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在2025年8月31日抵達中國天津,參加上合組織峰會,這次行程本來就是為了推動區(qū)域合作,結果他剛落地就發(fā)表了一番對華表態(tài),直接戳中了美國的痛點,導致特朗普那邊立馬宣布取消原定的訪印計劃。這事說起來挺有意思的,因為莫迪的話聽上去挺中規(guī)中矩,但在美國人眼里就成了不聽話的表現(xiàn)。
莫迪說,中印兩國保持緊密關系,對亞洲甚至全球的繁榮都有積極影響,兩國關系密切很重要。而且他還強調,印中都致力于戰(zhàn)略自主和獨立外交,不受第三方干擾。這些話其實不算新鮮,中國過去也常這么說,希望中印友好相處。但就是這么幾句正常的外交辭令,讓特朗普覺得印度在甩臉色,美國政府隨即放出風聲,特朗普不去印度參加四方安全對話峰會了。
美印團隊為了這次訪印,前前后后對接了差不多一個月,議題都列得清清楚楚,包括怎么應對中國、貿易上讓步什么的,全都準備好了。結果特朗普說不來就不來,直接給印度放鴿子。這背后的原因挺明顯的,美國一直想把印度拉進印太戰(zhàn)略,當成反華的支點,各種捧著印度。
可莫迪跑到中國說不看第三方臉色,奉行獨立外交,這不就是在告訴美國,印度的事你們管不著嗎?特朗普去印度還有什么意思?其實美印矛盾早就有苗頭,2025年7月,美國就因為印度搞貿易壁壘,對印度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8月又拿印度買俄羅斯石油說事,再加25%,兩輪下來,印度紡織和軟件這些強項產業(yè),成本直接漲了50%。美國這套極限施壓,就是想逼印度在某些問題上退讓,滿足美國的需求。
莫迪沒接這茬,不僅扛著關稅不松口,特朗普至少三次打電話想說服他,都被莫迪拒接了,轉頭就飛中國談合作。莫迪算盤打得清楚,跟美國合作,基本就是當棋子,還得被榨取利益;跟中國合作,能拿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不用看別人眼色。
特朗普自己也承認,這次訪華中印沒光說好聽的,一開始就定下擴大交往,實現(xiàn)互利共贏,接下來商務團隊會對接具體項目。對于中印走近,美國當然不樂意看到。特朗普取消訪印,說白了就是施壓和懲戒,想讓印度知道,不聽美國的話,就沒好日子過??捎《痊F(xiàn)在有中國和其他上合國家這些新選項,對美國的壓力抵抗力強多了。更何況,特朗普的一些做法,讓莫迪挺惱火的,現(xiàn)在根本不想搭理他。
本來印巴空戰(zhàn)時,印度損失不小,國內宣傳莫迪贏了,各國也沒戳破。結果特朗普多次公開說印度被擊落多架戰(zhàn)機,直接讓印度丟臉,莫迪對特朗普的憤怒可想而知。美國還想拉其他國家一起壓印度,可沒人愿意,日本和澳大利亞雖搞四方對話,但印度一靠近中國,他們也趕緊私下找中國談經貿,誰都不想丟掉利益。
美國本想靠印太戰(zhàn)略圍堵中國,現(xiàn)在印度這個核心支柱松動,整個戰(zhàn)略快成空殼了。中印關系走近,特朗普取消訪印,暴露了美國的霸權焦慮。以前美國說一不二,想讓誰當馬前卒,誰就算不愿意也不敢直說不??涩F(xiàn)在不同了,印度要戰(zhàn)略自主,中國要合作共贏,越來越多國家不買美國的賬,全球多極化越來越明顯,美國的單邊霸權體系搖搖欲墜。
莫迪訪華和特朗普取消訪印這事,還透露出一個信號:亞洲的事,最終得亞洲國家自己決定。美國從太平洋那邊跑來指手畫腳,還用關稅和取消訪問這些老套路施壓,早就不靈了。以后的亞洲地緣博弈,比的不是誰盟友多,而是誰能給出真利益,讓大家受益,而不是當卒子還得挨宰。特朗普如果還看不清,繼續(xù)搞極限施壓,只會讓更多國家遠離美國。畢竟沒人傻到放棄眼前好處,去巴結隨時可能背后捅刀的所謂盟友。
這事得從頭說起,莫迪為什么去中國?上合組織峰會是關鍵平臺,印度作為成員國,自然要參加。2025年峰會定在天津,莫迪的行程包括出席會議和雙邊會談。他的表態(tài)是在落地后對媒體說的,強調中印關系的重要性,這在外交場合很常見,但時機敏感,因為美印關系正緊張。美國一直視印度為印太戰(zhàn)略伙伴,2024年特朗普復選后,繼續(xù)推動這個框架,意圖拉攏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形成對華包圍圈??捎《扔凶约旱乃惚P,莫迪政府強調戰(zhàn)略自主,不想完全倒向一方。
特朗普的反應這么大,也因為前期積累的矛盾。7月的關稅是第一擊,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印度特定商品加稅,理由是印度數(shù)字服務稅和貿易壁壘影響美國企業(yè)。印度軟件出口大受沖擊,許多公司不得不調整定價,損失訂單。8月又加碼,因為印度繼續(xù)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美國以違反制裁為由,再征稅。這讓印度能源成本上升,國內通脹壓力增大。莫迪政府回應強硬,稱這是主權決定,不接受外部干涉。特朗普的電話勸說失敗后,莫迪直接訪華,等于給了美國一記耳光。
訪華期間,中印敲定多項合作,重點在經貿和基礎設施。雙方同意擴大投資,印度能從中國獲得技術轉移和市場準入,這對印度經濟復蘇有幫助。上合框架下,印度還與其他成員國互動,增強區(qū)域影響力。美國見此,特朗普取消訪印,不僅是個人決定,還反映白宮整體策略。白宮聲明中雖沒明說原因,但媒體分析指向莫迪的表態(tài)。四方對話峰會本是特朗普重返國際舞臺的機會,現(xiàn)在泡湯,顯示美國影響力下滑。
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舉動更有趣,他們表面跟美國走,但私下與中國接觸。日本企業(yè)加大對華投資,澳大利亞恢復煤炭出口中國,避免經濟損失。這說明,四方對話雖有聲勢,但成員國優(yōu)先考慮自身利益,不是鐵板一塊。特朗普多次提及印巴空戰(zhàn)細節(jié),目的是貶低印度軍事實力,施加心理壓力。但這適得其反,讓莫迪更堅定獨立路線。
國家間博弈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印度紡織工人因為關稅丟工作,中國企業(yè)通過合作提供就業(yè),美國消費者買貴貨,大家都受影響。莫迪的話有水平,就在于點明獨立外交的價值,不盲從大國。特朗普的取消,暴露了美國的短視,施壓不成反失人心。未來,合作共贏才是王道,誰能給出實惠,誰就贏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