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鏡頭駕馭難度高,被很多人閑置,但它獨特的空間表現又是不可代替的。拍大場景、廣角人像、星空攝影、建筑攝影是必備,很多經典大片也都出自于廣角。
photo by Ramiro Torrents
廣角能拍出什么效果?怎么用好廣角呢?本文就廣角構圖技巧進行一些探討。
技巧一:讓觀眾 “走進” 畫面
引導線構圖
廣角通常在較廣闊的場景中使用,有意識地尋找引導線進行構圖,視覺上則會更有看點,特別適合于大風景的拍攝。
photo by I?lhan Erog?lu
photo by susonsjack
上面這兩張圖,利用場景中的道路和鐵軌,引導觀眾視線從前景延伸至遠處的背景,更加強化了廣角鏡頭帶來的空間縱深感,也讓畫面多了幾分敘事性。
避坑點:同一畫面,1條引導線即可,過多線條會造成視覺混亂。
技巧二:打造 “沉浸” 視角
前景框架構圖
廣角鏡頭拍攝大視角場景時,特別容易導致畫面元素雜亂,前景框架構圖就能解決這一問題。
photo by Ramiro Torrents
利用樹枝/樹葉、門窗、巖石洞等等“框柱”主體和背景,將觀眾視線聚焦于框架內,增加代入感。
photo by I?lhan Erog?lu
避坑點:框架不宜過復雜,避免過爆或死黑,而且“框架”的占比不要超過整幅畫面的1/5,否則就會干擾主體,分散觀眾注意力。
技巧三:強化 “宏大感”
對稱構圖
對稱構圖與廣角鏡頭的 “宏大敘事” 特性高度契合,尤其適合拍攝倒影、對稱風光、建筑等場景。
photo by susonsjack
拍攝時將相機鏡頭保持水平,利用水面將現實和倒影進行對稱構圖,畫面會出現獨特的異度空間氛圍,這也是攝影的常見構圖技巧。
photo by susonsjack
photo by Kevin Nalty
避坑點:完全對稱,可能略顯呆板,可在對稱場景中加入一個小的 “不對稱元素”, 如對稱建筑前的一個行人、倒影中的一片落葉,起到 “點睛” 作用,讓畫面既對稱又富有變化。
技巧四:讓景色更豐富
層次構圖
在畫面中構建 “前景、中景、背景” 三個明確的層次,利用小光圈景深確保所有層次清晰,可讓畫面富有立體感與信息量。
photo by Ramiro Torrents
前景需具有一定的細節(jié),如花草、石頭、臺階;中景連接前景與背景的過渡元素,如道路、河流,起到 “橋梁” 作用;背景即畫面的 最終點,如山峰、建筑、落日,需具有鮮明的輪廓或色彩,與前景、中景形成對比。
photo by Ramiro Torrents
避坑點:前景的作用是 “引導” 而非 “主導”,若前景過于龐大,會掩蓋中景與背景的主體。
技巧五:聚焦 “視覺核心”
中心構圖
廣角鏡頭拍攝人物時,非常適合采用中心構圖,由于廣角端的特色空間效果,畫面很容易制造出 “眾星捧月” 的創(chuàng)意效果。
photo by Ganesh Vanare
拍攝時注意主體在畫面中占據的比例不宜過小或過大,通常以 1/5-1/3 為宜。
photo by Ganesh Vanare
photo by Ganesh Vanare
避坑點:主體特征必須非常明確,且在畫面中具備“唯一性”,如果出現多個主體,則會分散注意力。
廣角鏡頭,也許是很多人購買的最后一支鏡頭,但它始終以獨特的空間表現力占據重要地位。學會這些廣角的拍攝技法,一旦出片即是大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