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倫敦的秋風還沒徹底刮起來,拳壇的火藥味已經(jīng)提前彌漫。10月25日,泰晤士河南岸的O2體育場將拉開一道鐵門,迎接兩位巨人:約瑟夫·帕克(Joseph Parker)與法比奧·沃德利(Fabio Wardley)。門票尚未開售,媒體卻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早早圍攏過來——因為這一戰(zhàn),不只是兩條“過渡”金腰帶的歸屬,更像一場關(guān)于誰將剝奪誰做夢權(quán)利的終極審判。
約瑟夫·帕克上一次在公眾面前揮拳,是今年2月,面對臨時救場的馬丁·巴科萊,他只用了兩個回合便把對手打成一攤軟泥。可在那之前,他整整16個月沒打過一場像樣的硬仗——上一次真正被記住的比賽,還是2023年春與中國重量級一哥張志磊的十二回合拉鋸戰(zhàn)。贏下那一場,他捧回WBO臨時拳王金腰帶,卻也把肩膀上的靶子舉得更高:誰都知道,只要奧列克桑德爾·烏西克點頭,他就是下一個被邀請的人。偏偏奧列克桑德爾·烏西克說自己的膝蓋受了重傷需要休息。不過,一段在社交媒體上瘋跳的“康復(fù)舞”反而讓WBO辦公室皺起眉頭:到底是真?zhèn)?,還是煙霧彈?不論真相如何,約瑟夫·帕克都不想再等,他轉(zhuǎn)身把目標鎖定在另一位“過渡王者”身上。
法比奧·沃德利的故事要更驚險。今年6月,他在第九回合落后記分卡的局面下,孤注一擲地掄出一記后仰右手,當場把澳洲不敗新秀賈斯蒂斯·胡尼擊倒在地。那天夜里,他抱著WBA世界過渡拳王金腰帶離開拳臺,耳邊一半是歡呼,一半是質(zhì)疑:如果那一拳稍微偏兩厘米,倒下的人可能就是他自己。再往前倒帶,2023年10月,他只用181秒就撕碎了“英國隊長”弗雷澤·克拉克——那場比賽被英國媒體形容為“倫敦橋下的炮仗”,炸得觀眾還沒坐熱椅子,比賽就結(jié)束了。19勝0負1平,18次KO,數(shù)字漂亮得像櫥窗里的蛋糕,卻也像蛋糕一樣經(jīng)不起摔。
于是,兩條平行線終于在O2體育場的穹頂下交匯。一邊是新西蘭來的“沉默捕鯨人”,一邊是倫敦土生土長的“港口重炮”。約瑟夫·帕克身高1米93,臂展像展開的船帆;法比奧·沃德利也不矮,骨架更粗,胸膛厚得能擋下泰晤士河的冷風。兩人加起來的臂展能把拳臺對角線填滿,可沒人想看他們保持距離——拳迷花錢買的是心跳,不是慢舞。
目前,約瑟夫·帕克在安迪·李的拳館里重新磨劍。安迪·李是誰?前世界拳王、泰森·富里的遠房堂哥,能把刺拳調(diào)教得像都柏林的細雨,綿里藏針。約瑟夫·帕克每天清晨六點起床,沿著運河跑步,霧氣打在臉上像細鹽。他知道自己不再年輕,33歲的膝蓋在雨天會偷偷發(fā)牢騷,可只要想到奧列克桑德爾·烏西克那張永遠冷靜的臉,他就把冰袋往腿上一甩,繼續(xù)深蹲。
法比奧·沃德利則在埃塞克斯的倉庫里與輪胎和鐵鏈搏斗。他的教練不喜歡空調(diào),說是要保留“碼頭工人的汗味”。他們反復(fù)播放胡尼之戰(zhàn)的第九回合——不是為了慶祝,而是提醒:同樣的后手拳,下一次必須更早出現(xiàn),更準地落點。法比奧·沃德利在鏡頭前笑得輕松,回家卻對著鏡子練習了上百次頭部側(cè)閃:他不想再給裁判讀秒的機會。
拳臺之外,兩家推廣公司也把算盤打得噼啪響。昆斯布里拳擊推廣與法比奧·沃德利簽的是長約,他們需要一個本土英雄撐門面;帕克雖然遠在南半球,卻帶著“挑戰(zhàn)烏西克”的賣點,門票號召力不容小覷。對于兩人的實力差距,沒人敢拍胸脯保證誰能站著離開。
10月25日,O2的燈光會把現(xiàn)場照耀成舞臺。鐘聲敲響那一刻,所有猜測、所有數(shù)據(jù)、所有煙霧彈都會濃縮成一句話:誰的心臟還能在第十二回合后正常跳動。約瑟夫·帕克想借這場勝利告訴世界,職業(yè)拳擊重量級也有新西蘭的一席之地;法比奧·沃德利想證明,東倫敦的倉庫也能走出真正的拳王。而觀眾只想知道,當兩具超過110公斤的身體撞在一起時,到底能不能撞出火花,點燃整個初秋英倫的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