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nèi)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16年6月的一天,陜西的一個小村子的鄉(xiāng)間小路上,有兩個人正開著車閑逛,忽然,一只潔白的鳥兒闖入了他們的視線。
兩人對視一眼,停下了車,竟不約而同地掏出了彈弓,瞄準了那只鳥。
就在彈弓即將發(fā)射的瞬間,附近一位村民過來大聲勸阻,跟他們說那是保護動物,打不得,還說要是被舉報了,可是要吃大虧的。
可這兩個人卻像沒聽到一樣,把村民的好心當成了耳旁風,完全沒把這些警告放在心上。
其中一個人叫馮某,他拿著彈弓,手指一扣,彈丸精準地擊中了那只鳥,它瞬間失去平衡,直直掉落在草叢中。
但它還活著,拖著受傷的身體在草叢里掙扎著往前跑,一聲聲凄厲的鳴叫不斷傳來,那聲音里滿是痛苦,像是在求救,又像是在求馮某手下留情。
即便看到這只鳥的慘狀,馮某依舊沒有停手,他再次舉起彈弓,朝著受傷的鳥又打出一發(fā)。
隨后,他快步走上前,用身上的衣服把氣息微弱的鳥裹住,隨手抱起來就塞進了車里。
?——【·帶編碼的鳥·】——?
在回去的路上,同伙郝某下了車去跟人搭句話,車廂里只剩下馮某,還有被他裹在衣服里的鳥。
馮某閑著沒事,伸手掀開裹鳥的衣服,想看看它還活沒活著,這一掀卻看見鳥的腳上套著個腳環(huán),上面刻著一串清清楚楚的編碼。
這一刻,他才后知后覺地感到害怕,帶編碼的鳥肯定不普通,萬一被人查到可就糟了!
他越想越慌,趁郝某還沒回來,趕緊打開車門,把那只還在掙扎的鳥扔到了路邊的河里,想著這樣就能銷毀證據(jù)。
郝某回到車上后,才發(fā)現(xiàn)馮某把鳥扔了,不僅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抱怨他把鳥扔了,還算計著燉著吃了多好。
幸運的是,這只鳥沒被一直留在河里,當?shù)貏颖U镜墓ぷ魅藛T在日常巡查中發(fā)現(xiàn)了它,趕緊把它從水里撈出來,帶回了站內(nèi)進行救治。
可讓人難過的是,這只鳥身上的傷實在太嚴重,之前挨的彈傷加上溺水的影響,在大家的全力救治下,也沒能留住它。
2017年12月,當?shù)胤ㄔ簩@起案件進行了一審判決,根據(jù)兩人的犯罪情節(jié),法院分別判處他們10年和8年的刑罰,附帶罰款。
然而,馮某和郝某對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了上訴。
為了讓更多人引以為戒,2018年6月,當?shù)胤ㄔ旱母痹洪L親自擔任審判長,把庭審設在了案發(fā)村子的村委會。
現(xiàn)場有100多名村民旁聽,法院還進行了現(xiàn)場直播,讓更多人通過屏幕了解到這起案件的來龍去脈。
這起案件中,被殘忍殺害的鳥究竟是什么動物?為什么判的這么重?
?——【·“東方寶石”朱鹮·】——?
原來這只鳥是朱鹮,它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全球瀕危鳥類之一,曾在20世紀瀕臨滅絕,全球數(shù)量最少時,只剩下7只。
后來經(jīng)過多年的保護和人工繁育,朱鹮的數(shù)量逐漸增加,但依然十分珍貴,被稱為“東方寶石”。
朱鹮的個頭在鳥類中不算大也不算小,成年的朱鹮有八九十厘米。
它的羽毛是白色的,但是在陽光照射下,翅膀和頸部的羽毛會呈現(xiàn)出淡淡的粉紅色光澤,非常漂亮。
要說朱鹮身上最顯眼的部位,那一定是頭部。
它的臉部沒有羽毛遮擋,露出的皮膚是鮮艷的紅色,一眼就能注意到。
頭頂則長著一小撮細細長長的羽毛,顏色同樣是紅色,和臉部的紅色相互映襯,讓整個頭部看起來既獨特又醒目,很容易和其他鳥類區(qū)分開。
朱鹮的喙又細又長,還特別尖銳,最前面會朝下彎曲,整體是黑色的,只有根部有一點紅色。
它的腿和腳也是鮮紅色,是非常好辨認的一種鳥兒。
有趣的是,朱鹮每年的春秋兩季會各換一次羽毛,換羽期間飛行能力會暫時下降。
舊羽毛脫落了,新羽毛未長齊的階段,羽毛的完整性和保暖性都會下降,翅膀扇動時的助力也變?nèi)?,因此它們的飛行能力會減退。
這段時間里,朱鹮會格外謹慎,減少長距離飛行,更愿意在棲息地附近活動,直到新羽毛完全長好,才會重新恢復矯健的飛行姿態(tài)。
它們的性情比較溫順,通常成對或小群體活動,不喜歡與其他鳥類爭搶食物或棲息地。
另外,朱鹮對生存環(huán)境的要求極高,只在水質(zhì)清澈、食物充足、人為干擾少的區(qū)域活動。
一旦棲息地被污染或破壞,就會被迫遷移,這也是它們曾瀕臨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鹮的警惕性較高,在覓食或休息時,會有個體負責警戒,一旦發(fā)現(xiàn)危險,會通過叫聲提醒群體成員及時逃離。
另外,它們有固定的活動范圍,通常不會遠距離遷徙,只有在食物極度短缺或棲息地受到嚴重威脅時,才會短距離移動。
朱鹮雖然是雜食性鳥類,但它們最愛吃的還水里的小魚、泥鰍、黃鱔,還有蝦蟹螺蚌這種小河鮮。
只有偶爾遇到水生昆蟲時會啄食充饑,有時還會啄食岸邊植物的種子或成熟果實。
朱鹮會在繁殖期提前筑巢,巢通常搭建在高大樹木的頂端枝椏上,結構比較簡陋,但能為卵和幼鳥提供基本保護。
雌性朱鹮每窩產(chǎn)卵2到4枚,卵的顏色為淡藍色或青灰色,表面有不規(guī)則的褐色斑點。
幼鳥生長速度較慢,大約需要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能長出飛羽,具備飛行能力。
不過之后它們還會跟隨親鳥學習覓食和躲避危險,直到3個月左右才會離開親鳥,獨立生活。
我國不僅建立了多個朱鹮保護區(qū),還開展了人工繁育、野外放歸、棲息地修復等多項保護措施。
除了日常的保護行動,科研人員也一直在對朱鹮進行持續(xù)研究,這也是保護工作中重要的一環(huán)。
此外,朱鹮還成為了生態(tài)保護的“形象大使”,通過科普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到珍稀動物保護的重要性,推動全社會形成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如今,朱鹮的種群數(shù)量雖有恢復,但保護工作仍不能松懈,需要繼續(xù)維護其生存環(huán)境,確保這一“東方寶石”能在自然界中長久生存。
參考:
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銅川中院公開審理全市首例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2018-06-08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