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傳》重用有這樣一個(gè)片段:雍正帝去世后,甄嬛的養(yǎng)子、皇四子弘歷繼位;在弘歷繼位后,有一日弘歷前去找養(yǎng)母甄嬛,告訴甄嬛一件事:慎郡王夫婦想要果親王允禮的兒子過繼到自己名下;甄嬛自然沒有異議。
如此一來,果親王一脈便后繼無人。
隨后弘歷又故意提到了“鄭伯克段于鄢”的典故,問甄嬛:鄭國之禍皆因姜氏寵愛幼子、苛待長子而起;親子尚且如此,養(yǎng)子又當(dāng)如何呢?
聽到弘歷的話,甄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主動提出將自己親生的兒子弘曕過繼給果親王,為允禮的嗣子。
聽到甄嬛的話,弘歷自然是十分滿意
甄嬛此舉,就是為了保全兒子弘曕。”
不得不佩服,甄嬛的頭腦清醒與果斷。
在漢朝時(shí)期,便差點(diǎn)發(fā)生了“鄭伯克段于鄢”。
漢文帝劉恒的皇后竇漪房生有兩個(gè)兒子:
長子劉啟
次子劉武
按照長幼,漢文帝繼位后將作為長子的劉啟封為了太子;自然在漢文帝病逝后,劉啟繼承皇位,是為漢景帝。
然而作為太后的竇漪房,卻想要長子劉啟病逝后,幼子劉武繼承皇位。
對劉武是相當(dāng)?shù)膶檺?,漢景帝也確實(shí)曾提出:在自己千秋后,讓梁王劉武來繼承皇位。
若當(dāng)真如此的話,大漢王朝又豈會還有千古一帝漢武帝劉徹呢?
畢竟竇漪房長壽,活到了孫兒漢武帝劉徹繼承皇位。
既然有竇漪房的支持,但為何漢景帝還是將庶長子劉榮、第十子劉徹先后冊立為太子了呢?
公元前188年,漢景帝劉啟出生。
此時(shí)的劉啟,還只是代王劉恒寵愛的姬妾竇漪房所生的兒子。
8年后,呂太后去世,沒多久代王劉恒便被丞相陳平等人接到了長安,擁立為新帝,史稱漢文帝。
便是在漢文帝繼位前后,他的王后與王后所生的四個(gè)兒子均去世。
如此一來,竇漪房所生的劉啟便是漢文帝最年長的兒子,漢文帝按照長幼將劉啟冊立為了太子,將竇漪房冊立為了皇后。
至于竇漪房所生的次子劉武,則是被封為代王。
后來,漢文帝又將劉武的封號改為了淮陽王。
若是封號不再改變的話,劉武便會前往淮陽就藩。
然而公元前168年,漢文帝的第四個(gè)兒子、梁懷王劉揖去世了,因劉揖無子,所以封國梁國便空了出來。漢文帝便將劉武的封號改為了梁王,前往梁國就藩。
而梁王,便是劉武最終的封號。
在漢文帝在位期間,劉武便已經(jīng)就藩,而且多次回長安拜見父母親。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病逝了,作為太子的劉啟繼位,史稱漢景帝。
漢文帝在位時(shí),即便是作為皇后的竇漪房再寵愛幼子,也不會有讓幼子搶哥哥劉啟太子之位的想法,更不會提出劉啟去世后讓弟弟梁王繼位的建議。
但是兒子漢景帝繼位后,竇漪房便是皇太后,而且在薄太皇太后去世后,竇漪房便是漢宮中輩分最高的長輩。漢景帝素來孝順,并不會忤逆自己的母親
如此一來,竇漪房便開始表現(xiàn)對幼子的偏愛。
漢景帝繼位之初,劉武作為梁王,還尚且待在封地。
然而公元前155年,漢景帝繼位三年后,薄太皇太后去世了,劉武也再次回到長安。因?yàn)闈h景帝的皇后薄皇后一直沒有生下兒子,所以即便是漢景帝繼位一時(shí)間也沒有冊立太子。
畢竟薄皇后是薄太皇太后的侄孫女,若是將其他后妃所生的兒子冊立為太子,漢景帝擔(dān)心祖母會傷心,便一時(shí)間沒有冊立太子。
劉武回到長安的時(shí)候,漢景帝也還沒有冊立太子。
而沒有了婆婆制約的竇漪房,便有了讓小兒子梁王繼承皇位的想法。
在漢景帝與弟弟梁王宴飲的時(shí)候,漢景帝便提出了:
等自己千秋萬歲之后,要將皇位傳給弟弟梁王你!
