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毒風暴》真實地再現(xiàn)了普羅大眾在欲望與生計中的掙扎沉浮,鑿開了國產劇罕見的罪惡生態(tài)剖面,細膩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警察,如何以自身血肉填補時代裂縫。
作者|魏僑、編輯|丁宇
很久沒有看到如此觸目驚心的電視劇了。
從樹枝穿透人體的駭人死亡現(xiàn)場,到孩子的奶瓶與制毒的燒瓶出現(xiàn)在同一個鏡頭里,到平平無奇的破舊化工廠里面隱藏的制毒現(xiàn)場,再到從整個倉庫里傾瀉出的11噸毒品……
這些鏡頭搖搖晃晃,讓人看完極“不舒服”,但在熱播的《掃毒風暴》中并不少見。對于一部緝毒題材的作品來說,這種獨特的紀實影像風格,恰恰真實呈現(xiàn)了毒品的恐怖與罪惡,而緝毒警察在面對殘酷與復雜的行動時的英勇無畏,更是在這種第一視角中有了直觀的體現(xiàn)。
《掃毒風暴》是名副其實的硬核、大尺度的作品,但這些具有視覺沖擊力的部分只是一種外化。該劇之所以能成為暑期高口碑劇集,是因為其真實地再現(xiàn)了普羅大眾在欲望與生計中的掙扎沉浮,鑿開了國產劇罕見的罪惡生態(tài)剖面,細膩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鮮活警察如何以自身血肉填補時代裂縫。
時代裂縫中的暗影
《掃毒風暴》的故事開場是一場婚宴,7分鐘的長鏡頭,記錄了走私家族盧家與權力樞紐黃家間的聯(lián)姻,亦將彼時的年代氛圍與表面和諧下的錢權暗流交代得淋漓盡致。
這場婚禮像是在解剖那個年代的病理樣本。派出所所長擔任證婚人暗示基層權力失守,后廚堆積的進口食材指向灰色貿易,喜糖盒里意外露出的冰毒包裝則埋下罪惡的引子……
20世紀90年代沿海小城西港的血色江湖就這樣浮出水面——埋在走私船之間的冰毒被查出,緊隨而來的是一場血腥而極具震懾意味的謀殺,這座小城中隱藏的龐大毒品犯罪勢力也開始了權力洗牌前的躁動。
《掃毒風暴》以社會切片替代案件切入,時代細節(jié)的精確還原成為敘事的基石。1995年的中國正在經(jīng)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蛻變,逐漸落后、破舊的老工廠和燈紅酒綠的歌舞廳形成鮮明對照,豪華的皇冠轎車碾過菜市場散落的魚鱗像是某種隱喻,新舊交替的時代,多種元素的交織,這些都通過搖晃的手持鏡頭與黃綠色調濾鏡復刻出來。
在經(jīng)濟野蠻生長的時候,罪惡也在滋生,新型毒品冰毒如同幽靈般順著經(jīng)濟狂飆的裂縫滲入市井巷尾。
緝毒警察林強峰(段奕宏飾)調任西港禁毒支隊,繼續(xù)追查毒品線索,而盧少驊(秦昊飾)則在巨大利益誘惑下從走私踏入制販毒的深淵,正邪對決由此開始。但劇中呈現(xiàn)的不僅是單線的警匪博弈,而是通過多線敘事,展現(xiàn)出罪惡背后的動因與交匯,織就了一張由金錢、欲望、人心匯聚而成的經(jīng)緯網(wǎng)。
林強峰、盧少驊
觀眾也由此看到,緝毒警察的工作之所以難,是因為毒品集團中有著錯綜復雜的多層級生態(tài):宛北的“云司令”(許紹雄飾)掌控著傳統(tǒng)海洛因帝國,其女婿周少雄(吳曉亮飾)試圖建立的冰毒新秩序,金鎮(zhèn)長(王建新飾)利用基層權力編織的保護網(wǎng),龍哥(侯巖松飾)在街頭建立的零售終端……每個層級都有其運行規(guī)則與生存邏輯。
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毒販不是在深山老林中荷槍實彈的兇惡暴徒,而可能是商場上光鮮亮麗的富商、身邊老實巴交一輩子的同事、甚至是和藹可親滿嘴仁義道德的鎮(zhèn)長。《掃毒風暴》像一把快刀,剖出彼時復雜社會的清晰截面,讓觀眾看到罪惡不再只是是個體墮落,而是系統(tǒng)裂縫滋生的菌斑。
吳曉亮飾演周少雄
