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清楚吸煙對健康無益,然而,關于香煙里尼古丁成分能否直接致癌,一直以來存在各種不同觀點和爭議。尼古丁究竟是不是致癌物質?而且,長期吸煙還會讓患上哪些疾病的可能性大增呢?
雖然多數(shù)人覺得尼古丁是致癌物,但科學研究目前還沒找到確切的直接證據證實這一點。國外某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在參與的1020名醫(yī)生里,有超過八成的醫(yī)生認為尼古丁會致癌。實際上,尼古丁主要是一種能刺激神經的物質,它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提升人的感知程度,還會讓人上癮,不過它并非直接引發(fā)癌癥的原因。
研究顯示,尼古丁會擾亂大腦內的神經傳導路徑,尤其是對多巴胺系統(tǒng)影響較大,會增強愉悅感并導致成癮。尼古丁進入人體后,會快速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這種瞬間的“快樂感覺”是讓人吸煙成癮的關鍵。但與此同時,這種刺激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時間久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從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分類標準來看,尼古丁并未被歸到任何一類致癌物質中。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吸煙對健康沒有危害。香煙燃燒產生的煙霧中,像焦油、一氧化碳等其他化學物質,才是已被確認的致癌物質。盡管尼古丁本身不致癌,可它對人體的生理影響不容小覷。
那么,既然尼古丁不致癌,那煙草里的致癌物質到底有哪些呢?
1.放射性物質
吸煙時,煙霧會帶著放射性同位素釙210和鉛210進入體內。雖然一支煙里這些同位素含量很少,但在燃燒過程中,它們會隨著煙霧里的微小顆粒沉積在肺泡上。之后,在人體內不斷進行放射性衰變,每吸一次煙,這些有害物質就會多積累一些,患癌風險也就更高。
2.焦油
吸入的煙霧里,超過75%的焦油會留在氣管黏膜和肺泡上,影響氣管與支氣管黏膜上纖毛的正常功能。時間一長,這種持續(xù)的刺激會引發(fā)氣管支氣管黏膜發(fā)炎,最終出現(xiàn)鱗狀上皮化生,讓細胞癌變的可能性增大。
3.氣體
煙霧中含有苯、甲醛、肼以及N-亞硝基二甲氨等多種致癌物質。其中,苯是強致癌物,會提高患膀胱癌、白血病、肺癌等多種癌癥的風險。
此外,煙霧里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可能會對心腦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引發(fā)心肌梗死等慢性疾病。
【本圖文由“熊貓醫(y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chuàng)出品,作者蕗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