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許利平 底線思維 上海
近日,印度尼西亞爆發(fā)大規(guī)模示威,抗議國會議員享有高額住房補貼。8月28日,一名年輕網約摩托車司機在沖突中被警用裝甲車碾壓身亡,相關視頻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引發(fā)全國憤慨,導致抗議活動迅速升級為暴力沖突,并蔓延至泗水、萬隆等多個主要城市。抗議者沖擊議會大樓、焚燒警察局及公共設施,甚至洗劫了財政部部長等政府高官的住宅。
截至目前,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已承諾將重新調整議員津貼制度,并對涉事警察展開調查。然而,全國局勢尚未完全平息。
這次暴亂折射了印尼的哪些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因此次暴亂是印尼自1998年以來規(guī)模較大的社會動蕩之一,不少評論擔憂后續(xù)會重現當年排華場面,實際情況如何?觀察者網就相關問題,連線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
觀察者網:印尼本次暴亂的導火索是國會議員每月5000萬印尼盾(約2.16萬人民幣)的住房津貼,這幾乎是雅加達最低工資的10倍。這種待遇在印尼的政治中是否是常態(tài)?
許利平:印尼公務員的待遇總體來說一般,基層公務員和高級公務員待遇差距較大,特別是津貼待遇。對于像國會議員這樣高級公務員,有各種津貼,經常會有調整,以保證其能相對有尊嚴地生活,不過這方面的信息很少公開。
這次暴亂的導火索是國會議員的住房津貼,這一津貼僅維持一年,到今年10月份就結束了,幾個缺乏政治經驗的國會議員將津貼數額公開,并且國會副議長蘇夫米還進一步解釋,使得該事件進一步發(fā)酵。也因此,包括蘇夫米在內的相關議員都被停職了。這也說明,這些政客不太了解民眾的心理,缺乏應對民眾情緒的經驗。
抗議者縱火燒建筑物 圖自法新社
觀察者網:這次暴亂反映了印尼的哪些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很多人將此次事件歸因于懸殊的貧富差距,在您看來,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誘因?
許利平:印尼貧富懸殊的情況確實較為嚴重。印尼作為“千島之國”,各島嶼間差別較大,地區(qū)差異和階層差異都十分明顯,絕大部分民眾生活比較拮據。不過,在貧富懸殊方面,印尼的情況相對菲律賓而言要好一些。
除此之外,此次事件還受到工會等因素的影響。本次示威活動的組織力量中,工會和大學生是兩大主力。在印尼歷次抗議活動中,大學生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面對社會不公、政治貪污腐敗等議題時,大學生通常會沖在最前面,他們是此次示威活動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另一個主要推手是工會,工會借此次機會希望爭取更多工人權益,例如涉及用工的外包制度、提高最低工資等,同時也試圖借此進一步展示自身力量。
此次參與者主要是普拉博沃的支持階層,暫時未看到有政黨在背后推動,但社會組織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
觀察者網:普拉博沃此前就曾多次指責稱外國資助的非政府組織在印尼國內煽動挑釁和分裂。有分析認為本次抗議背后不排除有西方國家推波助瀾的可能。您認為有這方面的可能嗎?
許利平:目前,我并沒有看到有外國組織在策劃和推動相關事件的明確證據;不過,也不排除存在一些外國勢力借此機會興風作浪的可能性,主要這次選擇的時間點有點耐人尋味。
觀察者網:普拉博沃宣布采取削減議員津貼等措施,您估計這些方案是否足以平息民憤?
許利平:我個人認為,接下來的示威活動的頻率和烈度會有所緩和。這是因為,示威活動的導火索是議員的住房津貼問題,如今這部分津貼已宣布取消;而民眾的其他訴求,很多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還需要從制度層面進行長期調整。因此,繼續(xù)鬧下去實際上沒有太大意義。
而且,任何持續(xù)或大規(guī)模的游行示威和社會運動,往往都需要資金支持。在印尼,老百姓自發(fā)上街或示威的情況并不普遍,更多是由社會力量或社會組織推動的。就目前情況來看,我認為這些力量尚不足以維持持續(xù)性的暴亂。
示威者舉著動漫《海賊王》的旗幟抗議政府 圖自法新社
觀察者網:這次暴亂被認為是印尼自1998年以來規(guī)模較大的社會動蕩之一,也讓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聯想起當年的排華浪潮。聽您的意思,這次暴亂不會發(fā)展到這一地步,是嗎?
