員能來炒菜,都聽成炊事員。“哪個炊事員?”有人刨根問底。
楊勇笑瞇瞇走出操作間。
人們都大叫起來:“是司令員呀!歡迎司令員下次還來炒菜。”炊事員卻嘀咕:“別來了,再來,油都沒了。”
是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油少鹽,怎么保證大家吃飽吃好?楊勇看見老處長都三四十歲了,還和年輕參謀一樣吃大灶,就說“建個中灶”吧。十來個人,處長們的伙食比過去好了一些。但大灶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楊勇想:不能再向祖國人民伸手了,我們貧窮的祖國為志愿軍已經(jīng)竭盡全力了。我們志愿軍應該像延安大生產(chǎn)一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楊勇定了一個指標,全體志愿軍官兵每人每年至少生產(chǎn)60斤蔬菜,以此減輕祖國人民的負擔。
楊勇干活,那是真干。志愿軍回國后,歸國代表團參加了一次人民大會堂的義務勞動,那時剛挖大坑,挖到十來丈深,楊勇也去了。首長參加義務勞動,一般都是象征性,而楊勇好像農(nóng)民在干自家活計一樣,找了個大筐,也不管稀泥不稀泥,撲下身子,用大竹杠子一筐筐地抬,他做得很自然。
楊勇種菜,也是實實在在,他在山坡上開了一片荒,種上了辣椒、白菜、茄子和西紅柿等蔬菜。楊勇邊揮動鎬頭邊說:“這朝鮮的鎬頭和陜北、東北的差不多,我們不用學就能干活?!?/p>
從此,種菜就成了楊勇業(yè)余生活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再下部隊,楊勇就多了一項檢查,了解部隊的生產(chǎn)情況。
這一年,志愿軍的蔬菜基本上做到了自給。
楊勇牢記毛主席強調的“不能驕傲,尤其不能有大國主義態(tài)度”這個指示。在他就任志愿軍司令員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訪朝鮮人民的領袖金日成。
金日成住在大同江畔的牡丹峰,那是在著名風景區(qū)修建的一座地下城。戰(zhàn)爭中,朝鮮黨政軍首腦機關以及醫(yī)院、商店、學校和一些居民,全都搬了進來。
金日成聽說楊勇要來,迎候在門口。
兩人緊緊擁抱。
楊勇也很激動,連聲說:“謝謝,謝謝金首相?!?/p>
他們同歲,個頭也差不多,只是金日成稍壯一些。
像久別的老友一樣,他們手拉手走進客廳。
臨近中午,金日成請楊勇一同吃餃子。
金日成用他那流利的漢語說:“我在你們東北20年,學會了包餃子,也喜歡吃。按你們中國的習俗,貴客臨門是一定要吃餃子的?!?/p>
餃子是楊勇最愛吃的食品,雖然他是南方人,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北方,對北方的餃子格外青睞,只要在家中,隔幾天就提出要吃上一次。
那一天,金日成還邀請楊勇游覽牡丹峰。
楊勇十分熱愛大自然,甚至一朵花、一座山,他都喜歡。
在金城反擊戰(zhàn)即將開始前,二十兵團的文工團員張義生看見指揮所的窗臺上擺著幾個彈殼,上面插著一束束帶著露水的野花。
登高遠望,楊勇連連嘆息:“可惜了這么好的美景?!?/p>
金日成說:“是啊,平壤受的創(chuàng)傷太嚴重了,幾年恐怕還不能全部恢復?!?/p>
“請金首相放心,我們志愿軍一定盡全力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美國人不是說,朝鮮100年也建不起來嘛,我們10年就建起來給他們看看?!?/p>
停戰(zhàn)以后,毛主席說:“志愿軍的任務是愛護朝鮮一草一木,檢驗你們工作的成績,不是你們的報告,而是朝鮮金日成為首的老百姓的評價?!?/p>
對于駐防朝鮮的志愿軍最高首長來說,要從打仗的將軍轉到和平的將軍,擺在楊勇面前一個重要使命是用怎樣的實際行動去愛護朝鮮的一草一木?