正邪的對壘下,不同陣營的內部都呈現(xiàn)出復雜的問題。警局中追查海洛因與冰毒兩條線逐漸指向同一個方向,兩方人馬不可避免出現(xiàn)碰撞與摩擦,而警局的內鬼逐漸浮出水面,局勢更加復雜與緊張,反轉與沖突接踵而至,這正是故事隨著劇情鋪陳漸入佳境,熱度持續(xù)走高的原因。
雖然“熬過X集就好看”已經(jīng)成為一些劇集營銷的慣用話術,但《掃毒風暴》所展現(xiàn)的這張巨型人物關系圖,的確是需要慢慢來品才能感受到毒霧彌漫和暗流涌動。緝毒工作本身就不是一部爽劇,而《掃毒風暴》所謂的“慢熱”,才更接近于真實的緝毒戰(zhàn)場。
復雜的人性光譜
《掃毒風暴》中多線敘事、交織相融的劇情網(wǎng),正是通過塑造了許多立體而復雜的角色共同構建起來的。無論是警察還是毒販,都不是頂著正義或者邪惡標簽的符號,而是真實的、有缺點、有自己想法的人。他們相互糾纏、彼此碰撞,才有了這樣精彩的故事。
比如,《掃毒風暴》正義一方的警察并非傳統(tǒng)的“偉光正”形象,而是真實可感、有血有肉。段奕宏飾演的緝毒警林強峰是從宛北毒窟歸來的臥底,他見過最駭人的罪惡,也見過戰(zhàn)友慘烈的犧牲,所以他的形象勢必帶著那么一些“江湖氣”,如同銹蝕的刀鞘重返戰(zhàn)場。
他總是不自覺地摩挲鎖骨處的煙頭燙痕,會在密閉空間里如困獸般呼吸急促。他甚至有些“暴躁”,會因案件停滯摔碎同事的茶杯;或者有些“計較”,打車時算計幾塊錢的路程費。這些“不完美”讓林強峰呈現(xiàn)出真實落地的氣質,也讓他的與毒販的驚險博弈更具現(xiàn)實重量。
劇中對緝毒工作的日常化敘述,也打破了同類題材劇集慣有的英雄神話敘事。林強峰帶領的”三劍客”小組甚至被戲稱為”拖油瓶”,他們各有各的缺點,卻又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挺身而出。緝毒警們有人愛情美滿,也有人婚姻破碎,有人在開槍時心慌手抖,有人蹲點時耍滑偷懶,他們每天槍林彈雨里拼命,也會因為功勞被搶而憤憤不平。這些看似消解戲劇張力的細節(jié),反而構建起更具說服力的正義群像。
《掃毒風暴》“三劍客”
而在反派塑造上,《掃毒風暴》也沒有落入“臉譜化”的俗套。盧少驊一出場就顯示出了八面玲瓏的特點,他退可顛勺炒菜、進可把酒言歡,游刃有余地游走在宴會上各方勢力之間,就連面對闖入現(xiàn)場的警察也能面不改色、應對自如,但那雙深潭般的眼睛卻始終無波無瀾,幽深不見底。
故事沒有著力刻畫他的由善變惡,為毒販的罪惡賦予以不得已的借口,而是在一開始就在他的性格底色里埋下了罪惡的線索。盧少驊看似儒雅謙和、仗義善良,但實際上所有的“善舉”都是在世俗眼光下為利己而表演出來的人設。
秦昊飾演盧少驊
他就像一個精致利己的機器,永遠知道在當下的環(huán)境里如何做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他一直是個好丈夫,但在巨大利益面前卻毫不猶豫拉不知情的妻子墜入犯罪深淵。他真心實意借給師父救命錢,也在制毒的事敗露時,間接暗示師父一個人去抗下所有罪責。
做好人與做毒販,在盧少驊眼里沒有善惡,只有利弊。這讓他的犯罪有跡可循,也沒有落入“為罪犯開脫”的窠臼。
劇中能看到掙扎在現(xiàn)實苦難中的苦命人。就像鄧工這個角色,兢兢業(yè)業(yè)一輩子的老工程師拿不出妻子腎移植手術費,在絕望中穿上防塵服走進制毒實驗室。最終妻子尿血身亡,他懺悔自責,為徒頂罪自裁,是人性善惡兩面最真實殘酷的書寫。
這種冷峻的、不帶任何偏見的敘事視角,讓這部劇在反映現(xiàn)實的悲憫與抨擊罪惡的正向價值之間達到了平衡。劇中不吝書寫毒販們面對親人朋友時的重情義,也花費更多筆墨寫他們窮兇極惡,這正是一個真實的人被毒品所異化的恐怖之處。
正是因為他們有人的情感,有恐懼、有怯懦、有功利心,也有求生欲。在直面人性弱點后,依然選擇投身正義的,是扎根現(xiàn)實的真正的英雄,正是他們?yōu)槠樟_大眾對抗深不見底黑暗。對他們鮮活質樸的書寫,恰恰是對勇氣最真切的贊歌。
