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老一輩的職場人總是覺得年輕一代的職場人坐不住,動不動“一言不合就跳槽”。而且,對于新一代的年輕人,他們對跳槽不僅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更是直言不諱的說,古人不是說了嗎?“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所以,換個工作跳個槽,沒什么大不了。
但是對于老一輩的職場人來說,他們更偏于“現(xiàn)世安穩(wěn)”,但凡是覺得所選還不錯,大概率都是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的繼續(xù)走下去,即便是在職場中遇到不如意之事,也是能忍則忍。所以,在老一輩職場人眼里,“安穩(wěn)”就是“忠誠”的一種體現(xiàn)。正是因為這樣,老一輩的職場人,總是感嘆,年輕一代職場人坐不住啊,性子需要磨一磨。
那么,問題來了,“頻繁跳槽”真的就是“良禽擇木而棲”嗎?很顯然,這個問題無法直接“蓋棺定論”。我們不能直接批判“頻繁跳槽”的人就是不忠于職場、不忠于事業(yè),也不能直接肯定“頻繁跳槽”就是“樹挪死、人挪活”。因為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看。
以前我有一個朋友,要論跳槽的頻繁,他的確堪稱是“朝秦暮楚”,但是他的跳槽和別人的跳槽,從邏輯上有著很大的區(qū)別。為什么?他曾與我聊天時說,他之所以跳槽是因為他已經(jīng)將老東家所有的東西都學會了,如果繼續(xù)呆在這里,沒有發(fā)展和進步的空間了。正是因為這樣,他現(xiàn)在混得很好。
但也有人,頻繁跳槽并不是因為觸及到了行業(yè)的天花板,更不是學了一身本事,而只是嫌棄老東家“貧窮落后”,或者“一山望著一山高”,這種人的頻繁跳槽,就算一身buff加身,可能最終也只能“泯然眾人矣”。原因很簡單,因為你連老東家的任何長處都看不見,也任何長處都沒學到,只是好高騖遠,這樣的人在職場是混不出名堂的。
人在職場,究竟要不要跳槽,其實與“擇木而棲,擇主而事”沒有多大關系,與“樹挪死,人挪活”也沒有多大關聯(lián)。真正關聯(lián)的是你個人本身,如果你很牛,就算你頻繁跳槽,也會被人認為你是經(jīng)驗豐富、人中龍鳳;如果你很菜,就算你從不跳槽,也被被人認為是碌碌無為、泛泛之輩。
那么,人在職場,究竟是頻繁跳槽好還是樂于安穩(wěn)好?其實這個問題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如果“家中有礦”,樂于安穩(wěn)又何嘗不是一件令人愜意的事情?如果“歲月靜好”,樂于安穩(wěn)又何嘗不是一種逍遙自在的事情?如果“相處愉快”,樂于安穩(wěn)又何嘗不是一段鮮衣怒馬的人生?如此說來,安穩(wěn)又有什么不好?
但是,我們并不能因為這樣就來批判“頻繁跳槽”的人怎樣怎樣,因為,都是成年人,都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能力了,如何對待職業(yè)、如何對待事業(yè)、如何對待職場,那都是他們自己的事,究竟好不好,像喝水一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猶如穿鞋一樣,“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
正如小學的時候讀過的一篇課文,好像叫《畫楊桃》,其中一句“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堪稱全文金句。其實,人在職場,是安于現(xiàn)在,還是頻繁跳槽,都是他們站在自己角度上的選擇,旁觀者,來自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都只是片面的角度,所以,直接“蓋棺定論”為時尚早。
不過,人在職場中,一般不建議頻繁跳槽,除非一是你超級不喜歡那個環(huán)境,跳槽純屬“情非得已”;二是你已經(jīng)將老東家所有東西都已經(jīng)了若指掌,已經(jīng)沒有進步空間,跳槽為了“更進一步”;三是特殊原因,需要先走一步,跳槽也是“無奈之舉”;四是因為被提拔,跳槽只是“他山之石”。如若不然,頻繁跳槽往往會被人“貼標簽”,而且,很多用人單位,大約的確不太喜歡“頻繁跳槽”的“人才”。
所以,無論是“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還是“樹挪死,人挪活”,對于職場中的人來說,還是先老老實實的練本事、踏踏實實的練能力,沒本事、沒能力,無論是安穩(wěn)還是跳槽,都難以得償所愿、順遂如意,終將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本圖文由“尚書臺”新媒體原創(chuàng)出品,作者金蘭,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復制、翻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