這時的朝鮮,彈痕累累。從飛機上往下看,不是夸張,首都平壤遍地是魚鱗般的彈坑,密密麻麻。
楊勇提出“重建平壤”的口號,要求把沒有爆炸的炸彈全部起出來引爆,所有的彈坑都要填平,有一個彈坑也不行。炸壞的房屋要全部修復,卻不準動用朝鮮的一草一木,連釘子、磚頭都要從遙遠的國內(nèi)運來。
這是多么巨大的工程??!楊勇一點一滴地檢查工程質量,他摸一把水泥看,水泥要干成石頭,不能干了以后成粉末。他拿著磚頭對施工部隊說:“壞了的磚頭要扔掉,一塊也不能砌進墻里,我們干的是百年大計?!?/p>
三年以后,1956年,楊勇帶著將軍們暗訪。果然平壤再也看不見一個彈坑,房屋也都一座座站立起來了。至于志愿軍填平了多少炸彈坑,軍博保留著統(tǒng)計數(shù)字。
至今,朝鮮國防部大樓那一片還是楊勇在時搞的。
朝鮮停戰(zhàn)后,中國政府決定將戰(zhàn)時援助朝鮮的一切物資和費用均無償?shù)刭浗o朝鮮政府,并在1954年至1957年的四年內(nèi),再撥8萬億人民幣(舊幣)給朝鮮政府作為恢復國民經(jīng)濟的費用。楊勇帶頭,志愿軍在供給標準內(nèi),節(jié)約700多萬斤糧食和10多萬件衣物,捐給了朝鮮人民。1956年楊勇又動員官兵自愿集資,購買了500部雙輪雙犁鏵贈送給朝鮮農(nóng)業(yè)合作社。中國人民志愿軍把“大力幫助朝鮮人民進行恢復工作”當成一項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支援朝鮮人民重建家園。
楊勇和王平號召志愿軍全體官兵,以建設北京的心情建設平壤,每一個同志要把自己的名字和這座英雄城市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
司令員楊勇和政委王平帶頭,參加義務勞動,為朝鮮人民修渠、筑壩、蓋房、植樹。楊勇到部隊去,總要特意到助民工地,脫掉外衣,揮汗如雨。
朝鮮停戰(zhàn)三個月后,北部所有的鐵路都被修復,通了車。
朝鮮以種水稻為主,楊勇組織志愿軍先后幫助朝鮮修復了“見龍”、“泰川”等八個水庫,還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在平壤,志愿軍和普通朝鮮人民的關系搞得很好,真是魚水情深。遇到朝鮮同志,楊勇總是用朝鮮語熱情地跟他們打招呼,他到駐地附近的農(nóng)民家中,尊重朝鮮人民的風俗,進門脫鞋,盤腿坐在熱炕上,征詢意見。
朝鮮農(nóng)民也不把他當成大人物,叫他楊東木(同志)。有時農(nóng)民留他吃頓便飯,他也不推辭,邊吃邊談,親如一家。
楊勇每到一處,當?shù)氐睦相l(xiāng)都流著淚自動聚集起來歡迎歡送。
金日成幾乎從來不陪人吃飯,卻特意陪楊勇吃飯,給楊勇削了一個朝鮮的蘋果。金日成說:“毛主席說愛護朝鮮一草一木,你是愛護朝鮮一草一木的模范將軍,模范司令,這是特地從我們蘋果園摘來的蘋果,我削給你吃?!?/p>
攝影記者杜心把這個鏡頭拍了下來,一邊拍一邊掉淚。
“謝謝,謝謝你們,”臨走金日成又一次握著楊勇的手說,“朝鮮永遠也不會忘記你們的深情厚誼。”
楊勇說:“您太客氣了,朝鮮人民的英勇斗爭不僅保衛(wèi)了自己的祖國,同時也保衛(wèi)了我們祖國的安全。假如沒有朝鮮人民和我們并肩作戰(zhàn)和棲牲,我們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勝利。如果非要說援助,那么是朝鮮人民首先援助了我們,所以你們應該接受我們的感謝?!?/p>
這是楊勇的肺腑之言。
在回國的車上,楊勇對杜心說:“毛主席不讓我們寫報告,讓朝鮮人民評價,現(xiàn)在我就放心了?!?/p>