細處落筆展現(xiàn)正義之光
《掃毒風暴》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已突破28000,央視收視率開播25分鐘即破2%,豆瓣最高漲至8分,微博已經(jīng)漲分至9.4分,躋身今年高口碑劇前列。臨近收官,隨著多線敘事逐漸收束,正邪對決逐步升級。五年追緝終局之戰(zhàn)已經(jīng)打響,毒網(wǎng)終將迎來潰散之敗局,而關于劇集的熱烈討論卻仍在繼續(xù)。
騰訊視頻站內熱度
《掃毒風暴》大尺度的劇情之一是前所未有地展現(xiàn)了制毒技術的細節(jié)與革新,盧少驊用苯基丙酮替代麻黃素的工藝突破,使冰毒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純度提升至99%,直接撼動了傳統(tǒng)毒品市場的權力結構。
他在化工廠實驗室調配化學試劑時,鏡頭特寫燒瓶中旋轉的晶體,許多觀眾想起《絕命毒師》中老白在房車里制毒的經(jīng)典場景。但不同于老白迫于絕癥與貧窮被迫走上制毒之路,盧少驊是更清醒、更純粹的欲望沉淪。就像在被曾經(jīng)的老友戳穿犯罪事實時,他的眼中沒有驚慌、沒有悔恨,只有精密計算中斷的遺憾,以及亡命之徒的決絕。
相較于《絕命毒師》對于制毒的不切實際地浪漫化呈現(xiàn)和書寫了一個“梟雄”式的人物,《掃毒風暴》所展現(xiàn)的更多的是無數(shù)微小的正義力量,匯聚在一起對抗同樣由人性之惡匯聚的邪惡力量。
成功的國產刑偵劇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己的善惡抉擇,而是勾勒出龐大的時代背景,鋪陳蕓蕓眾生的生存與選擇。
劇中不乏11噸毒品傾瀉出來的震撼的鏡頭,也不缺少緝毒警察取得勝利的高光時刻,但更打動人心的地方,則是在細微之處。有阿勝奶奶蹣跚著將證據(jù)交給公安局,當即坐在長椅上靜默離世的身影,也有緝毒警李百川犧牲前沒寫完的扇面,空白處浸著汗?jié)n的指紋,緝毒警一排排無名無字的墓碑,隨著鏡頭緩緩抬升,緩緩延伸至天際。
11.99噸冰毒
《掃毒風暴》試圖還原現(xiàn)實中真正的禁毒一線的工作,從來不存在超人般的孤膽英雄,更多的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盡最大的努力在未知的危險與迷茫中掙扎、拼命,為心中的正義前仆后繼。
劇中的影像風格呈現(xiàn)出一種超前的實驗性,主創(chuàng)試圖用極具風格化的影像還原90年代真實氛圍,大量的手持鏡頭和偏色的光影帶來了強烈的沉浸感,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調動觀眾的情緒。
雖然劇集由于畫面晃動的眩暈和強烈的視覺沖擊而引起過爭議,但就像80后、90后們兒時看過的那些禁毒資料一樣,《掃毒風暴》中那些詭異荒誕、混亂可怖的吸毒、制毒畫面,一定會起到威懾作用。
當觀眾看到年輕的鼓手吸毒過量后瘋狂敲鼓,滿頭是汗、滿臉鮮血以一種詭異的狀態(tài)突然死亡;當觀眾看到光線迷離的屋內因為吸毒而幾近癲狂的男女,瘋癲地從高樓一躍而下摔成重傷……劇中沒有一句禁毒口號,卻比說教更具穿透力。
如今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天網(wǎng)覆蓋、利用高精尖科技追兇的新時代,而《掃毒風暴》在2025年將1995年的手繪通緝令重現(xiàn),那些需要依靠人的勇氣、智慧、肉身去與黑暗周旋搏斗的過去正是我們的來時路,洶涌變化的30年間,千萬無名緝毒警察是與黑暗搏斗的禁毒戰(zhàn)線上最堅韌、最偉岸的燈塔。
作為禁毒力度世界第一的國家,國產緝毒劇有著天然的題材特殊性。在禁毒敘事的作品中,中國故事的特殊價值正在于此——不吝直面深淵的引力與黑暗,卻始終堅信光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