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博士怎么也來拍短劇了?”近日,一條名為“清華博士勇闖短劇圈的一天”的短視頻在社交平臺上引發(fā)廣泛關注與熱議。
8月28日,記者聯系上了該視頻博主——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袁小格(藝名)。她告訴記者,自己的主業(yè)是做科研工作,趁放暑假的時間去拍攝短劇。在她看來,“讀書的意義在于賦予個體更多選擇權”,拍短劇也是一種緩解焦慮的方式。她說,一天拍攝20個小時,每天只能睡兩到三個小時,“累并快樂著”。她向記者透露,未來想要成為短劇制片人或投資人,“短劇會往精品化的方向發(fā)展”。
在袁小格眼里,學歷是光環(huán),但不是枷鎖。人生可以有很多種活法,可以勇敢嘗試。
清華博士暑期體驗拍短劇
“追求人生不一樣的價值”
綜合大皖新聞和九派新聞報道,袁小格告訴記者,她于2023年獲得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我平時是要上班的。”袁小格說,自己目前任職的實驗室是與高校合署辦公,“我們也有寒暑假。我是趁暑假的時間來拍短劇的?!?/p>
“我這次拍攝的短劇名叫《星城棋緣》,是講述圍棋文化的題材。”袁小格說,能夠有這次的拍攝契機,是一位朋友推薦的機會,“我的朋友在棋類協會擔任副秘書長。這次拍攝的題材涉及傳統文化的推廣與轉化,恰巧我本身的工作也與此相關,也會接觸一些文旅科研項目。而且我本身也是個圍棋愛好者,所以她就把拍攝機會給了我?!?/p>
袁小格告訴記者,身邊的同齡人聽說她要去拍攝短劇都非常驚喜,“相當于是跨界融合,勇敢地去破圈,其實也是追求人生不一樣的價值?!?/p>
短劇的拍攝時間為8月6日到11日,共5天時間。對于第一次接觸短劇,且長期從事科研學術工作的她來說,這個節(jié)奏真是非常快。
袁小格說:“每天很早起床,拍到晚上十一二點,睡眠時間都不長。到片場后,演員會先聚在一起對臺詞,每天的戲有十幾場,每次拍攝前差不多會練習一兩次,就會正式拍攝,我?guī)缀鯖]有怎么NG,可能是我從小學過一些音樂劇,有點業(yè)余愛好,不會畏懼鏡頭,整個過程非常順利?!?/p>
她稱“平常也會看一些短劇,甚至對一些短劇演員如數家珍,作為剛出道的18線演員,她每天的片酬在一千元左右,在起步階段,我想積累更多作品,對于薪資就沒那么在乎?!?/p>
讀書的意義在于擁有更多選擇權
拍短劇是一種緩解焦慮的方式
袁小格拍了一些講述其經歷的視頻并發(fā)上網,引起了不少人關注。許多人覺得作為一個博士生,跟短劇有點格格不入,說浪費才學,也有人建議她還是去走智慧路線。還有人好奇:“演短劇來錢快不?”她直接大實話:“前期多數零片酬,要積累作品?!?/strong>
不過在袁小格看來,讀書的意義在于賦予個體更多選擇權,這種選擇權體現在職業(yè)選擇、生活方式乃至人生決策的自主權上。袁小格說:“從事的職業(yè)不因學歷而設限”“現在也會有很多高學歷人士兼職從事文化、傳媒類工作,這和主業(yè)工作也可以是相輔相成的?!?/strong>
袁小格認為,拍短劇其實也是在給長期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工作尋找一個情緒的“出口”,是緩解焦慮的一種方式?!耙郧拔覀兏鼉A向于把學習學好,去按部就班地生活和工作。這其實是比較枯燥的,也會產生一些孤獨和焦慮感。但是當短劇演員是我此前從未有過的體驗,能給我增加非常多的快樂值。在拍攝短劇的時候,我可以感受到自己創(chuàng)造了學術工作以外的社會價值。這也給自己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去緩解我在追求某些‘長期意義’時的焦慮。”
“通過這個角色,我還跟許多人產生了互動,大家給予我很多反饋,有不少還是正面的反饋。我非常滿足,得到了這種情感上的支持,這提高了我生活和工作的積極性,也許這是我能夠平衡演短劇和本職工作的一個原因?!?/p>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門道”?!霸诮佑|了短劇行業(yè)以后,我才發(fā)現其中的奧妙,有很多需要我去學習的地方?!痹「窀嬖V記者,自己算是“養(yǎng)成系”,在拍攝過程中吸收了很多短劇行業(yè)的知識,“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精進的過程。”
未來想要成為短劇制片人
“短劇會往精品化的方向發(fā)展”
考清華、做科研、拍短劇,究竟哪個更難?袁小格笑言,“當然是考清華和做科研更難一些”“因為不管是對劇本的理解,還是對臺詞的把握,抑或是角色需要表達出的一些情緒和內涵,都是會理解比較快的。”
但提起拍攝短劇的工作強度,這位清華博士直呼“也不容易”?!拔覀円惶炫臄z20個小時,每天只能睡兩到三個小時。一天拍十幾集,短劇就是這樣一個高密度、高強度的拍攝模式?!痹「裾f累并快樂著,“熱愛和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可能我是把拍短劇當做一個興趣愛好或是一次新的嘗試體驗,所以我是懷著一種清零的心態(tài),踏出舒適圈,進入到一個新的行業(yè)?!?/p>
袁小格說,不會考慮做全職短劇演員,“我還是會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這次拍攝短劇的經歷也可以為我之后做文旅項目積攢一些經驗,愛好與職業(yè)相結合,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多日的短劇拍攝經歷,也令袁小格對短劇未來的發(fā)展有了新的認知:“未來我可能會去做短劇的制片人或是編劇、投資人等。我覺得短劇會往精品化的方向發(fā)展,也可以融入一些XR和VR的新型拍攝技術,更加強化短劇的沉浸式互動感,提升短劇的制作效能。”
