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作者丨魚頭
尊重原創(chuàng),拒絕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
在城市里開餐廳考慮風格與定位時,你是不是也想過“我要開一家精致的土菜館”?
聽起來有理有據:土菜是大多數人最熟悉的、接地氣的味道,沒有距離感;但畢竟是在城里開餐廳,菜還是得跟真正的山野小店、鄉(xiāng)鎮(zhèn)小飯館做出差異,不展現一下技術和審美上的優(yōu)勢、做得更精致些,又怎么能賣個好價呢?
若你也這樣想,恭喜你已經完成了當老板的第一步——想當然。
什么是土菜?
在討論“精致的土菜”之前,不妨先看看什么是土菜。
土菜,通常是指利用當地常見烹飪方法、當地食材做出來的菜品,它在文化內涵、口味特點、食材特性等一個或多個方面,帶有著濃郁的鄉(xiāng)村色彩、鄉(xiāng)土氣息;而基于我們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土菜在食材的處理思路上,往往更加簡單、樸素、直接,甚至有時是“有什么用什么”,恨不得將每一片菜葉、每一根莖都用到極致。
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雖然各地區(qū)、各菜系在飲食習慣、口味偏好、烹飪方式上有所差異,但土菜的“土”卻有著一種共性,那就是“隨性、大方、自然”,這與我們骨子里的真性情有關。尤其是在湖南,這份真性情里,大約還要加上一劑“豪爽”“熱情”。所以在湖南很多地區(qū)的土菜中,“臘肉要切得厚才夠味”“雞、鴨要帶骨頭才香”“牛肉要切大塊才過癮”。
可以說,土菜的美,是一種接近自然的、輕松肆意甚至略帶野性的狀態(tài),是一種天性釋放的自在美。
為什么不存在“精致的土菜”?
菜品“精致”要走的,是另一條截然不同的路線。
它的食材是精挑細選的,它的烹飪是反復打磨的,是能夠為了追求口味、美感、藝術表達上的某種極致而付出極大代價的。
就像一份祖庵菜膽要用掉30斤青菜,一份祖庵豆腐要用掉一整只雞、一整根豬大骨及諸多海鮮干貨等美食故事里,為了實現口味上的極致效果,是不惜成本的。
看明白了嗎?這跟土菜完全是兩碼事。
“把土菜做精致”的要求,就好像“給我五彩斑斕的黑”一樣荒誕。
就像你無法讓辣椒炒肉既能保持著剛出鍋時的熱氣騰騰、油潤鮮香,同時又想讓他像很多西式擺盤一樣看起來清爽、冷靜。
你無法在一碗去除了蔥、姜、蒜、豆豉等配料的“農家一碗香”里,看到真正的鄉(xiāng)間生活。
去骨的農家小炒雞、血鴨吃起來的確優(yōu)雅又方便,但也與土菜原本“大快朵頤”的豪爽本色截然不同。
想把菜做得精致是好事,畢竟這需要一個人日積月累的烹飪磨練,耳濡目染的審美學習,說明你對手藝和職業(yè)有上進心的體現;
想要通過從土菜的烹飪中獲得靈感,又或是改良、創(chuàng)新土菜讓它被更多食客看到、喜愛也是好事,這說明你善于觀察和總結,思維能夠與時俱進。
你想方設法把這些菜品做得可口,卻也讓土菜的“土味”盡失。所謂精致的土菜,看起來倒更像是某種營銷的噱頭。
想提升顧客就餐體驗,你可以用更好的餐廳裝修、更優(yōu)質的食材、更好的服務。
但做“精致土菜”?菜是做精致了,最后卻丟了土菜的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