許利平:我認為,印尼目前并不具備發(fā)生類似1998年那樣事件的社會基礎。從制度層面來看,印尼早已廢除了所有排華法令,對華人的歧視性稱呼也已改變。更重要的是,與1998年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相比,如今中國已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這已成為海外華人華僑的重要保障之一。此外,中國企業(yè)在印尼的投資為當地創(chuàng)造了大量就業(yè)機會,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社會效益,這與過去的情況已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推特、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確實存在個別媒體煽動反華言論的情況,但這只是極少數現象,難以形成氣候。我認為我們中國人應冷靜分析此事,不要動不動就將對方社會的騷亂與自身聯系起來,要盡量保持平常心。另外,也提醒在印尼等國家經營的中國企業(yè),在合法經營的同時,可以適當保持低調。
觀察者網:前不久,美國和印尼的關稅談判也有了初步結果,即美國對所有進口的印尼商品征收19%的關稅,而美國對印尼的出口將享受免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待遇。這一談判結果可能會如何影響印尼的經濟?可能給在印尼中企的后續(xù)經營增加什么挑戰(zhàn)?
許利平:印尼和越南不同,它是一個以國內消費為主要驅動的經濟體,對外依存度沒有越南那么高,尤其是對美國的出口,僅占其整個出口的7%-10%左右。這次談判中,印尼承諾采購50架波音飛機和150億美元美國能源產品,這無疑給印尼帶來了一定壓力。印尼即便失去美國市場,我個人認為對印尼經濟的影響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不過,如果美國要求對印尼的一些關鍵礦產擁有優(yōu)先采購權,這可能會對我們產生一些影響。但目前我們尚未看到具體協議,未來這些協議將如何落實,仍有待觀察。
延伸閱讀
印尼總統觀禮閱兵式
北京時間3日凌晨,這位四天前曾因國內抗議宣布取消訪華行程的領導人突然抵達北京,準備出席“9·3”紀念活動。
中國外交部3日一早特意作出回應: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頂著上任近一年來最嚴峻國內挑戰(zhàn)的壓力,印尼總統普拉博沃為何重拾訪華行程?回國后,等待他的又將是怎樣的考驗?
為何重啟行程?
央視畫面顯示,3日,在紀念大會舉行前,普拉博沃走在天安門城樓前的紅毯上,徐徐入場。
在受邀出席“9·3”紀念活動的26位外國領導人中,普拉博沃因“最后一刻”抵達而備受矚目。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這一幕被認為不會發(fā)生。
8月30日,印尼傳來“大新聞”——由于抗議示威升級,普拉博沃取消訪華行程,以專注應對國內局勢,印尼總統府還為此向中國致歉。
不料,幾天后,印尼又帶來了驚喜,還有誠意與信義。
從取消到恢復,印尼總統此次中國之行有點“好事多磨”,一轉再轉背后釋放哪些信號?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認為,普拉博沃重啟訪華行程與國內局勢趨緩、兩國密切溝通以及印尼平衡外交有關。
首先,國內局勢逐步平穩(wěn)、可控。
先前取消行程主要因為國內局勢不明朗,當時示威游行有蔓延趨勢,還發(fā)生暴力活動,引發(fā)社會恐慌,普拉博沃可能認為需要進一步管控局勢,此時出訪不合適。之后,政府采取綜合措施,緊張局勢已趨緩。
按照印尼國務秘書哈迪的說法,印尼社會秩序正在恢復正常,普拉博沃決定重啟行程??偨y周二晚啟程,預計周三回國。
其次,中印尼雙方密切溝通,共同促成。
中國方面,據印尼國務秘書哈迪稱,中國政府向印尼表達希望普拉博沃參加“9·3”紀念活動的強烈愿望。
印尼方面,希望通過此訪與中國加強友好合作關系,同時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關口,作為當年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的重要一員,參加九三閱兵對印尼自身也有重要意義。
許利平說,普拉博沃從當地時間2日晚8點即北京時間晚9點起飛,飛行約7個小時,直至3日凌晨才到北京,說明這趟行程非常不易,展現出中印尼關系的堅實穩(wěn)固。
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與普拉博沃會晤時指出,總統先生克服困難來華出席紀念活動,體現了對中印尼關系的重視和印尼人民對中國人民的真摯友好情誼。
與此同時,普拉博沃此行不僅出席“9·3”紀念活動,還有推進雙方務實合作的需要,包括與中方敲定重大合作項目。比如采購國防武器、推進雅萬高鐵延長線建設、加強投資合作等。
第三,印尼平衡外交之需。
普拉博沃此次訪華還有一個背景是,他將于9月下旬赴美出席聯合國大會并可能訪美。
許利平指出,訪美前先訪華,體現普拉博沃對大國平衡外交的重視,也進一步彰顯其對中印尼關系的高度重視。
抗議根源何在?
