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這位曾力捧特朗普的硅谷巨頭,如今在美國政壇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他宣布成立全新的“美國黨”,引發(fā)軒然大波。還未等新黨的黨綱公布,特朗普便公開表示,考慮將馬斯克驅(qū)逐出境。這一戲劇性轉(zhuǎn)折,令人不禁要問:新黨命運幾何?馬斯克是否真的自尋死路?
回顧2024年聯(lián)邦選舉,馬斯克曾豪擲2.9億美元鼎力支持特朗普,助其入主白宮,“政府效率部”更是在馬斯克牽頭下成立,推動裁員、削減開支,讓特朗普在勝選演講時多次提及他的名字。那是兩人蜜月期,合作無間,目標一致。
然而,局勢很快發(fā)生劇變。2025年7月3日,眾議院險些通過了令馬斯克無法接受的“大而美法案”:一方面徹底取消電動車和清潔能源產(chǎn)業(yè)補貼,直接威脅特斯拉與SpaceX的根基;另一方面又將美國債務(wù)上限陡增5萬億美元,讓原本就高企的國債危機雪上加霜。面對生存威脅,馬斯克先是強烈抗議,后果斷劃清界線。
果不其然,法案通過僅兩天,馬斯克就在社交媒體上高調(diào)宣布“美國黨”正式成立,誓言“奪回美國人民的自由”。外界普遍擔憂,這一新政黨會不會成為撼動兩黨格局的“第三極”?不過馬斯克并無進軍總統(tǒng)寶座的野心,而是打算以“關(guān)鍵席位”撬動國會平衡。據(jù)悉,“美國黨”計劃在2026年中期選舉里力爭拿下2-3個參議院席位、8-10個眾議院席位,以小搏大,在膠著州發(fā)揮決定性作用。
但現(xiàn)實遠比想象殘酷。美國選舉“贏家通吃”的制度,對第三黨始終不友好。即便擁有龐大資源,也可能落得一無所獲。歷史上,自由黨曾有65萬注冊選民,最終仍空手而歸。
馬斯克組黨削弱的正是共和黨基本盤。若分流票源,加劇共和黨在關(guān)鍵州失地,反而讓民主黨受益。因此,民主黨對“美國黨”態(tài)度曖昧,靜觀其利。在共和黨內(nèi)部,不滿《大而美法案》和現(xiàn)有政策的“MAGA”派系,極有可能被馬斯克吸引。許多徘徊于兩黨之間的中間選民,本就渴望新選擇。
特朗普則毫不留情,對昔日“金主”痛下殺手。不僅威脅調(diào)查馬斯克的入籍流程,暗示可能剝奪其公民身份,還計劃砍掉SpaceX與NASA等巨額政府合同,切斷資金鏈。馬斯克雖貴為世界首富,但在美國制度和政治博弈下,影響力瞬間縮水。
對馬斯克而言,“美國黨”已非簡單政治實驗,更是自我保護和商業(yè)生存的背水一戰(zhàn)。特朗普步步緊逼,意在耗盡他的資本。馬斯克所有籌碼,幾乎只剩選民的支持。如果新黨能在中期選舉中斬獲席位,他或?qū)⒊蔀閲鴷摹瓣P(guān)鍵少數(shù)”,左右立法進程;否則,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個人和企業(yè)風險,甚至淪為“沒有國家的人”。
“美國黨”未來如何,尚難預(yù)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科技大亨與總統(tǒng)的直接較量,必將深刻影響美國政局,也將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無論結(jié)局如何。
馬斯克建黨不是意氣用事,而是為保商業(yè)帝國與自身安全不得已為之。然而,美國體制對第三黨極為苛刻,新黨前途未卜。此舉無疑攪動了共和黨乃至整個美國政治的大盤,也讓馬斯克和特朗普徹底走向?qū)α?。接下來,就看馬斯克能否借助第三黨效應(yīng),在權(quán)力與輿論夾縫中覓得一席生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