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金牛區(qū)小半年,日常半徑更多在這里打轉(zhuǎn)。以出租房為原點,書店、菜市場、飯店、公園......不需要做攻略翻點評,靠眼緣也常有新鮮可探索。
有天去附近公園散步,幾個人約著吃飯,看到這家名為“炳林牛肉1986年”的店時,一致決定進(jìn)去。
茶店子老店、1986年——在門口解鎖的這兩個信息,已然很有份量。
小店并不醒目,位置處于拐角深處,門口又有一小片綠化帶。若是夜晚,靠近馬路一側(cè)紅色店招則會被淹沒。夏日里,門口一桌食客或許也會被認(rèn)為在乘涼。行人三三兩兩經(jīng)過,腳步向前。
牛肉館子吃過很多,我們曾寫過,評論區(qū)也有許多朋友分享私藏。這家炳林牛肉有什么吃頭?
菜單遞上來,粉蒸牛肉、涼拌牛肉、鹵牛肉等經(jīng)典菜是常見的,但特色菜里的“一根?!笔鞘裁?/strong>?
以開盲盒的心情,幾個人嘰嘰喳喳討論著,同時快速在菜單上畫上幾個勾,坐等上菜。
這樣的館子,肯定是吃味道咯,店內(nèi)空間布局十分老派。等菜之余大致瞄了眼環(huán)境,幾張大小桌子一擺,最里面是炒菜區(qū)、拌菜區(qū);門口一側(cè)是收銀臺;四周墻上,獎牌、電視機(jī)、電風(fēng)扇、標(biāo)語啥都有。舊舊的,很安心。
無需等位,現(xiàn)炒現(xiàn)吃。隔著透明玻璃看兩位廚師起鍋燒油、炒菜、盛出,轉(zhuǎn)移至桌上。我們也自然加入這節(jié)奏,迅速加好米飯,開動。
看到這道一根牛時,我想起菜單上沒點的泡椒牛雜。因為這道菜也算“牛雜”,就是把牛的各個部位——牛肉、牛肚、牛蹄筋等混著爆炒。配上青花椒、辣椒、芹菜段,每一筷子吃著口感都不一樣,確實很有特色。
整體口感是微麻不辣。盤里的青花椒看著很新鮮,想起前幾天去海椒市,我們曾在某小區(qū)里看到一棵好棒的花椒樹,開得正是季節(jié)。
四川人吃飯,總得有個涼菜嘛。涼拌牛肉家家有,但家家都不同。面前的這一盤,紅油放得不多,初聞起來沒有那種勾人的香。但一筷子入嘴,第一反應(yīng),好吃。
鹵過的牛肉切成薄片,看著挺軟爛掉渣,吃著又香又入味,我們還在調(diào)料里吃出了點芝麻醬的感覺??傊?,適合下酒。
這家店的一大特點,是菜品份量足??匆姼舯谧酪蝗寺渥?,點上一份水煮牛肉便夠了,我們才反應(yīng)過來可能吃不完(不過無妨,可打包)。
豆花牛肉上桌,便是米飯消失術(shù)環(huán)節(jié)。豆花柔嫩,單吃有些沒味;牛肉大片,個人覺得略咸。但盛上一勺與米飯攪拌均勻后,瞬間覺得對了。
同樣屬于費米飯的菜,是爛肉粉條。好久沒吃過這么好吃的爛肉粉條了,裹上些湯汁的細(xì)粉絲口感輕盈,配上肉沫,簡直就是好吃的“澆頭”。拌著米飯連吃兩碗不是問題。
另外還點了道芹菜炒牛肉。牛肉條口感緊實有嚼勁,搭配清爽的芹菜段,是家常炒菜,簡簡單單的好吃。
最后,一份拌三絲,黃瓜、紅椒、粉絲搭配,紅椒泛甜,黃瓜清爽,完美收尾。
幾個人吃得滿足,摸摸肚皮去結(jié)賬。一位爺爺拿出計算器,比劃著確認(rèn)菜單與價格。這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爺爺身上掛著一個小牌,上面寫著聾啞人。后來得知,這家店的部分服務(wù)員是聾啞人。
老館子里,每個人各司其職,做菜、上菜、結(jié)賬,各自工作的部分都讓人覺得很專業(yè)。一天結(jié)束,所有工作人員圍坐一桌,吃著晚飯聊著天的場景也很平常。
就這樣簡簡單單地,一家歷經(jīng)三代人傳承的店里,有食物的味道,有時間的印記,也有溫暖的地方。
下次再去咯。
炳林牛肉1986年
花照壁中橫街456號尚熙庭苑405、407號商鋪
編輯、圖源丨李可以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眾號丨YOU成都視頻號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場小程序 | YOU在場小紅書
合作添加微信號
YOUCHENGDUDU
· 歡迎把小都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哦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