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這一夜的劇情恐怕超過了大多數球迷的心理預期,美國男籃在美洲杯半決賽里居然以77比92不敵巴西,徹底丟掉了金牌的希望,但更刺眼的是他們在短短半場時間里從領先14分到被壓制到只拿9分,眼看著勝利從手中溜走,場面真是讓人心里直發(fā)涼。
這場球明明開局順風順水,上半場美國打得極其順暢,攻防節(jié)奏拉滿,外線投得瀟灑,內線也能搶下不少籃板,可下半場完全變了味,進攻端突然啞火,傳導球停滯,幾乎人人接球都猶豫半拍,第四節(jié)更是被巴西全場壓著打,只能眼睜睜看對手灌籃得手,自己卻怎么都找不回手感。
數據也說明了一切,美國整場只得77分,在當今籃球節(jié)奏下這個分數說實話偏低,下半場加總才30分還不到,力不從心的感覺撲面而來,反觀巴西全場保持穩(wěn)定輸出,尤其是末節(jié)的效率簡直判若兩支球隊,這種差距和反轉,確實讓人大跌眼鏡。
回顧他們在本屆美洲杯的表現,其實伏筆很早就埋下了,五場比賽下來,美國隊三勝兩負,勝仗也要靠硬實力碾壓整體實力偏弱的對手,而碰上烏拉圭和巴西時就顯得磕磕絆絆,輸給烏拉圭那一場還只是1分之差,現在被巴西打出一波流徹底帶走,這戰(zhàn)績擺在紙面上,說“慘淡不過分。
問題來了,這還是我們印象里的夢之隊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支美洲杯美國隊連真正的“替補陣容都算不上,12人名單沒有任何一位現役NBA球員,幾乎都是海外聯賽和發(fā)展聯盟的球員,外界戲稱他們是“N隊甚至“邊緣聯盟,聽上去有點調侃意味,但也點破了實情——美國根本沒把這項賽事當回事。
從這個角度看,輸掉半決賽也就不算驚天大新聞,可對于長期習慣于贏球的美國隊來說,這種無力感還是挺刺眼的,尤其是想到去年巴黎奧運會上他們還靠著詹姆斯和杜蘭特好歹穩(wěn)住陣腳,決賽擊退法國拿下金牌,如今換上一批連名字都未必能被大眾熟知的球員,戰(zhàn)力差距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切并不是偶然現象,而是明擺著的戰(zhàn)略選擇,美國已經提前鎖定了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因此在世界杯、美洲杯這種賽事里不愿意派出主力,更多是以“練兵或者“擺爛心態(tài)應付,換句話說,他們寧可放棄短期榮譽,也要為奧運會留力,這種心態(tài)很美國,也很現實。
可球迷們的情緒可沒那么容易被安撫,大家習慣了那個無敵的美國男籃形象,現在卻要接受一支三天兩頭被翻盤的美國隊,落差感極大,社交媒體上自然就免不了對噴,有人冷嘲“輪到我們教他們打球了,也有人替隊員喊冤,說這幫孩子已經盡力了,只是實力有限,輿論場上吵成一片,這或許比比賽本身還熱鬧。
從戰(zhàn)術層面上看,這支美國隊缺乏核心持球人,臨場決策總是慢半拍,關鍵回合沒能找到穩(wěn)定輸出點,導致節(jié)奏越來越被對方牽制,尤其第四節(jié)防守端被不斷撕開,連基本的協(xié)防和輪轉都做不好,這是典型的“缺乏大哥的癥狀,沒有人能在場上拍板定音,隊伍自然就亂了。
而放眼未來,明年他們將和加拿大爭銅牌,說實話,加拿大這幾年實力上升明顯,核心陣容的NBA球員不在少數,真要打起來恐怕美國也沒把握,至于冠軍戰(zhàn)將由阿根廷和巴西上演對決,這對南美球迷來說可能是場盛宴,對美國隊來說則只能在旁邊做看客,這畫面對比過去堪稱反差拉滿。
你說巧不巧,最早的夢之隊是用來震懾世界,讓對手看見美國籃球的統(tǒng)治力,而眼下的美國男籃卻成了別人練級的對象,這種劇情轉折多少有點魔幻,可這又是現實,籃球是一場場硬碰硬的比賽,不會因為你穿著USA的球衣就自動贏球,真要擺爛式參賽,那就很可能收獲一份尷尬結局。
這次失利既是戰(zhàn)術崩盤的結果,也是戰(zhàn)略選擇的體現,美國男籃在美洲杯上沒能走到最后一站,本質上并不會影響他們在世界籃壇的地位,但留給球迷的印象卻在一點點消減,當習慣被神化的偶像頻繁表現得很凡人,輿論場上的信任感和期待值也會隨之下降,到了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是不是還有巨星愿意壓陣,是不是還能重現輝煌,這是一個問號。
換句話說,這屆美洲杯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沒有NBA巨頭的美國隊就是一支普通球隊,甚至不如一些志在爭冠的對手堅韌,就這一點而言,輸給巴西并不可恥,但更扎心的是,美國人自己似乎根本不在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