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人打交道多了你就明白,遇到小人使絆子是常事。
他可能背后嚼舌根,也可能當眾讓你下不來臺,更氣人的是你還沒他“機靈”,正面硬剛反而容易落了下風。
這時候別急著拍桌子瞪眼,急著翻臉只會讓他覺得“你看,我成功激怒你了”,反而更得意。
小人最怕什么?
最怕被拆穿。
他們慣會躲在暗處使壞,靠的是信息差和臉皮厚。
你越急著自證清白,他越能編出更離譜的謊話;你越情緒激動,他越能裝無辜說“我不過是開個玩笑”。
這時候最聰明的做法是:把他的小動作攤在陽光下,讓所有人都看清他的真面目。
比如他總在團隊里搶你功勞,別急著在會議上跟他吵,下次匯報時把項目細節(jié)、時間節(jié)點、關鍵貢獻都列清楚,重點標注“感謝XX(同事)在XX環(huán)節(jié)的協助”。
他要是敢厚著臉皮認全功,同事自然會問:“那上次你說的XX部分,不是小王負責的嗎?”
再比如他喜歡在領導面前貶低你,別當場反駁顯得計較,下次遇到類似場景,你可以笑著說:“這方面我確實不如XX(小人)經驗豐富,不過上次他教我的XX方法,我試了下效果還不錯?!?/p>
既捧了他,又把他的“指導”變成了公開事實,他再想抹黑你,也等于在貶低自己。
1、牢記這3條處事潛規(guī)則,沒人能忽悠你!
第一,別聽嘴上怎么說。
我有個發(fā)小阿強,前幾年跟人合伙開餐館。
合伙人老張平時特別講義氣,動不動就說“兄弟的事就是我的事”,阿強感動得差點把家底都掏出來。
結果餐館剛盈利,老張就以“家里急用錢”為由,把賬上的流動資金全轉走了。
阿強找他理論,老張反而理直氣壯:“當初要不是我?guī)湍憷顿Y,這店能開起來?”
你看,口頭承諾就像泡沫,利益面前才會現原形。
心理學上有個“利益測試法則”:想看清一個人,別看他怎么對你好,要看他怎么分配利益。
比如同事搶你功勞時,別急著吵架,下次合作時主動說:“這個項目我負責A部分,你負責B部分,最后匯報咱們一起上臺,省得領導搞混?!?/p>
如果他真想合作,會爽快答應;如果他只想摘桃子,絕對會找借口推脫——這時候你還看不清他的真面目嗎?
記?。撼赡耆说氖澜纾瑳]有“突然變臉”,只有“終于暴露”。
那些平時甜言蜜語的人,未必是真朋友;但那些愿意跟你分錢、分責任、分風險的人,一定值得深交。
第二,太“清高”的都活成了孤家寡人。
我表姐以前在單位特別“有個性”:同事聊明星八卦,她冷笑“庸俗”;大家約著聚餐,她說“浪費時間”;領導開玩笑讓她幫忙取快遞,她當場黑臉:“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打雜的?!?/p>
結果呢?
同事聚餐不叫她,領導升職不考慮她,連實習生都敢對她甩臉色。
她委屈巴巴跟我說:“我明明沒做錯什么,為什么大家都針對我?”
我直接懟她:“你沒錯,但你讓人不舒服??!人際交往不是考試,沒有標準答案,但‘讓人舒服’一定是必答題?!?/p>
后來她學聰明了:同事聊八卦,她笑著接一句“那個劇我也看過,確實挺搞笑”;領導讓取快遞,她邊走邊說“正好我要去樓下打印文件,順便幫您帶上來”;甚至遇到討厭的同事,她也能夸對方“你今天這口紅顏色真好看”。
現在她成了單位“人緣最好”的人,連之前跟她不對付的同事,都主動幫她介紹客戶。
你看,真正的成熟,不是標榜自己“與眾不同”,而是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這不是圓滑,而是保護自己的智慧——畢竟,誰都不喜歡跟一塊“硬石頭”打交道。
第三,沒人能護你一輩子。
我鄰居家有個女孩,從小被父母寵得像公主:上學有爸媽接送,工作有親戚安排,連談戀愛都要爸媽把關。
結果去年她爸突然生病,家里經濟斷層,她連房租都付不起,只能哭著找朋友借錢。
更諷刺的是,她之前總說“我朋友可多了”,真遇到事才發(fā)現,那些“好朋友”不是找借口推脫,就是直接拉黑她。
她哭著跟我說:“我以前總覺得,有爸媽在,我永遠不用操心?,F在才知道,這個世上沒有‘歲月靜好’,只有‘有人替你負重前行’?!?/p>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這樣:小時候依賴父母,長大后依賴伴侶,工作后依賴同事,總覺得“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可現實是,父母會老,伴侶會變,同事會走,最后能靠的,只有自己。
就像《霸王別姬》里說的:“人得自己成全自己?!?/p>
你現在偷的懶,未來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你現在吃的苦,未來都會變成護身的鎧甲。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的天真而溫柔,但會因為你的強大而妥協。
2、現實會教你“做人”
年輕時總覺得“清高”是種美德:看同事為了升職拍領導馬屁,你冷笑“沒骨氣”;見朋友為五斗米折腰,你吐槽“太庸俗”;甚至家人為幾毛錢跟菜販砍價,你都覺得“丟人”。
那時的你,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大不了辭職、換城市、斷交,反正“老子不伺候了”。
可人到中年,現實會狠狠給你一巴掌。
房貸要還,孩子要養(yǎng),父母的藥費要湊,這時候你才發(fā)現:清高是最貴的奢侈品,普通人根本消費不起。
就像職場上,年輕時能因為“理念不合”跟領導拍桌子,大不了換份工作;但35歲后,你敢因為“看不慣”就裸辭嗎?
簡歷投出去石沉大海,獵頭看你年齡直搖頭,這時候你才會懂:所謂的“骨氣”,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
更扎心的是,那些你曾經看不起的“庸俗”人,反而活得更滋潤——他們懂得在領導面前示弱,在同事面前裝傻,在客戶面前彎腰,最后升職的是他們,加薪的是他們,而你只能一邊罵“世道不公”,一邊為下個月的信用卡賬單發(fā)愁。
清高不是錯,但錯在“錯位”:該低頭時硬撐,該爭取時退縮,最后活成個“四不像”——既沒好人的口碑,又沒壞人的手段,只能被現實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啊,成年人最大的清醒,是知道“什么時候該清高,什么時候該妥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