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附近的樹下zakka是一家可愛的咖啡館,可愛到我們幾乎將每周五的下午都留給它。
趴在吧臺一口氣列下超作妖list,“冰美2號豆”,“熱拿一半濃縮”,“黃油dirty裝打包杯”……咖啡機奔忙,人也坐不住,東鉆西鉆逛小展。
與專業(yè)的白盒子展覽不同,這里的小展拒絕高冷,更新很快,更多是以策展的方式開店,但又比常規(guī)的策展式零售更藝術(shù),更有風格。
感覺是把生活的各種形狀和小情緒收集起來,軟軟的,蓬松的,晶瑩剔透的,沙沙作響的,笨笨的,鈍鈍的,散發(fā)著光澤的……
比如最近這場來自小丸汁和maymaychen(后稱美美)的雙人展,剛進展廳,就被那些色彩啊,那些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小家伙們啊,一把抓住。
有時候我在想,晚上望福街睡著了,小丸汁的“小天使”會不會邀請美美的“小天使”跳舞,背著七星瓢蟲同款殼子的烏龜是否正傲慢地向粉色兔子發(fā)下戰(zhàn)書,還有那只烹飪鼠鼠啊,是不是正在邀請抱著青葡萄的遠親飽餐一頓吶……
那就去問問小丸汁和美美吧。
·小丸汁和美美在樹下
一場屬于小丸汁
和美美的超乖小展
2020年,樹下舉辦過一場名叫《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的小展,藍色的形狀里,有“窗戶”,有“夢”,有“藥丸”,有“我們”。
這些展出的作品,其實就來自小丸汁。
那時候她被困在家里,合租的室友沒辦法回來,往窗外打望,街上也沒什么人,到處都空空的,便開始嘗試用繪畫進行表達。
就這么跟著感覺每天畫,不知不覺畫了100多幅,小丸汁就在樹下辦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展。
掐指一算,時間過了五年,創(chuàng)作類型也日漸豐富,在樹下最新的小展里,除了繪畫,她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石塑小雕塑、布藝手工杯墊等各種材料的創(chuàng)作。
美美呢,和小丸汁是多年的微博好友。
她來自云南普洱,5年前辭職后開始做手工,碰巧那陣子參加了一次市集反響還不錯,于是決定再也不上班了,“反正都要打工,不如為自己打工吧”。
巧合的是,她也曾經(jīng)在樹下辦過自己的展覽。
那是2021年,美美在小丸汁的介紹下,認識了樹下的元寶,很快,他們一起辦了場叫《BE MY GUEST》的展覽。
相信偶遇過它的朋友一定記得那間充滿治愈能量的“客廳”,那里堆滿了美美的創(chuàng)作。
最開始創(chuàng)作時,她喜歡做胸針、擺件、掛飾,主要以線材為主,用戳戳繡的方式呈現(xiàn),后來慢慢探索了更多的材料和工藝。
比如這次展覽帶來了紙黏土做的時鐘、拼布的家居用品等等。
誰說小孩才愛彩色
大人請勇敢擁抱童真
小丸汁和美美雖來自不同的地方,擁有不同的創(chuàng)作背景,神奇的是,總有人在逛展覽時發(fā)現(xiàn)她們作品間的契合,有時候甚至會搞混她們的作品,認為她們來自一個創(chuàng)作者組合。
這樣的誤會,通常產(chǎn)生自她們作品中的共同處——對色彩的偏愛。
正如美美說,“從一開始到現(xiàn)在,不管用什么材料和表現(xiàn)形式,我都喜歡用高飽和的色彩”。
元寶曾提到,冬天到她家做客的感受,一路上的蕭瑟在美美打開家門的那一刻,消失殆盡,“完全就像一個東南亞小島”。
小丸汁對色彩也有著異常的敏感,非科班出身的她似乎從不講究傳統(tǒng)配色,幾乎都是跟著感覺走,至于對具體顏色的理解,則與自己每個時期的狀態(tài)有關(guān)。
剛開始搞創(chuàng)作時,用色比較熱烈一些,近兩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色彩的表達逐漸往回收,不過,依然偏愛那些有繽紛的東西。
她相信不同的顏色會有不同的治愈能量——
早期深愛藍色,在樹下辦的第一場展就以藍色為主,后來在北京辦同系列的畫展時,她將之命名為《你被宇宙深愛著》。她眼里的藍色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悲傷與憂郁,而是一個探索自我的通道。
有時候,她還會在藍色里加點橘色,她說:“它們搭配在一起,常常給我一種很安穩(wěn)的感覺,就像一對相擁的戀人?!?/p>
而最近,出鏡率最高的大概是熒光粉,“它沒有大紅色那么激烈張揚,但卻很扎眼,讓人一眼看見,有一種引領(lǐng)和均衡的感覺”。
當然,對彩色的運用,有時候也會招來一些聲音:“像小孩的東西”,“是小孩會喜歡的”,“我們家小孩也能做出來”……
聽到這些,美美蠻開心:“因為小朋友們的作品具有天然的靈氣,他們不講究技巧,通過直覺本能地進行創(chuàng)作,正是我要學習的?!?/p>
不過,這里面也有點可惜。“我們的第一反應(yīng)總是我已經(jīng)是大人了,不能擁有彩色的東西,就好像只有小孩子才能擁有童真。”小丸汁補充道。
同樣,當小男孩看中她做的粉色戒指,常常會被家長強行拉走,“那是女孩子才會喜歡的東西啊”,遇到這樣的情況,小丸汁有時候會嘗試與他們溝通。
在她看來,彩色和童真都不是小朋友的專屬,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同時,特定的色彩也不該被判定為某種性別。
日常和旅行
小小的,真實的快樂
那么,為什么喜歡彩色呢?
