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風瀟瀟
編輯|憶夢
2025年暑期檔前期的好電影接踵而至,觀眾們都差點看不過來。
但沒想到后期上映的作品就遜色太多了,只有一部《捕風追影》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其他作品用“爛片”二字來形容,也并不夸張。
比如吳京公司出品的《再見,壞蛋》,上映6天后票房才26.7萬,還不如熱映影片的零頭多。
眼看著票房漲勢乏力,這部電影居然撤檔跑路了,里子面子全都丟盡了。
還有蔣奇明和張藝凡主演的愛情片《7天》,上映后也是差評一片。
網友吐槽該片是“侮辱文藝又侮辱愛情”,爛俗的劇情還不如回家看古早偶像劇。
不過,最讓人失望的一部影片,還是高群書執(zhí)導的歷史戰(zhàn)爭片《生還》,首日票房僅73萬,排片占比只有0.8%,第二天下降到0.2%,相當慘淡的數(shù)據。
而且豆瓣一星、二星滿屏飄,有人直言:“這是對歷史的褻瀆,更是對無數(shù)烈士的侮辱”,那么到底為什么電影會引起大眾反感呢?
01 劇情太散,高群書水平嚴重下滑
《生還》講述了12歲女戰(zhàn)士李童(邵正一飾)的視角,講述了耿團長、裴大姐、白連長等普通東北抗聯(lián)士兵們拼死戰(zhàn)斗的故事。
從題材來看,這部電影非常適合今年暑期檔,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存在。
盡管電影陣容不強,但只要能將故事拍到位,讓角色可以令觀眾共情,也不愁會賠本。
然而高群書似乎江郎才盡了,看這部影片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劇情不夠連貫,每一條線都很松散,由于生活場景太多也導致內容有流水賬的既視感。
像這類作品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真實感,令人感受到戰(zhàn)士們艱苦的作戰(zhàn)條件。
可前一秒主角們還挖野菜,一副每天都吃不飽的樣子,下一秒大家就開始揉白面,這合理嗎?
同樣是以東北抗聯(lián)為主題的作品,電視劇《歸隊》就用心多了。
胡軍飾演的男主出場就撿起馬糞,從中掏出沒消化的玉米粒吃。
惡心是惡心了一點,可在當時連飯都吃不飽,嚴重缺少糧食的情況下,只是唯一的活命機會。
所以同樣類型的故事,導演的水平真的會影響整體呈現(xiàn)效果,至少高群書拍不出來影片的精髓。
還有在冰天雪地的環(huán)境下,《生還》里角色的凍傷妝固然挺逼真,可每個人都沒有沉浸在場景中的感覺,甚至還挺活躍的,看著也沒凍得多嚴重,這就讓觀眾很難產生代入感。
我們當然希望可以在電影市場中看到聚焦東北抗聯(lián)的故事,銘記那段艱苦的歲月,以及中國軍人永不言敗的精神,但爛片只會毀掉觀眾的激情,也是對歷史的不尊重。
看完電影后,有觀眾忍不住發(fā)問:“很難想象他(高群書)當年拍過《風聲》。”
這部經典諜戰(zhàn)片讓高群書走進觀眾視野,成為他多年來的金字招牌。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年不是他一個人獨自拍攝的《風聲》,還有另一個導演陳國富對影片進行把控。
如今看來,影片的成功或許還是要歸功于后者。
至于高群書,早就不停用爛片敗光了自己的路人緣。
02 向資本低頭?導演行為引爭議
在《生還》的路演現(xiàn)場,高群書沒有向觀眾過多介紹電影,表示好壞由大家判斷,一副對影片很自信的樣子。
后面他著重介紹了身邊的小演員張慧子,透露對方家里特別有錢,有十幾億的資產。
而她來當演員只是為了體驗一下生活的殘酷和戰(zhàn)爭的殘酷,特別值得敬佩。
其實聽到他這一番話,別說現(xiàn)場觀眾愣了,就連張慧子都懵了。
就這么水靈靈地把她富二代的身份告訴大家了?
由于高群書的表現(xiàn)太離譜,觀眾一時間都分不清他是真的為資本捧臭腳,還是故意跟資本抗議,用陰陽怪氣的方式表達對“關系戶”的不滿。
但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這種行為都是非常不利于電影宣傳的。
尤其是影片題材特殊,應該展現(xiàn)出演員和劇組的正能量,注意公眾形象的塑造。
高群書的騷操作,難免會引起不好的爭議,連他本人也收到許多罵聲。
合著他得罪了資本,又得罪了觀眾,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而且高群書現(xiàn)在的精神狀態(tài)跟他社交賬號的昵稱非常契合,在電影沒有熱度,上不去熱搜的階段,居然開始對某博痛罵,跟平臺硬剛。
如果他真的有資本、有底氣也沒問題,但很明顯高群書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沖動行事只會自尋死路,難怪這段時間都沒有在熱搜上看到《生還》的相關消息。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賣慘說陣容不行,也沒有錢做宣發(fā),真是讓人覺得又無奈又可笑。
而且他不止一次翻車了,2023年執(zhí)導的諜戰(zhàn)片《刀尖》,邀請張譯擔任男一號,還有沙溢、黃志忠等多位戲骨坐鎮(zhèn),這陣容相當強悍了吧?
可最后票房才僅有5000萬,豆瓣評分5.1分,口碑都沒有到及格線。
2024年上映的《三叉戟》,同樣是高群書親手操刀,4.7分的成績依舊引起觀眾質疑。
一部電影的失敗確實有很多方面上的問題,不過,導演水平絕對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高群書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多反思一下自己,為什么這些年拍的電影越來越爛,一次次讓觀眾失望。
03 結語
從目前《生還》這個票房趨勢來看,電影血虧出局的可能性極大。
即便是沒有明星大咖加盟,成本也不算多,但現(xiàn)在的票房數(shù)據還是暴露出影片無人問津的慘狀,想要回本都是一個問題,何況賺錢了?
而從這個電影翻車的情況,觀眾也應該意識到題材不是決定影片成績的關鍵,還是需要劇情、質感和演技等各個方面共同努力,只有全方面展示出誠意,才可以獲得觀眾的認可。
高群書最大的問題就是自視清高,從來不懂得尊重觀眾。
如果創(chuàng)作者都是這樣的態(tài)度,那么他的作品不會拍好的。
不過,電影才上映不久,只要后面營銷宣傳到位了,還是有票房好轉的機會,就看導演舍不舍得花錢了。
那么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