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美國的事兒,那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29號這天,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突然就扔出個重磅判決,直接給特朗普來了個“下馬威”:他之前拿《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當幌子加征對等關稅,這事兒純屬越權,大部分關稅政策直接被打回了原形。你猜投票結果咋樣?7比4,那優(yōu)勢可不是一星半點,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判決沒啥爭議空間。
法官們說話也一點兒不繞彎子,直戳要害:“總統的征稅權力是國會給的,IEEPA可沒允許總統隨便征稅?!眲e小瞧這話,它就像一顆穿甲彈,直接命中了美國憲政體系的要害。要知道,“財政權歸國會”這原則,在美國建國兩百多年來那是反復被強調,每次行政權和立法權掰手腕,這都是碰不得的底線。
之前特朗普還想拿“國家緊急狀態(tài)”當擋箭牌,把幾乎所有主要貿易伙伴都拉進來征稅,真以為自己這“鐵飯碗”沒人敢動。結果倒好,這次法院直接正面硬剛,把權力邊界重新劃得明明白白。這種事兒在美國歷史上可不多見,上回總統被這么狠狠“打臉”,恐怕還得追溯到水門事件之后權力收縮那會兒,簡直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消息一出來,特朗普的反應那叫一個“不出所料”。他在社交平臺上跟開了閘似的,一晚上就發(fā)了幾十條動態(tài),指著法院鼻子怒斥“你們太搞政治那套了”,還又一次放狠話“要是關稅被撤了,美國就得徹底垮臺”。緊接著,白宮發(fā)言人和司法部長也趕緊跳出來幫總統“站臺”,想把這個裁決說成是“對美國安全的威脅”,試圖混淆視聽。
財政部長貝森特更直接,公開警告說“要是關稅被判無效,美國不光會陷入外交孤立,搞不好還會遭到其他國家報復”。說實話,這波操作跟“高臺跳水”似的,一邊要裝出無所畏懼的強硬樣子,一邊又得急著跟盟友和國內利益集團喊話,故意營造出一種“國家正處在危機中”的氛圍。
特朗普這招兒早就用熟了,簡直是“老調重彈”:先打關稅牌,再打安全牌,最后再亮“美國優(yōu)先”的牌,三板斧下來,一時間搞得好像全世界都欠了他似的??伤麤]想到,這次要面對的不光是法院,還有全美國老百姓的怒火。
沒過多久,全美國范圍內的抗議潮就跟火山噴發(fā)似的,成了一場早有準備的“集體怒吼”。9月初,美國50個州一下子爆發(fā)了一千多場大規(guī)??棺h,從東海岸的紐約到西海岸的洛杉磯,不管是教書育人的教師,還是干體力活的建筑工人,幾乎各個行業(yè)、各個群體都卷進來了,那場面真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
媒體鏡頭里,芝加哥市長扯著嗓子喊“我們要守住這座城市,絕不讓政策亂來”;67歲的老工人伊馮·斯皮爾斯更是紅著眼眶質問“國民警衛(wèi)隊本來該保護我們這些老百姓,不是用來對付我們的??!”
抗議的人訴求也各種各樣,有人想恢復集體談判的權利,有人要求提高最低工資,還有人反對總統派兵鎮(zhèn)壓——但說到底,大家都是用實際行動表態(tài),心里都在犯嘀咕:“現在這些政策到底合法不合法?到底對不對?”
這么大的抗議規(guī)模、這么廣的覆蓋范圍,美國已經好多年沒出現過了。有人說,這場風波讓人想起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和反戰(zhàn)潮,真不知道這次會不會真把白宮的“屋頂”給掀了,畢竟“星星之火,也能燎原”啊。
其實啊,這些抗議也不是平白無故冒出來的,早有苗頭了。特朗普政府在移民、勞工、關稅這些事兒上的強硬政策,早就把美國社會的神經繃得緊緊的,就差一根導火索了。
最近七個月,一百二十多萬移民被趕出了勞動力市場,這下可好,農業(yè)、建筑、服務業(yè)一下子就沒人干活了,用工荒鬧得特別厲害。美國的農場主看著地里的莊稼爛在那兒,心疼得直跺腳;承包商協會也愁眉苦臉地說,92%的項目都因為缺人耽誤了,損失可不是小數目。
白宮嘴上倒是說得好聽,“本土工人會拿到更高工資、更多機會”,可實際上呢?物價跟坐火箭似的往上漲,老百姓日子過得越來越難,手里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底層民眾的怨氣早就攢到頂點了,就等著爆發(fā)呢。
很明顯,法院這紙裁決就是那根導火索,一下子把所有矛盾都引爆了?,F在美國經濟基本盤跟“踩在棉花上”似的不穩(wěn),社會分裂也越來越嚴重,隨便一點小火星,都可能燒起燎原大火,到時候可就不好收拾了。
而且不光是國內亂,在國際上,這場“法律風波”也掀起了大波瀾,各個國家都在盯著看美國的笑話。被加征50%關稅的印度,媒體直接毫不掩飾地說“我們肯定在偷偷慶祝,終于熬出頭了”。
歐盟、日本、韓國這些美國的盟友,也開始故意拖延和美國的協議談判,心里都打著小算盤:“萬一特朗普的政策被徹底判定不合法,美國說不定得把之前收的幾百億美元關稅退回來,咱們可別這會兒簽協議,免得吃虧。”
美國財政部的數據也挺扎心,今年前七個月的關稅收入已經到了1590億美元,比去年翻了一倍,這錢要是真得返還,財政上的“窟窿”恐怕更難補上了,到時候美國政府哭都來不及。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總理莫迪還趁機訪華,媒體都解讀說他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明顯是“有事相求”,想和中國緩和關系,一起應對美國的壓力。要知道,這兩個人口大國一旦合作,美國在亞太的地緣優(yōu)勢肯定會受影響,特朗普想靠關稅控制別人的算盤,這下算是打錯了。
說到底,特朗普本來想靠關稅逼著盟友聽話,結果現在倒好,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典型的“戰(zhàn)略反噬”,自作自受。
再看看資本市場,華爾街的反應也很真實,一點兒不跟你客氣。裁決消息一出來,美股第一天就遭遇“開門黑”,三大期指跟斷了線的風箏似的,一個勁兒往下掉。投資者們都慌了神,紛紛擔心“關稅政策這么不穩(wěn)定,肯定會影響美國的財政收入、貿易談判的成果,甚至整個國際市場的信心,咱們的錢可不能打水漂啊”。
特朗普還對著媒體嘴硬,說“股市離不開關稅,沒關稅股市就得完”,可金融圈根本不買他的賬,該拋售還是拋售,誰也不想當“接盤俠”。
分析師們倒是有個共識:就算這個裁決生效了,關稅政策短期內也不會馬上消失,特朗普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他的團隊很可能會換個法子,拿《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或者《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當“新借口”,接著拿“國家安全”說事兒,對特定行業(yè)征收關稅,換湯不換藥罷了。
市場研究機構甚至預測,到2025年底之前,美國馬上要搞選舉,選舉政治肯定會比外交政策更重要,到時候為了拉選票,貿易戰(zhàn)這種混亂局面只會一直持續(xù)下去,想停都停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