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圖:新政有望進一步激活汽車消費市場。
■本報記者 吳博峰 文/攝
當消費者因全款購車壓力而陷入換車決策困境時,一紙新政為消費者提升了信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jiān)管總局聯(lián)合印發(fā)的《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自今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間,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領域消費,可按規(guī)定享受貼息政策。據悉,這是業(yè)內首次將汽車消費納入國家財政貼息范圍之內。
作為大宗消費品,汽車對不少消費者而言購置成本較高,因此貸款購車成為消費市場選擇之一。此次推出的消費貸國補新政,通過降低購車門檻,有望緩解消費者購車壓力,進一步激活汽車消費市場。
購車補貼方式再升級
此前,有關部門密集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為汽車市場平穩(wěn)增長奠定了重要基礎。
今年年初開始,多部門推出了更廣范圍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對報廢舊車并購買新車的消費者給予最高2萬元定額補助;后續(xù),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得以延續(xù),國內多地也推出了地方購車補貼扶持措施。一系列覆蓋傳統(tǒng)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政策精準實施,既讓消費者切實感受到政策紅利,也為汽車市場持續(xù)回暖注入了強勁動力。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以下簡稱中汽協(xié))最新數(shù)據顯示,2025年1月至7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同比增幅均突破10%,系列利好政策對消費的拉動效應顯著。中汽協(xié)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延續(xù)性政策支持下,今年汽車消費市場呈現(xiàn)持續(xù)回暖態(tài)勢,特別是真金白銀的消費補貼政策密集落地,通過降低購車門檻、減輕消費者負擔,為市場復蘇提供了關鍵支撐。
此次《方案》的落地實施,又會從哪些方面提振消費市場的購車需求?
《方案》明確,年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按符合條件的實際用于消費的個人消費貸款本金計算),且最高不超過貸款合同利率的50%。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貸款經辦機構可享受的全部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3000元。同時,對于單筆5萬元以上的消費,以5萬元消費額度為上限進行貼息。這意味著,如果消費者辦理汽車貸款,前5萬元貸款額度可以適用貼息政策。
此次政策層面的貼息將進一步擴大受惠面,讓更多消費者直接受益。合資品牌銷售工作人員姚依錚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介紹,由于貸款購車方式可享受到更大優(yōu)惠幅度,所以在店內使用貸款方式購車的消費群體占比近七成,普遍利率在3%左右,如果按照1%貼息,對消費者的支持力度是比較大的?!芭R近政策正式實施,8月下旬以來到店咨詢該購車方案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他說。
業(yè)內認為,今年1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明確鼓勵金融機構聚焦汽車重點消費場景優(yōu)化金融產品與服務,《方案》與該政策導向不謀而合。
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數(shù)據顯示,目前我國汽車消費金融滲透率已超過六成,這意味著超過半數(shù)的消費者選擇通過貸款方式購車。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貼息政策為消費者提供了最高3000元的貸款利息補貼,相當于直接減免部分購車成本,進一步降低了貸款購車的經濟壓力。“這與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形成互補,以舊換新側重于鼓勵消費者淘汰舊車購置新車,貼息政策則降低了消費者貸款購置新車的成本,兩者共同發(fā)力,從不同維度刺激汽車消費。”郎學紅說。
覆蓋更多購車消費場景
當前,部分車企紛紛推出0息購車金融優(yōu)惠政策,試圖以更低門檻吸引消費市場關注。比如,理想全系車型基本上都有三年免息的貸款政策;小鵬在行業(yè)內首個推出了0首付+5年0息的政策。
相較于市場上紛繁復雜的促銷手段,0息購車政策通過直接免除貸款利息的方式,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雙重利好:每月還款金額顯著降低,有效緩解購車初期的資金周轉壓力;在不影響車輛標價的前提下,將原本由消費者承擔的利息成本轉化為實際購車優(yōu)惠,相當于降低了整車購置成本。該政策以透明化的利益點,精準切中消費者對低門檻購車與真實惠讓利的雙重需求。
然而,當前推出0息購車政策的車企仍屬少數(shù),這意味著多數(shù)消費者在選購未提供金融優(yōu)惠的品牌時,將無法享受任何購車補貼。在此背景下,即便新車價格持續(xù)走低,1%的貼息政策仍能在數(shù)萬消費群體中產生顯著刺激效應。
對此,郎學紅認為,評估消費貸款貼息政策的實際效果須結合市場整體環(huán)境考量。當前價格戰(zhàn)已使新車售價大幅回落,對于價格敏感的消費群體而言,3000元的貼息額度很可能成為影響購車決策的關鍵變量。
記者觀察到,此次國家補貼政策與地方消費信貸貼息政策形成了國補+地補的雙重疊加效應。具體來看,四川省自2023年9月起實施消費信貸貼息政策,對省內居民汽車購置貸款按年利率1.5%、單筆最高3000元的標準給予1年期貼息;吉林省在2025年7月15日至8月31日期間推出政銀企聯(lián)動促銷活動,對省內個人購車貸款提供5年期貸款金額10%的貼息,最高優(yōu)惠額度達1.5萬元,這些舉措有力推動了區(qū)域汽車消費市場的復蘇。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隨著《方案》的全面落地,預計將有更多車企和銀行配套出臺實施細則,從而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形成全國性消費刺激效應。
經濟車型有望受追捧
隨著汽車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落地,疊加成都國際車展以及傳統(tǒng)金九銀十銷售旺季臨近,國內車企正加速布局新車市場。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多家車企集中在近期發(fā)布新車,涵蓋新能源車、燃油車及混動車型,以期借助政策東風加速推新,迎接銷售旺季。而此次新政的實施將對車企產品布局產生影響。
《方案》提出,政策將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消費列為貼息重點領域,這意味著市場售價更便宜的入門級或經濟型汽車產品將成為最大受益者。具體看,以15萬元經濟型轎車為例,采用30%首付方案后,10萬元貸款額度中有5萬元可納入貼息范圍,實際融資成本降幅顯著。相較之下,高端豪華車型因單車價格較高,5萬元的貼息上限僅占貸款總額的較小比例,政策激勵效果相對有限。
以性價比著稱的緊湊型車、小型車往往是支撐各大車企市場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此因素影響,中端車型及以下細分市場因政策紅利獲得更強增長動能。
此次財政貼息政策的出臺不僅是對當前汽車市場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的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更是對未來汽車消費市場的深度挖掘和培育。對于汽車生產企業(yè)而言,政策的利好將促使其加大研發(fā)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車型,提升產品競爭力。
與以往僅聚焦購車環(huán)節(jié)的補貼不同,此次《方案》創(chuàng)新性地將保險、維修等用車環(huán)節(jié)納入支持范圍,實現(xiàn)從購車到用車的全流程保駕護航,全方位降低消費者的成本,激活消費潛力。
《方案》明確表示,政策到期后,可視實施效果研究延長政策期限、擴大支持范圍。郎學紅表示,這種彈性設計意味著若政策效果顯著,消費貸款貼息或將成為繼購置稅減免后的又一常規(guī)刺激手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