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泰國前總理佩通坦被裁定敗訴、正式離開總理職位,這個東南亞國家的政壇迅速掀起權力博弈風暴。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變局,不僅讓泰國國內民眾繃緊神經,也吸引國際社會密切關注其后續(xù)走向——畢竟,新總理的誕生將直接影響泰國的政治穩(wěn)定、經濟復蘇與外交策略。
目前,符合總理候選人資格的共有五人,但競爭核心已清晰聚焦于兩大熱門人選。為泰黨推選的77歲資深律師猜格森是有力競爭者之一,他曾在2013年擔任英拉政府司法部長,既是黨內保守派代表,也是前總理他信的“老牌”支持者,其參選被外界視為他信家族維系政治影響力的重要嘗試。而自豪泰黨黨首阿努廷則以“快速反應”搶占先機,在憲法法院裁決出爐后數(shù)小時便啟動政治運作,拋出“看守共識政府”方案,承諾組建短期過渡內閣、推動全民公投,并在數(shù)月內重啟選舉,試圖以“穩(wěn)定過渡”的主張爭取更多支持。
此次角逐的背后,暗藏著泰國政壇延續(xù)多年的權力博弈邏輯。自2001年他信當選總理以來,其家族成員英拉、佩通坦雖先后登頂權力巔峰,卻均因與代表王室、軍方的保守勢力存在分歧,最終被憲法法院罷黜。如今佩通坦下臺,他信家族暫時無直系成員可參與總理競爭,猜格森能否勝選,儼然成為衡量該家族政治影響力是否“斷檔”的關鍵指標。
更值得關注的是,政治動蕩已對泰國經濟產生直接壓力。當前執(zhí)政聯(lián)盟在下議院僅占微弱多數(shù),且缺乏公認的核心領導人,分析人士預測,下議院或需經過多輪投票才能確定新總理,這將進一步拖延政策落地節(jié)奏。泰國商會主席阿拉瓦塔納南直言,政局持續(xù)混亂會打擊外資信心,作為經濟支柱之一的旅游業(yè)也可能受沖擊,形成“經濟骨牌效應”。
眼下,除兩大熱門候選人外,其他政黨與政治團體也在暗中布局,通過合縱連橫爭奪話語權,讓泰國政壇局勢更顯撲朔迷離。無論最終誰能勝出,新政府都將面臨平衡各方勢力、推動經濟復蘇的雙重考驗,而這場總理爭奪戰(zhàn)的結果,也將為泰國未來數(shù)年的政治生態(tài)與發(fā)展方向定下基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