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風華(原黃陂觀察、陂人陂事),黃陂原創(chuàng)良心公眾號,用心觀察黃陂,用情推介黃陂
所謂學院派,解釋如下:
其核心含義是指遵循某一領域內被權威學術機構或傳統(tǒng)所確立的規(guī)范、標準、方法和價值觀的傾向或風格。它通常與“正統(tǒng)”、“保守”、“系統(tǒng)化”和“注重理論”相關聯(lián),但也常常帶有“僵化”、“脫離實際”或“精英主義”的批判色彩
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怎么教的,設計時就怎么搞,我才不管你脫不脫離實際,這種工作態(tài)度,雖然沒什么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但對于個人前途卻非常重要
比如設計馬路,國家規(guī)定怎么搞我就怎么設計,這比聽靈刀的指示設計安全多了,聽靈刀的話有背鍋的風險(出了問題,靈刀不承認,只能是你設計人員背鍋),但你按照學校教的,或者國家標準設計,就算出了問題,你也可以全身而退
至于這馬路是不是設計得很僵化,是不是適應現(xiàn)實需要,那些根本不重要,原因很簡單,是你走路重要,還是我屁股下的椅子更重要呢,這個選擇題成年人都會做
黃陂
黃陂
黃陂的馬路,寬嗎
理論上來說,城市馬路其實不需要很寬,主干道6車道,次干道4車道就足夠了,前提是馬路需要成網(wǎng)
黃陂的馬路,很明顯是按照教科書描述的這樣設計,看看盤龍城,橫店天陽路片區(qū)、前川新城就知道了
黃陂的馬路,比香港,臺灣的馬路都寬
但問題來了,為什么香港和臺灣的交通井井有條,而黃陂的馬路,大家都覺得不夠用呢?原因很簡單,香港和臺灣沒有亂停車現(xiàn)象,且香港基本沒有非機動車,行人很守規(guī)矩都會走人行道
下圖為臺北市的小巷子,摩托車停放相當規(guī)矩,武漢市要趕上臺北,起碼還需要20年
而武漢市,50年內估計都解決不了車輛停放的問題,50年內都達不到香港那樣完善的公共交通(香港人之所以不需要騎電瓶車,是因為香港的公共交通太發(fā)達了),一條4車道的馬路,外側需要停車,加上走電瓶車,所以就只剩下中間的2車道可以通行
學院派只知道“照葫蘆畫瓢”,書上說4車道夠了,他們也就設計4車道,根本不考慮現(xiàn)實的需要,國家標準說綠化要達到一定比率,于是他們就設計8米寬的綠化花壇(盤龍大道),或者1米寬的人行道也要種灌木(葉店路)
下圖為盤龍城葉店路人行道的景觀,各位覺得設計人員是人才不
黃陂
2000年左右
那個年代,國家充滿了朝氣,管理上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體制內人員敢于創(chuàng)新,大家都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建設家鄉(xiāng)
那個年頭,深圳可以設計80米寬的深南大道,黃陂可以建設70米寬的黃陂大道,東西湖開發(fā)100米寬的金山大道,如今,大家都學院派了,干什么都瞻前顧后
下圖為香港的馬路,根本看不到馬路旁邊有停車的現(xiàn)象(香港普通人買得起車,但用不起,小區(qū)停車位價格嚇死人,外面馬路上又不可以隨便停車,去停車場停費用更是上天)
中國大陸為了支持汽車工業(yè)發(fā)展,只能鼓勵大家買車,對亂停車現(xiàn)象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城市規(guī)劃問題太大了,容積率過高,一個3000戶的小區(qū),停車位才1000個,導致小區(qū)另外2000輛車只能停在外面馬路上)
黃陂
品讀黃陂
黃陂
黃陂風華
從老百姓的視角觀察黃陂
影響130萬黃陂人的優(yōu)質公眾號
主編:黃陂散人
此位置廣告合作,有意者請?zhí)砑有【幬⑿盘枺簃ana914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