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的寶雞羽毛球大師賽第三比賽日,看似只是超級100的小站賽事,總獎金也不過11萬美元,吸引力確實有限,但對不少年輕球員來說,這是兌現潛力和證明自我的窗口,國羽一天12場對決打出7勝5負的成績,從賬面上看不算崩盤,可細摳下來其實味道有點苦澀。
先說最驚險的一場,胡哲安對陣韓國選手金海德,比分是21-14、17-21和21-18,說實話最后贏得不輕松,第二局突然熄火被對方抓了節(jié)奏,好在決勝局能硬著頭皮頂住,這種拿分方式雖然心驚肉跳,但對年輕人來說也是一種歷練,能在鬼門關溜一圈再殺出來,本身就是成長。
相比之下,劉宇軒怡的21-11和21-14算是干凈利落,壓根沒給馬來西亞球員范凱恒太多機會,這屬于典型的“碾壓局,打得對方節(jié)奏全亂,只能說屬于該贏的場次,國羽沒有掉鏈子就值得點贊。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孫超,他面對2號種子吳英倫,居然連下兩局21-15和21-14,一個字就是“冷,這場勝利的含金量完全不同于常規(guī)勝利,因為對手是種子選手又是港隊的代表人物,這意味著孫超不僅贏了一場球,更是給自己掙下了存在感,你說巧不巧,這就是超級100賽場最容易上演的小爆冷。
當然,有贏也有輸,劉亮這邊以19-21和15-21輸給了馬來西亞的郭景宏,說實話看得挺可惜,首局咬得緊,但關鍵分沒頂住,第二局又被一路壓制,結果就是完全沒有翻盤的空間,這種比賽打完只能說還欠點準頭和經驗。
女單這塊徐文倩和烏洛愉都算是穩(wěn)穩(wěn)拿下,前者21-13和21-16勝梁珈穎,后者21-12、21-9橫掃裴梓樺,氣勢上很足,二人打法不同,一個偏細膩,一個偏硬朗,但都能快速結束戰(zhàn)斗,對體能和信心都是加分項,算是國羽為數不多的舒心時刻。
可是轉頭來看陰伊晴的失利,心情就有點沉了,她面對泰國美少女碧查夢,先贏一局21-18,結果后兩局8-21和17-21被逆轉,問題在于第二局崩的太徹底,大比分直接被碾壓,這說明在對手加強攻勢的時候反應慢了一拍,加上心理起伏大,節(jié)奏一旦亂了就拉不回來,這種被翻盤的方式是最傷的,看臺上球迷估計都捶胸跺腳。
雙打賽場則更是內耗嚴重,吳拓斌和陳露對陣章涵宇和劉嘉悅,結果成了內戰(zhàn),后者完成逆轉,比分14-21、21-14和21-19,這類場次怎么看都是白白消耗,贏的隊伍也許能漲點信心,輸的那邊士氣難免受影響,整體算作國羽勝績,可對外戰(zhàn)斗力沒有幫助。
更典型的是朱一珺和李茜這對5號種子,她們和隊友夏昊亮、王子萌打了三局,比分24-22、19-21和21-18,場面激烈,但也是國羽人馬自相殘殺,最后雖說贏球,卻給人一種內斗激烈外戰(zhàn)無力的既視感,不少網友就調侃這是“自己人拼命對噴,結果替別人養(yǎng)肥種子選手。
真正的下行信號還是來自廖品逸和唐睿芝,她們作為7號種子卻以11-21和19-21輸給臺北組合吳冠勛和李佳馨,過程沒看到太多亮點,全程被牽著走,甚至沒什么反撲的機會,這說明在混雙或女雙的外戰(zhàn)上,國羽年輕隊伍仍在“擺爛期,有潛力但沒轉化為穩(wěn)定戰(zhàn)斗力。
此情此景,讓人想到幾年前國羽在一些邊緣賽事上也是這個態(tài)勢,單項上零星有驚喜,整體卻還在打磨,尤其到了關鍵輪次,心理素質差距就迅速顯現,這不是一兩場比賽能改變的現狀,卻是長期積累下來的短板。
歸根到底,寶雞大師賽雖然級別不高,但對國羽正處于磨合期的陣容來說,小比賽就是大考場,胡哲安的險勝、孫超的爆冷、陰伊晴的崩盤,這些片段拼接起來,就是一幅縮影——年輕人能打也會掉鏈子,教練組能看到收獲,也得正視危機。
所以結論很簡單,國羽的7勝5負是一個“中規(guī)中矩,但不夠亮眼的答卷,尤其在競爭激烈的亞洲羽壇,這樣的成績意味著你想靠刷弱旅立身不現實,真正的挑戰(zhàn)還在四分之一決賽甚至更后面,這批年輕人必須拿出更強的穩(wěn)定性,而不是一場爆冷之后就立即掉鏈子,否則再多的勝利數字也經不起深究,經不起球迷的一句靈魂拷問:你們到底準備好了沒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