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guān)于新款問界M7(參數(shù)丨圖片)的無偽裝實車圖在全網(wǎng)是滿天飛,壓根就沒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念寒看了一下實車圖,當時我就驚呆了,這哪是新款M7?。窟@分明就是臺“縮小版”的問界M9嘛!
要不是車屁股后面那“M7”的尾標清清楚楚,我還真以為是M9出了個新版本了...
不廢話,先從車頭聊起。那方方正正的車頭輪廓,簡直就是從M9身上直接“Ctrl+C”過來的,只不過體量感小了一圈,不像M9那么魁梧霸氣。
貫穿式的燈帶連接著兩側(cè)大燈,這已經(jīng)是鴻蒙智行家族的“身份證”了,辨識度拉滿。
不過細節(jié)上還是做了區(qū)隔,大燈內(nèi)部那個C字形的雙層日行燈結(jié)構(gòu),中間還穿插著鍍鉻條,算是跟老大哥M9最明顯的不同。
但說實話,整個多邊形的燈組造型,萬變不離其宗。
下方那個標志性的“淚溝”式縱向進氣道設(shè)計也保留了,配合突出的前保險杠和梯形下格柵,整個前臉的氣場,比現(xiàn)款M7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轉(zhuǎn)到車身側(cè)面,那種“小號M9”的感覺就更強烈了。
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聽說這次的白車身是重新開發(fā)過的。
這事兒可不小,說明華為也意識到,老款M7那個基于賽力斯SF5優(yōu)化來的底子,在現(xiàn)在這個內(nèi)卷到極致的市場里,確實有點不夠看了。
這次重做白車身,不光是為了套上新M9的外殼,更是為了在車身剛性、安全性、NVH這些內(nèi)在素質(zhì)上脫胎換骨。這份誠意,念寒我得點個贊。
從側(cè)面看,方正硬朗的線條、恰到好處的鍍鉻裝飾、隱藏式門把手、大尺寸低風阻輪轂,這些流行元素一個沒落下。
我敢打賭,新車的尺寸,特別是軸距,肯定會有不小的提升,畢竟現(xiàn)在誰家新車不說自己是“大沙發(fā)”、“移動的家”呢?空間不大點,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車尾部分嘛,車頂那個大尺寸的擾流板挺吸睛搶眼的。
尾燈的設(shè)計有點意思,雖然也是貫穿式,但樣式跟M9又不一樣,是一整條比較粗壯的燈帶,沒有在兩端做加粗處理,不知道點亮之后會不會有新的“燈語”動畫,這你受得了嗎?
不過,整個尾箱的造型,那種方正、敦實的感覺,包括牌照框區(qū)域的設(shè)計,還是和M9一脈相承。
當然,像車頂?shù)募す饫走_這種華為高階智駕的“眼睛”,必然不會缺席,這可是華為系車型的核心競爭力。
聊到這兒,咱們得往深了說說。為啥要這么大動干戈地改款?要知道,現(xiàn)款問界M7去年可是創(chuàng)造過銷量神話的。
但市場就是這么殘酷,高光過后,面對理想L6這些新對手的貼身肉搏,M7的壓力越來越大,銷量也出現(xiàn)了疲態(tài)。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更是你死我活的技術(shù)迭代。這次堪比換代的升級,就是華為打出的一張王牌。
至于內(nèi)飾,雖然還沒圖,但用腳指頭想也知道,肯定會全面向M9看齊。那塊巨大的中控屏、HarmonyOS智能座艙的絲滑體驗、更精致的用料、更舒適的座椅,都給你安排上。
再加上遙遙領(lǐng)先的HUAWEI ADS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這套“組合拳”打出來,競爭力絕對是頂尖的。
新款問界M7這次的升級,是沖著解決老款車型的底層短板來的,同時把旗艦車型的設(shè)計和體驗下放,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重新奪回市場話語權(quán)。
對我們消費者來說,這是好事。念寒我在這兒給大家提個醒,如果你最近在看25-30萬價位的SUV,特別是對理想L6、L7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再等等。
等新款M7正式發(fā)布,看看它的最終定價。畢竟價格定生死啊,如果華為給出一個足夠有誠意的價格,那這個級別的市場,恐怕又要迎來一場血雨腥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