1956年9月,楊勇作為志愿軍代表出席了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會議期間,毛、劉、朱、周、鄧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召見了楊勇,對志愿軍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毛澤東說:“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運動中,為祖國人民贏得了榮譽。無論是戰(zhàn)時還是停戰(zhàn)以后,都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值得全國人民學習。”
隨著朝鮮局勢的緩和,中國開始和朝鮮商量撤軍問題。
1957年11月2日,毛澤東率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lián),在莫斯科和同訪蘇聯(lián)的金日成商談志愿軍全部撤出朝鮮問題,毛澤東說:“鑒于朝鮮的局勢已經(jīng)穩(wěn)定,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使命已基本完成,可以全部撒出朝鮮了?!?/p>
楊勇在回國匯報工作時,國防部長彭德懷把撒軍的意圖告訴了他。楊勇和王平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
1958年2月14日,周總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朝鮮,就志愿軍全部撤出朝鮮問題同朝鮮政府進行了磋商。朝鮮起初不太同意志愿軍撤軍,他們不知道美國守不守信用,說話算不算數(shù)。
萬一志愿軍一撤走,美國和李承晚又興風作浪,他們不又要遭到滅頂之災了嗎?
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做出了承諾,朝鮮這才表示同意志愿軍回國。
關于志愿軍撒軍的時間,周恩來專門征求了楊勇和王平的意見。
周恩來問:“志愿軍準備在今年上半年全部撒出朝鮮,你們有什么意見?”
楊勇說:“我們擁護中央的決定,不過,我有個建議,志愿軍能不能推遲幾個月再撤軍?推遲到10月25日,剛好是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8周年紀念日。這樣既有意義,還能多為朝鮮人民建設幾個月?!?/p>
這個建議被中央采納。
周恩來對楊勇說:“中央經(jīng)過研究,基本上同意了你的建議,后續(xù)我會就此事與金首相商量,今年除夕我就在你那兒過吧?!?/p>
周總理對志愿軍的工作滿意極了,評價相當好。
除夕之夜,在志愿軍總部,楊勇主持召開歡迎大會,周恩來、陳毅、張聞天、粟裕相繼講話。
那一天,周總理特別高興,他連喝了27杯茅臺。真干杯,楊勇酒量不行,陪不了,醉得差不多了。
這是楊勇一生中有限的幾次醉酒之一。秘書王韶華坐在門口,看楊勇支持不住,就把他攙了回去。周總理還問:“楊勇哪去了?”王韶華說:“他喝多了,我去叫他。”又把楊勇找回來。
那一晚,周總理還和大家一起看志愿軍文工團演出的節(jié)目,看到高興處,他走上臺,舞起大旗。陳毅、楊勇、王平等也被拉了上來,和朝鮮人民一起跳朝鮮舞,跳到快天亮,年輕的軍長們都累得不行,周總理還是那么興致勃勃。
1958年2月19日,周恩來和金日成共同簽署了兩國政府的聯(lián)合聲明。志愿軍總部也在第二天發(fā)表了聲明,中國人民志愿軍全體官兵完全贊同并熱烈支持中朝兩國政府的聲明,并決定于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鮮。
周恩來臨回國時,握著楊勇的手說:“再見了,楊勇同志,我們走了以后,這里的許多事情就交給你了,希望你們認真仔細地做好撤軍工作。志愿軍要做到交好走好。有什么情況可以隨時向朝鮮政府和國內(nèi)請示報告?!?/p>
楊勇說:“請總理放心,我們一定做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