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外援市場繼續(xù)熱鬧,這幾天消息不斷,不少球隊都加快了補強步伐,廣東想追的薩姆納沒來,北京續(xù)約了季后賽大腿杰曼,新疆則確認簽下老熟人納托爾,說白了,這幾條新聞看似是各自獨立的操作,但背后折射出的依舊是老話題——錢怎么花,人怎么用
先說廣東,這支慣常財大氣粗的豪門,這次在薩姆納面前碰了釘子,四川對薩姆納的要價高到離譜,轉(zhuǎn)讓費180萬美元,再加上年薪接近120萬,總價差不多300萬,放在NBA邊緣球員也就那水平,可在CBA賽場顯然溢價太嚴重,廣東選擇放棄,就很正常,這一刀子不挨也罷;更妙的是,廣東的三外援組合已經(jīng)齊活了:薩林杰+麥考爾+奎因,這個配置攻擊火力和穩(wěn)定性都有,他們的工資帽也壓到頂了,基本不可能上第四外援,簡單點說,宏遠還是要靠老班底去拼,不再冒無謂風險
再看北京,續(xù)約杰曼其實并不意外,這個小外援的身價是靠季后賽打出來的,那幾場真是硬撐起全隊的串聯(lián),20.8分外加8.1助攻,不是頂級火力但絕對稱得上攻防樞紐,問題是穩(wěn)定性略差,常規(guī)賽偶有擺爛,但北京的思路很清晰——市場上沒更合適的,就不如續(xù)約熟悉的,這套邏輯沒毛?。辉倥鋫€大外援斯佩爾曼,一個內(nèi)線大閘,再加上可能還在談的西蒙斯,北京的外援組合既保證延續(xù)性,又多了一些內(nèi)外線平衡,起碼賬面上比上賽季要升級
新疆的操作也有意思,他們拿下納托爾,這位去年效力過北京的后衛(wèi),數(shù)據(jù)不算耀眼,場均13.3分卻送出5.4次助攻,說白了,他不是刷分型,是團隊型,擅長傳導和串聯(lián),這正對新疆的胃口,你要是記得他們用黑根斯那一版,就能看出路線還挺統(tǒng)一,只是黑根斯進攻能力太差,而納托爾相對強了不少,這一換,球隊的后場運轉(zhuǎn)感可能會更流暢,再搭配大外援勞森,新疆的基本陣容雛形已經(jīng)清晰,一大一小、攻防兼顧
問題來了,這幾家球隊的操作,其實都指向了一個關(guān)鍵詞——務實,廣東沒砸冤枉錢,北京沒盲目豪賭,新疆沒冒進試水,大家都在精打細算,不再一味追逐大牌,看似平平無奇,其實這是CBA向成熟化邁的一步;要知道,過去動輒砸外援的年代,有些球隊花了巨資卻換來水貨,現(xiàn)在這種按需補強、結(jié)合工資帽做預算的做法,是一種理性的回歸
當然,這種理性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北京的外援組合雖說升級,但一旦杰曼再度不穩(wěn)定,球隊的進攻點還是容易受限,新疆這邊納托爾的團隊優(yōu)勢要看能否和本土后衛(wèi)兼容,否則也會陷入后場雙核共存的老難題,至于廣東,他們選擇穩(wěn)定,但問題也擺在那——三老外援組合雖然強大,可真要打硬仗時,能不能比上賽季更進一步,還得靠杜鋒的本土輪換加持,單靠外援刷分,頂多撐常規(guī)賽
你說巧不巧,三支球隊的路徑就像三種不同選擇題,廣東是“穩(wěn)字當頭,北京是“續(xù)約加補強,新疆是“換模板升級,各有優(yōu)缺點,也讓新賽季的懸念多了一層;從球迷角度看,少了點豪情萬丈的故事,多了點算盤敲得精的味道,不過說句實話,這未必是壞事,至少不會出現(xiàn)誰一擲千金最后被打回原形的笑話
整體來看,新賽季的CBA外援市場逐漸收尾,各隊陣容輪廓越來越清晰,廣東繼續(xù)豪門邏輯,北京苦練均衡,新疆刻意組建團隊風格,這些選擇最終是否正確,要等賽季開打才能見分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CBA的外援市場不再是單純的“越貴越好,而是更講究適配和長遠規(guī)劃,這個變化值得點贊
結(jié)論很簡單:廣東這次沒當冤大頭,北京留住了核心,新疆找對了方向,新賽季的CBA,還是有的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