劉武還沒笨到,直接叩謝皇恩的地步,所以便客客氣氣的推辭了。劉武也是漢文帝嫡子,自然對皇位也有野心,畢竟生母十分疼愛自己;但劉武還是要謙虛拒絕,不能表現(xiàn)出自己與覬覦皇位之心,萬一陛下只是試探自己,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過劉武的內(nèi)心還是很高興的,已經(jīng)被尊太后的竇漪房聽到大兒子如此懂事,自然心里更是高興。
就在漢景帝提出要將皇位傳位弟弟的次年,七國之亂爆發(fā)了。
在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中,作為梁王的劉武,立下了大功。在吳國與楚國被滅后,朝廷計(jì)算功勞,梁國所斬殺、俘獲的楚國吳國兵馬,竟然跟朝廷的差不多。
劉武本就是漢景帝唯一的同母弟弟,再加上立下如此大的功勞,其封國為大國,有四十余座城池。再加上竇太后疼愛幼子,總是不斷地給幼子賞賜,以至于劉武府庫的金錢數(shù)達(dá)到了萬億。所以劉武便有些恃寵生嬌,不僅在封地不斷地建造宮殿,而且隨從眾多,若是外出狩獵,排場就像是一國之君。
除此之外,劉武不斷地招攬四方的英雄豪杰、游說之士。
比如總是有一些怪誕主意的公孫詭,劉武第一次見到公孫詭,便直接賞賜公孫詭千金,讓其擔(dān)任梁國的中尉。
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梁國自然也會鑄造兵器,兵器之?dāng)?shù)多達(dá)十萬件。
若非劉武的生母是竇太后,若朝中臣子彈劾劉武“意圖謀反”,劉武必定會獲罪。然而有太后生母在,劉武即便是再過分,漢景帝也不會怪罪。
甚至在公元前151年,劉武再次回到長安的時(shí)候,漢景帝不僅讓使者駕著皇帝乘坐的馬車去迎接梁王;而且在劉武奏請留在京城,漢景帝也答應(yīng)了。
留在長安后,漢景帝若是外出有劉武陪同的話,兄弟二人一定是坐在同一座馬車上;就連梁王府的人,若是想要出入天子宮門的話,也只需要在名簿上加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
其實(shí)此時(shí)的漢景帝,已經(jīng)封庶長子劉榮為太子兩年的時(shí)間了。
很顯然,漢景帝其實(shí)內(nèi)心還是想要自己的兒子來繼承皇位,奈何生母竇太后寵愛幼子,漢景帝是孝子,又怎么會太忤逆自己的母親呢?