因為我們的日常本身就是彩色的呀。
小丸汁和美美的創(chuàng)作靈感,恰恰大多時候都來自不經(jīng)意的日常,她們以旅居的方式在不同的城市停留,想搞創(chuàng)作時就搞創(chuàng)作,累了就休息,屬于隨心所欲的那一脈。
小丸汁說,她似乎從來沒有可以去尋找過靈感,而是讓靈感找上自己。
她喜歡在咖啡館里隨手畫畫,有時候看見一個杯子突然就想要把它畫下來。有時候拿起畫筆來,從一個圓開始,變成一只小熊或小貓。
旅行時,她也會帶著自己的本子,倒不是為了想要畫什么去玩,而是玩著玩著突然就想到了一個東西。
她曾在飛機上畫下過一只海豚,后來把它變成了一個手機殼和一張裝飾畫。這是她創(chuàng)作中常有的情況,先是有畫,再把它提取出來,變成其他材料的小玩意兒。
美美呢,在清邁呆過,也到過廣州和深圳,目前定居在成都。她每天都會做些手工,在b站上打開“芥鳥”的主頁,一邊聽歌,一邊干活,累了就去公園散步或旅行。
她的作品常常用生活或手邊現(xiàn)有的材料,包括一些廢棄物件的二次循環(huán)利用。
比如,紙黏土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都是使用平時收集的紙質(zhì)包裝。這次展出的小天使花瓶的原型就是一個紙卷筒快遞包裝,根據(jù)它的形狀,美美先是想到要做成容器,后來加了紙黏土做成了天使。
拼布毯則用不要的衣服裁剪成方塊,然后拼接制成。美美說:“這些材料丟了很可惜,總是有‘物盡其用’的想法,通過改造,換一種方式存在,又可以陪伴我一段時間?!?/p>
我在美美的主頁里還曾翻到過一幅刺繡掛畫,上面拼接了一幅她在老撾旅游時買到的繡片和她自己縫制的小鳥圖案,并學著當?shù)厝说姆绞?,在小鳥周圍繡下了“I AM A FREE BIRD”的字樣。
怪好看的。
野生又自由
在創(chuàng)作中抵達“自我”
這似乎也是美美和小丸汁另一個共通的地方,她們不愛做重復的東西,看見什么好玩的材料和創(chuàng)作方式都想要試一試。
玩嘛,總是要玩得新鮮。
她們并不喜歡用“什么什么家”來定位自己,而更傾向于將自己看作自由的創(chuàng)作者。因為,創(chuàng)作是一種進行時的狀態(tài),它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突破特定的范疇。
然而,縱使有千般表達的方式,總是離不開自我當下的感受。
正如當我問小丸汁畫畫的時候內(nèi)心在想什么時,她說她有時候畫小貓翻白眼、看書,唱歌吃東西,其實是在畫自己。畫中的小狗喜歡喝咖啡,其實也是她自己喜歡喝。
而在美美看來呢,“表達”是人的本能,人的感受可能有相同之處,表達的內(nèi)容和方式也會相似,但是每一個人又是不一樣的。
就像創(chuàng)作者們最重視的原創(chuàng),其實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表達。
“去描繪我眼中的‘花’,用我的方式表現(xiàn)‘快樂’,不管用什么媒介,誠實地表達自己就是原創(chuàng)?!泵烂勒f:“原創(chuàng)的重要性關(guān)系到‘我’是否重要,通過作品在向他人展示我的思考和感受,同時這些也可以幫助我更加認識自己?!?/p>
那么,現(xiàn)在
就讓我們一起去樹下
看美美和小丸汁
那些裝在色彩里的自我和快樂吧
展覽信息
maymaychen×小丸汁雙人展
08/14-09/14
樹下zakka
free
編輯丨小都
圖源丨小丸汁、maymaychen、樹下zakka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眾號丨YOU成都視頻號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場小程序 | YOU在場小紅書
合作添加微信號
YOUCHENGDUDU
· 歡迎把小都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哦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