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融圓世故,做人做事八面玲瓏,卻缺少真心。黛玉真誠直率,知世故而不世故,但是在一些特定時刻,黛玉的表現(xiàn)卻比任何人都好。
元春省親時,元春讓眾人作詩,其他姐妹真的老老實實的寫自己的感受,唯有黛玉懂得暫時放下個性,為這省親恩典作一首頌圣之詩。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黛玉不是為了邀寵,而是為了保賈府平安。
此外,黛玉在處理北靜王贈送的鹡鸰香串時,也體現(xiàn)了她極大的智慧。
書中第十六回,黛玉回姑蘇處理林如海的后事剛回來,寶玉見她平安才放了心。
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鹡鸰香串珍重取出來,轉(zhuǎn)贈黛玉。黛玉說:“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彼鞌S而不取。
可別小看這念珠手串,一不小心便能釀出大禍。
還記得蔣玉菡那條汗巾嗎?那本是茜香國女國王所貢之物,北靜王得了之后贈送給蔣玉菡。寶玉初見蔣玉菡,蔣玉菡又將它轉(zhuǎn)送給了寶玉。
后來忠順王府到賈府索要蔣玉菡,憑的就是蔣玉菡的這條汗巾。
那長史官冷笑道:“現(xiàn)有據(jù)證,何必還賴?必定當(dāng)著老大人說了出來,公子豈不吃虧?既云不知此人,那紅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
為了平息忠順王爺?shù)呐穑瑢氂裰缓谜f出了蔣玉菡的藏身之所,賈政還將寶玉打了個半死。原因不是因為蔣玉菡本人,而是忠順王府與賈府不對付,兩方是敵對關(guān)系。
“那琪官現(xiàn)是忠順王爺駕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無故引逗他出來,如今禍及于我?!?br/>
得罪了忠順王爺,那就是給賈府招來禍患。
言歸正傳,說回北靜王的鹡鸰香串,這串念珠的來歷又是如何?
秦可卿的喪禮上,北靜王初見賈寶玉給的見面禮。
水溶又將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來,遞與寶玉道:“今日初會,倉促竟無敬賀之物,此是前日圣上親賜鹡鸰香念珠一串,權(quán)為賀敬之禮?!?br/>
這鹡鸰香念珠是當(dāng)今圣上親賜北靜王的,北靜王為了示好賈府,轉(zhuǎn)贈給寶玉。
皇上贈北靜王的香串,這事不說眾所周知,但肯定大部分在朝為官的人都會有所耳聞,知道有這回事。
北靜王將這串念珠送了寶玉,這事賈政和賈府的人知道,但外人可能不知曉。
眼下寶玉將手串再轉(zhuǎn)贈黛玉,這下誰說得清這個中關(guān)系?
若一不小心被傳到了外面去,請問該如何解釋北靜王的念珠串為何會在黛玉手上?
莫非是北靜王看上了黛玉,贈給黛玉的?
又或者沒傳到外面去,但賈府里面的人見了,又會是什么結(jié)果?
寶玉小時用過的物品給了黛玉作紀(jì)念,抄檢大觀園時王善保家的尚覺得有了把柄,后得王熙鳳出面才勉強了結(jié)。
金釧投井之事賈環(huán)可以說成是寶玉強奸未遂,那黛玉這珠串是否足以證明寶黛有私情?
賈政王夫人見了又該如何評價黛玉,畢竟北靜王贈送珠串給寶玉之事,他們是知道的。
寶玉的東西就可以輕易給了黛玉嗎?當(dāng)然不能。
以物傳情,私相授受,這在賈府或者說在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都是不允許的。
不管是誤會北靜王和黛玉的關(guān)系,還是誤會寶玉和黛玉的關(guān)系,這對黛玉來說都是非常嚴(yán)重的問題。女子的清譽遭到質(zhì)疑,一生的幸福也就完了。
有人說,北靜王正好可以娶了黛玉,或者寶玉娶了黛玉,這樣都沒有問題。
可是,娶嫁之事不是一句話這么簡單的。況且,娶是一回事,未有婚約之前已傳出不妥的話語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謠言已出,為了家族聲譽,賈府都不會同意寶黛成親,更別提北靜王府了。而且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北靜王心儀黛玉,他會為了維護黛玉的名聲就隨便娶了她嗎?
退一步來說,假設(shè)沒人注意黛玉的清譽問題,但皇帝因此誤會北靜王和賈府的關(guān)系,更不是小問題。
北靜王將圣上所賜的禮物轉(zhuǎn)贈寶玉,本就已有嫌疑。
如今這念珠串卻出現(xiàn)在黛玉手上,這疑問就更大了,試問皇帝會如何做?
成全北靜王,將黛玉賜婚于他?這或者是最好的結(jié)果。
可如果皇上忌憚北靜王和賈府聯(lián)手呢,那會不會干脆下旨賜死黛玉,去除麻煩的根源?又或者以此為證據(jù),直接對賈府出手?
皇帝和北靜王爺是兄弟關(guān)系,他們關(guān)系不一定真的好,但至少是兄弟,不到最后關(guān)頭,不會輕易撕開表面的友好之情。
但皇帝對賈府卻一直是防范的,因賈府所支持的是太上皇一派,和北靜王也是同一陣營。
但凡讓皇帝找到一點由頭,賈府都躲不過。
再退一萬步來說,皇帝看在林如海的情分上,不忍對黛玉下狠手,但又不想她嫁給北靜王,因為這樣會壯大賈府和北靜王的關(guān)系。那黛玉最后是不是只有被迫入宮這條路了?
一條小小的念珠香串,牽連竟如此之大,細(xì)想之下心驚膽顫。
初看之下,覺得黛玉不要這香珠,為的是寶玉。因為寶玉是她的知己,她不會再接受其他任何男子的東西,無關(guān)他們的身份高貴或低賤。
從另一層意義上來看,襲人接受了蔣玉菡的汗巾(寶玉轉(zhuǎn)交的),最后嫁給蔣玉菡。
如果黛玉接受了北靜王的念珠串,可能最好的結(jié)果也是嫁給北靜王。但若不幸有其他偏差,則會出現(xiàn)如上面所推測的種種結(jié)果。
寶玉平日不關(guān)心世事,不了解其中的利害關(guān)系,只當(dāng)簡單的好玩之物拿給林妹妹。
不過林妹妹畢竟是林妹妹,非一般人可比。她聰慧過人,腦子清醒,看到那串鹡鸰香念珠,瞬間已作出最直接也是最正確的反應(yīng)——“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p>
就算不是北靜王的,而是其他臭男人的,那自然更加不能拿,否則難免惹得一身腥。
她的擲而不取,杜絕了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的隱患,這是極大的智慧與遠(yuǎn)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