而就是在劉武此次回長安,劉榮被廢掉太子之位(在館陶公主與王娡的合謀之下,劉榮被廢,其生母栗姬徹底失寵)后,竇太后勸說漢景帝將弟弟劉武作為皇位繼承人。
漢景帝并沒有“忤逆母親”,但是朝中一些大臣們堅(jiān)決反對,其中便包括漢景帝十分器重的一位臣子——袁盎。
因?yàn)槌甲觽兎磳Γ]太后也不能再堅(jiān)持。
竇太后建立梁王做皇位繼承人這件事情,只有少數(shù)人臣子知曉,在做皇位繼承人失敗后,劉武便回到了封地。
劉武離開京師后,漢景帝不僅將王娡王夫人冊立為了皇后,還將王娡所生的兒子劉彘冊立為了新太子。如此劉武,便基本上與皇位無緣。
然而回到封地劉武,對那些參與議儲、反對自己為皇位繼承人的臣子十分痛恨,所以便同心腹公孫詭、羊勝等人商議后,將這十多位臣子直接除掉。
正因?yàn)閯⑽涞募岛?,讓朝中十幾位臣子短時(shí)間內(nèi)全都丟了性命。
漢景帝看這些丟了性命的臣子,全都是當(dāng)日參與議儲的臣子,便馬上想到是弟弟劉武所為;等抓到兇手,兇手也招了,是梁王劉武所為。
漢景帝十分生氣弟弟所為,便不斷地派遣使臣前往梁國,準(zhǔn)備抓住公孫詭與羊勝,這兩位攛掇梁王的罪人。
其實(shí)按照梁王所為,直接廢黜其王位都不為過。
但漢景帝實(shí)在不愿母親傷心,也知曉母親不會同意,但朝中一下十幾位臣子丟了性命,漢景帝需要給滿朝文武一個(gè)交代,所以必須要抓住羊勝于公孫詭。然而劉武,卻將此二人藏在了自己的后宮之中。
等朝廷的使臣,將梁國兩千石官員都挨個(gè)責(zé)問后,梁國的丞相與內(nèi)史不得不勸說梁王,將此二人交出來。
劉武不得已交出了羊勝還有公孫詭,但是交出的并非活生生的人,而是兩具尸體。
漢景帝為此大怒,對弟弟十分不滿。
劉武這才為自己的做下的事感到害怕,所以便派人前往長安,求姐姐館陶公主、皇后王娡的兄長王長君,來向太后與漢景帝求情。
漢景帝這才打算寬宥弟弟,等到漢景帝的怒氣慢慢消了,劉武這才敢上疏請求回朝。結(jié)果到函谷關(guān)的時(shí)候,身邊人勸說劉武帶著兩個(gè)騎兵,乘坐布車入京,然后躲藏在長公主館陶的園圃之中。
等到朝廷的使臣來接劉武的時(shí)候,劉武的隨從們都說梁王已經(jīng)入關(guān)了,但是并不知曉梁王現(xiàn)在何處。
竇太后找不到兒子,很是著急,便懷疑是漢景帝害死了梁王,哭哭啼啼地說到:皇上你害死了我的兒子??!
看到母親誤會了自己,漢景帝也是十分憂心害怕。
等到劉武得知此事后,這才來到宮廷門口請罪。
看到梁王安然無恙,竇太后、漢景帝都很高興,高興地哭了起來。
隨即,漢景帝便下旨,讓梁王的隨從都入關(guān)。
雖然劉武耍了個(gè)心眼,讓漢景帝原諒了自己。
但是歷經(jīng)此事后,漢景帝待弟弟便沒有以前那般親近了,即便是外出,也不再與弟弟同乘一輛馬車。
到了公元前144年,劉武再次回到長安,并且再次奏請長留京師,但是早已與弟弟有嫌隙的漢景帝,決定不再如此嬌慣弟弟,便沒有答應(yīng)。
回到封地后的劉武便心情抑郁、整日精神恍惚、十分不高興,所以便前往良山打獵。結(jié)果有一個(gè)人向劉武獻(xiàn)上了背上長著腳的牛,這讓劉武十分厭煩。
公元前144年六月,劉武得了熱病,臥床不起,僅僅六天便去世了。
劉武的去世,最為傷心的不外乎竇太后。
而最高興的,筆者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是皇后王娡與館陶公主。
若是梁王劉武活到了漢景帝去世之后,很難說寵愛幼子的竇太后不會為了幼子繼承而做什么。劉武在兄長漢景帝之前病逝,或許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而劉武的去世,也造就了千古一帝漢武帝劉徹,不需要費(fèi)盡心思除掉這位昔日議儲、對自己的皇位有威脅的叔叔梁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