如果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抗議風暴,普拉博沃訪華行程不會一波三折。
從其來去匆匆中也可看出普拉博沃“人在外心在家”。
過去一周里,這場抗議示威持續(xù)發(fā)酵,席卷全國,演變?yōu)橛∧釘凳陙碜顕乐氐纳鐣邮帯?/p>
盡管總體形勢已趨穩(wěn),但外界仍在追根究底:這一切何以發(fā)生?
示威活動始于首都雅加達,最初以和平方式進行,主要抗議政府去年推出的10倍于當地最低工資的議員高額住房津貼。
隨著一名送外賣的摩的司機被防暴警車意外撞倒身亡,事態(tài)驟然升級并趨向暴力化,“質變”為騷亂和搶劫。同時,示威者與警方也走向對峙、沖突。
截至目前,騷亂已造成10人死亡,并給雅加達造成數百萬美元損失。
事實上,就在普拉博沃來華之際,印尼國內似乎仍有零星抗議。
輿論認為,這場數十年來最大規(guī)??棺h是印尼民怨累積許久后的總爆發(fā),暴露出政治精英腐化、貧富鴻溝擴大、經濟不平等、警察暴力執(zhí)法等深層次問題。
在許利平看來,社會不公、貪污腐化、貧富懸殊、階層固化等問題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并非印尼獨有,印尼也不是問題最嚴重的國家。這次之所以突然爆發(fā)廣泛抗議活動,與國際國內因素有關。
國際層面,隨著逆全球化、保守主義趨勢加劇,美國濫施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產供鏈造成沖擊,再疊加俄烏沖突,外溢效應影響各國。比如,多國面臨輸入型通脹,印尼也不例外。
“其實印尼經濟尚可,增長率達到5%,基本符合預期,物價上升、失業(yè)率走高主要受國際因素影響?!?/p>
國內層面,印尼政府大幅削減預算以因應外部變局,但未增加社會福利和教育等支出,反而提高議員津貼,為此激起眾怒,被認為精英層對民眾疾苦不聞不問,毫無同理心。
許利平補充道,這次騷亂還夾雜黑幫勢力,或與普拉博沃打黑反貪以改善印尼營商環(huán)境相關。
“學生和工會通常是印尼抗議活動背后的兩大組織力量,但他們不會打砸搶,幕后黑手很可能是黑幫,他們在渾水摸魚,為暴亂提供資金支持。”
此次騷亂還讓不少印尼民眾憶及1998年內亂。
對此,許利平認為,這次情形與1998年不可同日而語,不能簡單類比,未來局勢預計會逐步平息。
一來,示威游行在印尼較普遍,無需大驚小怪;二來,印尼不存在大規(guī)模動亂的社會基礎。畢竟持續(xù)示威游行對營商環(huán)境不利,有礙國家經濟發(fā)展,最終損害的還是普通民眾利益。
未來挑戰(zhàn)仍存
下月,普拉博沃執(zhí)政將滿一年。在此節(jié)骨眼上,國內突然生亂,被視為這位“強人”總統任內遭遇的首個重大危機。
遙想去年10月發(fā)表就職演說時,普拉博沃雄心勃勃,承諾將印尼經濟增長率從5%提升至8%,誓言解決國內貧困、營養(yǎng)不良和教育問題,并將直面腐敗等內部挑戰(zhàn)。
始料未及的是,臨近上臺一周年之際,普拉博沃收獲的不是掌聲,而是抗議聲。這是否意味著民眾正在用腳投票、普拉博沃未來執(zhí)政之路將更加曲折?
許利平認為,普拉博沃上任近一年來,整體延續(xù)前總統佐科路線,同時也推出自己的政策和計劃,如免費午餐、建設“超級海堤”等。其執(zhí)政仍處于整合調試階段,包括協調龐大內閣、確保新部門運轉。
從矛頭指向來看,此次抗議主要針對國會議員而非普拉博沃。比如地方議會大樓被縱火、議員住宅遭洗劫,說明襲擊目標明確。
但普拉博沃政府在保護勞工權利(如實施用工外包制度)、提高最低工資等方面尚無作為,因此也負有一定責任,難免被波及。
從危機應對來看,普拉博沃迅速、果斷采取行動,體現軍人作風,措施得力。
包括取消議員福利,打擊暴力,召集政黨和宗教領袖開會共商對策,與議員、工會、青年組織等展開廣泛對話,慰問被碾壓致死的摩的司機家屬等。
不過,許利平表示,經歷此次考驗,普拉博沃今后執(zhí)政可能會作出一些調整。
比如,建立更多溝通渠道以傾聽民眾聲音;更多關注民生問題尤其是中下層民眾訴求,并在教育、家庭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與社會援助。
此外,如何理清政策先后順序,平衡發(fā)展與社會福利的關系,著重通過發(fā)展解決就業(yè)和預算不足問題將是普拉博沃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