短劇拍攝畫面。
業(yè)內人士講述:
演員工資基本日結
過萬的僅極少數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短劇制作周期短、結款快,一般按日薪結算,群演日薪數百元,普通短劇演員日薪數千元,而少量頭部短劇演員的日薪可達1萬甚至2萬多元,更有甚者可達3萬元日薪。
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的內谷表示,目前,短劇頭部演員的日薪約為1.5萬至3萬,并且從去年到現在漲幅明顯,她用“日新月異”這個詞語來形容。“去年大概1000元-3000元/天就能找到一個還不錯的演員,今年直接翻了一倍。”
對于短劇演員薪酬的爭議,導演昭暉認為,短劇演員的薪酬其實遠遠比不上長劇演員。“與長劇不同,影響短劇品相最直觀的兩個因素就是編劇和演員。長劇受燈光、場景等影響很大,而短劇演員會直接影響觀眾的點擊量,一個外型好、有演技的短劇演員很快就會紅起來。”
演員游弋在和影視公司解約后開始全職拍攝短劇,迄今已有十個月的時間。因為有從業(yè)經驗,他每個月大概能接到1至2部短劇。拍攝一部80集的短劇只需要7天,目前,他的薪資為2000—3000元/天。
日薪的范疇僅指拍攝的時間,前期的圍讀、背詞、試妝等工作則沒有薪酬,專業(yè)的演員自己會提前把劇本背下來再進組。短劇行業(yè)目前大多是14小時工作制。
蔡喬之前一直經營著一家廣告公司,去年,他轉行創(chuàng)辦了新公司,投身于短劇制作。“可能只有1%的人能拿到日薪2萬吧,更多的人(主角)都是2000元-5000元/天。”蔡喬說,如果是配角,大概800元-1500元/天,跟組的特約演員200元-400元/天,群演一天只能拿到80元-100元。
短劇拍攝周期大約在一周內
有劇組一天拍攝20個小時
一部短劇的拍攝周期通常是6到8天,多拍一天就得多交一天的設備和場地費用,為了壓縮成本,有些劇組甚至把拍攝時間壓縮到3天,為了完成拍攝,劇組的工作節(jié)奏只能不斷加快。
出演過大量短劇的演員徐藝真表示,自己曾每天工作18-20小時。演員鄧友在社交平臺上透露,僅他認識的人中,過去一年就有5人因短劇劇組的高強度工作而猝死。
演員張震也在接受采訪時回憶過一段拍短劇拍進醫(yī)院的經歷:“一天能喝6瓶紅牛,等晚上收工以后還睡不著,只能吃安眠藥,慢慢把身體搞垮了。有一次,拍著拍著我一頭栽下去,醒來的時候,在醫(yī)院打著點滴,里面輸的是血。”
即便能熬得住大夜,“草臺班子”短劇劇組的拍攝還有別的危機。一位短劇女演員在微博上分享,自己拍一場水牢戲,被男主扔進水池,頭還要被反復拎起、摁下,水里面全是土,還有木板,木板上全是釘子,“劇組沒有任何安全措施”。最終,這位女演員選擇離開短劇圈。
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
規(guī)模超500億元
多元化的主題,緊湊的劇情,龐大的用戶基數,一部部短劇爆火出圈,前兩年不被認可的短劇,如今憑借驚人的投產率,吸引著各方資本。記者在橫店走訪發(fā)現,如今的短劇已經不再是一部手機,幾個工作人員就能完成,不少劇組光工作人員就超過了100人。
在橫店年代景的一個短劇劇組里,現場的工作人員正在為一場雨戲做準備。從雨滴的大小,周圍場景的濕度,每個細節(jié)都被精心設計過。
在另一個短劇劇組,制片人帶我們參觀了正在拍攝的場景,他告訴記者,今天他們包下了整個房屋內景和街道,這些原來都是橫屏長劇才有的配置。
短劇制片人 耿磊:我們這個戲現在有大約11個場景,之前沒有那么多,我們現在整體的成本也會增加,投資增加的情況下,我們現在就能用得起。
記者了解到,如今短劇市場無論是劇本、場景還是后期制作都越來越精良,而這與激烈的市場競爭不無關系。某頭部短視頻平臺,每月就要上架約2000部短劇。
而隨著市場的加速競爭,短劇行業(yè)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一味追求爽點、博眼球的劇情正在成為過去時,內容更加多元和精良。數據顯示,兼具故事價值和情緒價值的精品短劇,平均觀看時長和七日追看率都是普通劇集的2倍至3倍。不僅如此,模式也由原來的付費觀看逐漸變?yōu)槊赓M,觀眾的規(guī)模也因此迅速擴大。
浙江橫店某影視公司負責人 屠光浩:我們的短劇也從付費走向了免費,它的故事非常工整,故事也非常好看,會把觀眾在免費端留存得非常好。并且目前我感覺免費端的一些收益也是遠遠超過付費端的收益。
免費短劇收益主要來自劇中的中插廣告,此外,目前已經有公司開始布局新的賽道,漫畫短劇、AI元素、IP聯名等成了短劇市場發(fā)展的新方向。
有報告顯示,2021年至2023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guī)模分別為3.68億元、101.7億元、373.9億元。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guī)模攀升至505億元。越來越多的資本看到市場前景加速涌入到短劇賽道。
編輯|程鵬 杜波 易啟江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片來源:大皖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大皖新聞(記者:魏順順)、央視網、澎湃新聞、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