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原本平淡無奇的大運會熱身賽,卻因為廣東男籃主教練杜鋒與年輕中鋒徐昕之間的激烈沖突,成了全網(wǎng)熱議的焦點。
這位年輕球員為何會在眾目睽睽之下與功勛主帥杜鋒公開起爭執(zhí)?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北京時間7月28日,國際籃聯(lián)團結杯比賽中,廣東全運男籃以84比87的比分不敵巴西男籃。
比比賽結果更引人關注的還是,比賽過程中發(fā)生的一幕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在一次暫停期間,徐昕走到杜鋒面前,兩人之間的交流迅速升溫為激烈爭執(zhí)。
現(xiàn)場視頻顯示,一向溫順的徐昕情緒異常激動,甚至用手指向杜鋒,而周圍的隊友王浩然、張昊等人則不斷勸阻,示意他“別說話”。
更令人震驚的是,在這次沖突之后,徐昕被徹底摁在了替補席上,直到比賽結束都沒有再獲得上場機會。
廣東隊也在領先多達18分的情況下被對手完成逆轉(zhuǎn),最終遺憾落敗。
隨著比賽結束,這場沖突的細節(jié)逐漸浮出水面,而現(xiàn)場球迷的爆料則為我們揭開了這一謎團的面紗……
比賽結束后,多位現(xiàn)場球迷通過社交媒體分享了他們所看到和聽到的情況,這些第一手資料為我們還原了沖突的真實原因。
一位坐在替補席附近的球迷透露,在暫停期間,杜鋒曾明確指示后衛(wèi)楊溢“不要傳球給徐昕”。
這句話被徐昕聽到后,年輕球員的情緒立刻激動起來,隨后便與杜鋒發(fā)生了爭執(zhí)。
另一位球迷則表示,他就坐在替補席后面一排,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
據(jù)他描述,暫停時杜鋒并沒有講任何戰(zhàn)術安排,而是用嚴厲的語言一個個批評球員。
徐昕作為被批評的對象之一,情緒異常激動,甚至差點被罵哭,最終導致了這場公開的沖突。
從比賽過程來看,徐昕的爆發(fā)并非無緣無故。第二節(jié)比賽中,徐昕在籃下一次強攻被吹走步違例后,杜鋒立即將其換下場并進行嚴厲批評。
這次失誤和隨后的批評,或許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實近期關注徐昕的球迷也清楚,他這幾年的情況還是不大樂觀的……
226公分的身高,靈活的腳步——徐昕的起點比大多數(shù)CBA球員都要高。
外界普遍看好這位年輕中鋒能成為下一個男籃內(nèi)線支柱。然而四年過去,這位曾經(jīng)的希望之星卻陷入了尷尬的成長瓶頸。
在廣東隊的四個賽季里,徐昕的出場時間始終沒能突破瓶頸。
上賽季他出戰(zhàn)35場,場均僅獲得10分鐘左右的上場時間,這個數(shù)據(jù)甚至比前一個賽季還少了1分多鐘。
有趣的是,每當徐昕打出亮眼表現(xiàn),比如對陣上海隊拿下10分15籃板,或是面對吉林砍下18分17籃板后,下一場比賽他的出場時間往往不增反減。
這種飄忽不定的使用方式讓球迷大惑不解。更令人玩味的是徐昕在國家隊的處境。今年夏天他入選了集訓隊,卻在最后時刻被裁掉。
有消息稱,教練組認為他的比賽感覺還需要磨練。但問題是,如果連俱樂部都不給機會,年輕球員又該如何提升比賽感覺?
從技術特點來看,徐昕的移動能力在同身高球員中相當出色,防守覆蓋面積大,但進攻端的穩(wěn)定性確實有待提高。
不過翻閱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在他獲得20分鐘以上出場時間的比賽里,場均能貢獻8.5分7.3籃板1.8蓋帽,這樣的效率并不算差。
如今擺在徐昕面前的是一個職業(yè)球員最頭疼的困境:明明有能力,卻總是差那么一點機會。
在競爭激烈的廣東隊,徐昕需要抓住每一個有限的機會證明自己,而這次沖突或許就是他職業(yè)生涯的又一個轉(zhuǎn)折點……
杜鋒的執(zhí)教風格在CBA獨樹一幟。訓練場上,他要求球員每個動作必須做到位;比賽時,替補席總能聽到他標志性的“提醒”。
這種嚴厲作風確實帶出過胡明軒、徐杰等國家隊主力,但也讓不少年輕球員壓力倍增。
有球員私下透露,杜鋒批評人時從不留情面,就連老隊員挨罵也是常事。
馬布里在7月10日的那條視頻現(xiàn)在看來頗有預見性。前NBA球星馬布里就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fā)布視頻,提到了杜鋒的執(zhí)教方式。
馬布里表示,如果在CBA打球不夠強硬,不“臟”,是會被“揍”的,并特別點名了杜鋒。
當時這番言論并未引起太多關注,但這次徐昕事件,讓馬布里的言論又被翻出來反復討論。
杜鋒的執(zhí)教哲學很直接:場上表現(xiàn)決定一切。表現(xiàn)好就多打,失誤多就坐板凳。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確實能快速篩選出抗壓能力強的球員,但也可能埋沒一些需要耐心培養(yǎng)的苗子。
徐昕的案例就很典型——四年時間,他的進步速度顯然沒達到教練組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杜鋒這種執(zhí)教風格并非個例。從李春江到蔣興權,CBA名帥大多以嚴厲著稱。
區(qū)別在于,老一輩教練更注重因材施教,會給不同類型的球員制定不同的成長方案。
而現(xiàn)在的職業(yè)聯(lián)賽節(jié)奏太快,留給年輕球員犯錯的空間越來越小。至于杜鋒,這次事件或許也是一個反思的機會。
作為一名成功的教練,如何在保持嚴格要求的同時,更好地理解和溝通不同性格的球員,可能是他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這場發(fā)生在替補席上的沖突,無論是對杜鋒還是徐昕,都是一次考驗。對于廣東隊來說,這也是一次團隊管理和內(nèi)部溝通的挑戰(zhàn)。
競技體育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確定性和戲劇性,而這次沖突恰恰展現(xiàn)了這一點。
它既是一次偶發(fā)事件,也是長期積累的爆發(fā);既是競技體育中的常態(tài),也是需要反思的警示。
無論如何,風波終將過去,而成長永不停止。
對于徐昕這樣的年輕球員來說,每一次挫折和沖突都是成長的機會;對于杜鋒這樣的功勛教練來說,每一次管理挑戰(zhàn)都是提升的契機。
在籃球這項運動中,沒有永遠的對與錯,只有不斷的學習與進步。
期待在未來的賽場上,我們能看到一個更加成熟的徐昕,一個更加全面的杜鋒,以及一支更加團結的廣東隊。
畢竟,正如籃球場上的每一次進攻和防守,生活中的每一次沖突和和解,都是我們?nèi)松猛局胁豢苫蛉钡囊徊糠帧?/p>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